研究的底层逻辑——对公司价值的分析
一般而言,作为资深研究员,凭借多年的经验,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就能唬唬人。但对于我所研究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要面对的全是层出不穷的新行业、新模式,即使是传统的行业,熟悉的公司,也总有新变化、新发展,完全没办法倚老卖老。
可以说,我研究过上千家公司,但从来没有觉得研究已经做完了。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因为每家公司都千差万别,都需要你以从零开始的心态去研究。
想了解一家公司,在这个时代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你能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如果你关注的公司,也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你就能够得到很多的资料、评论、分析。
了解只是搞懂的基础。
这门课的目标,要帮助你建立一套系统的认知框架,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独立的观点。
当你熟练掌握了这套框架后,甚至可以条件反射地去使用它。你看一家公司时,不会陷入某个孤立的点,也会对市面上的各种分析言论有冷静的判断力。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说一家公司未来的利润规模会达到一个很乐观的数量级,很多人的反应可能是“哎呀,好牛”,而一个训练有素的分析师,会快速地反馈说这不可能。他的理由就是行业多大、企业个体能占多少、有没有定价权、没有的话常规利润率水平怎么样。
拥有一套系统的认知框架,对你分析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即便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也会发现,研究一家公司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
大家都有各自的视角,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尤其是对于充满变化的行业,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对“搞懂一家公司”这个命题产生根本质疑,因为会感觉永远都搞不懂它。
其实这是你在搞懂一家公司的过程中,到达一个更高境界的标志,你不需要因为这个感到困扰。
我们说的搞懂一家公司,还包括你知道了,以眼前掌握的信息,有哪些东西是你所不能判断的。或者是即使你做了哪些判断,也知道这个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假设。就像你没办法去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一样,事情在发展,你不需要马上给出结论。
所以,搞懂一家公司,还意味着你知道,你目前不能知道的是什么。这样,你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对这个公司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饱满。
“快速”是这门课的另一个关键词, 之所以要加上这个定语,是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经不大允许你用最细致的方法,慢条斯理地去十年磨一剑了。
这个时代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能提前想到。现实一点的方式是,当你遇到一些新事物、新变化时,快速地搞懂它,然后选择是拥抱它还是远离它。
比如拼多多:
这种新颖的模式刚出来时,你可能会说,我一时半会儿看不懂这个模式,再等等看,结果人家销售额屡创新高。
你觉得有必要加快了解了,但还没等你想清楚,腾讯比你更早地想清楚了,于是腾讯投资了它。
这时候你不仅要去想清楚拼多多,还要去搞懂腾讯为什么投资它、能给它带来什么?
正当你的思路越来越复杂时,人家已经上市了。
正所谓蓦然回首,已经错过一个时代。如果没有快速作为前提,你的搞懂,价值会大打折扣。
学了这门课、树立了一套成体系的框架后,效率提升是很自然的事。而在这个之外,在效率和深度的取舍上,也希望你借鉴互联网公司小步快跑的思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位置。
比如说,咱们的课程结束后,希望你能让自己对公司的理解,上升到市场前20%的水平,同时根据自身需要,有的放矢地调整投入力度。
公司研究是非常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一件事。在研究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它能帮助你比市场更早地获得信息,关注到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趋势,甚至做出一些关键判断。
有句话说得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些被忽略掉的信息很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成败。
不管你是想赚大钱的投资者、找工作的年轻人、跃跃欲试的创业者,还是运筹帷幄的管理者,分析一家公司的本领,对你都很有必要。
公司研究也可以成为你认识世界的一扇门,它结合了宏观、中观和微观,既能够帮你理性地判断大趋势,也能培养你以小见大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人、看事的眼光都会变得更准。
自上而下的设计结构
第一讲,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第二讲到第四讲,如何看待公司所在行业的空间、阶段和竞争格局;
第五讲和第六讲,具体到公司,探讨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第七讲,谈一个公司的管理和人;
第八讲,一个锦囊大礼包方法论、技巧、心得和原则
1.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先来说看一家公司应该有的宏观视野,这个部分做起来相对比较轻松,但也非常必要。
你可能会问,我只是想单纯地看一家公司而已,为什么要了解宏观环境呢?或者说,在很多场合下,我并没有了解宏观情况,依然能看懂一家公司。
我的答案是,看清宏观大背景能为你搞懂公司做出铺垫,同时看清这个公司和宏观的密切程度是怎样的,也决定了需要多大程度关注宏观变化。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这里说的宏观环境是什么,它其实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趋势;
另一个是宏观经济环境,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周期。
把握长期明确趋势
先说大的时代背景。知道大的时代背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地位和价值。
比方说,同样是重要的行业巨头,20世纪初的石油和汽车巨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前进,现在的石油和汽车公司只是现有庞大经济机器运转中的一部分。
我们常说的“风口”,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大的时代背景。 任何行业本质上都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要跟时代的大趋势发生关系。
再举个例子。
我以前做二级市场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曾经花了很大精力研究过两个行业,一个是移动互联网,一个是有线网络行业。
移动互联网,在它普及的过程中,相关的产业链一股脑儿都在风口的位置。不管是生产智能机的,还是生产手机里的一根天线、一块屏的,或者开发移动应用的,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抓住了行业爆发的机遇。那个时候我们推荐相关公司的股票,帮助客户挣了很多很多钱。
但反过来,对于有线网络行业,它的单位用户收入怎么算、增值服务怎么算、摊销折旧怎么算……我都非常熟悉,但现实的大趋势是人们越来越少地通过有线网络看电视。市场也很现实,现在没任何人记得我当时的分析是如何深刻,因为长期没有人在这些公司身上赚过钱。
你可能会想,宏观是这么多复杂因素的组合,相互之间又有各种影响,我连一个小公司都还没搞懂,怎么一上来就去把握大宏观?
其实,大部分事情如果你把它放大了看,都有很多曲曲折折的细节,但拉长到一定维度看,就变成了一个相对确定性的趋势。就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但它普及的大趋势却是一直在向前推进的。
这里面有两个小窍门:
第一,是能找到领先指标,判断这件事未来必然会发生。比如说老龄化,中国现在还没有老龄化,但人口的年龄结构摆在那,这是将来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年龄结构就是一个明显的领先指标。
第二,是从常识的角度出发,大道至简。比如说人们都希望自己生活质量更高,比如资源会自发向回报高的方向流动,比如科技会不断提升效率,顺应这些方向上的事情,在一个长期维度上就会是大趋势。
刚才我们提到移动互联网的爆发,里面成长出像小米这样的优秀公司。那未来智能机相对饱和了,小米还在什么大趋势上吗?
是的。我估计你已经想到了,小米现在不只是手机,从充电宝到电视机,从路由器到手环,从扫地机器人到平衡车,它要做的是一系列物美价廉的消费品,那它是不是又靠在消费升级这个更大的趋势上了?
我会建议你关注长期明显的大趋势,积累对这种大趋势的认识,而不是去关注太碎太小的东西。这些大趋势,有点像前面说到的“大路货”,但我也提醒你不要轻视这种“大路货”。忽略常识,对真正的趋势视而不见,也是人们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理解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刚才讲了大的时代趋势,接下来我要跟你讲的是关注宏观的第二个要点,就是理解公司对于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像房地产、汽车、资源品类的企业,它们都属于周期性行业,对宏观经济特别敏感,会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研究这类公司,宏观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有的公司所在的行业就对宏观经济比较不敏感,我举几个例子你就能明白:
比如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就像大米,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风雨无阻地都要吃饭,既不大可能因为经济好点就多吃两碗,也不大会因为经济差点就少吃两碗。
再比如“非主流产品”, 所谓非主流,是指它们在宏观经济中没地位,所以反而不受影响,例如早期的互联网,完全无视宏观经济的波动而野蛮生长,因为那时候互联网在实体经济的大盘子里实在是太小了。
还有一类特殊情况,它本身是非必需品,却体现出逆周期的特性。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口红效应”, 说的就是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现象。那是因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会去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判断什么样的公司对宏观敏感也很简单:
如果这家公司提供的是原材料或者是工业品,并且产品价格在历史上存在周期性的大幅波动,那么我们认为它是对宏观敏感的。
如果公司提供的产品是消费品,那你就看它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前面已经说了像大米那样的必需品是对宏观不敏感的,所以非必需品,就是对宏观相对敏感的。
理解了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那么你就明白了在搞懂一家公司的过程里,宏观分析所值得投入的精力。
对宏观敏感型的公司,分析它的基本面,就要分析宏观经济,像房地产、汽车、资源品。
对于宏观不敏感的公司,你也可以“无视”宏观扰动而直接去了解行业和公司的特性。
对于中间部分的,跟宏观有联系却又没有那么密切,它们受宏观的影响往往是不对称的。如果宏观好,它们未必好,因为能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要看你后续的分析,但如果宏观差,它们多数都会受到波及,所以对于它们的宏观分析,要着重考察大环境的波动可能造成的风险因素。
整体上,宏观很重要,但并不是让你成为宏观经济学家,毕竟整个宏观经济的分析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程。“不忘初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大部分公司,你只需要了解一些颗粒度很粗的宏观背景即可。
两个关键点:
第一,看明确的时代大趋势,大趋势没那么复杂,它要么有领先指标,要么符合常识;
第二,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性,评估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