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是2012年10月12日吴康宁教授在重庆十一中举行的一个论坛上的演讲
吴教授认为,当下中国界几乎已成了口头禅的所谓“创新教育”其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许多学校已经开展的所谓创新教育只面向了天分好能力强的那一小部分学生,因为这些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往往只在于培养所谓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教育不全面,因为它忽略了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那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的还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这决定了我们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只是面向一部分学生,还是面向所有学生。
吴教授认为,事实上,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所谓的创新学习、创新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创新竞争、创新竞赛。于是在这样的创新教育中学校和老师只会自觉的不自觉的,实际上持续关注或者更多的关注那一小部分天才学生、尖子学生、优秀学生,忽略其他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忽略其他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忽略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努力。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原本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途径的创新教育竟然也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和应试教育相对似的弊端。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两个问题,第一,创新教育的目的问题。就创新教育的目的来讲,不仅要基于国家立场,而且要给予个体立场,也就是这两种目的,缺一不可,培养国家人才这个目的,无法单独实现,它必须通过实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目的才能实现。只要我们的学生都能健康的快乐的成长,只要我们的学生都能顺畅地高校的发展,那么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何愁没有足够的所谓创新人才呢?因此,促进学生发展始终是教育的原点,培养国家人才则有赖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国家人才说到底,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顺理成章的结果。
第二,创新教育的成果问题,如果穿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的的话,这种创新教育的所谓成果,最终往往都会用个学生的发明创造来说是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在实际上伤害大多数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自信和自尊了,就不可避免的要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代价。
所以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者学科,我们都不能让优胜劣汰的评价标准来左右我们的创新教育,不能怂恿所有学生都通过创新去追求最高,达到最高,实现最优,争取最佳做到最好创新活动原本就是应该以充分的自由展现为前提的,原本就是应该以充分的自由发挥为前提的,原本就应该是学生充分享受自由与创新之乐趣的创新活动,反而让许多学生体验者不应该有的压力,紧张和焦虑的话,那就决对无线实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当然,学生之间会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差一我们提的面相,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并不是一刀切,要让学所有的学生都成一样的状况,而是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在天分方面存在着水平上的差异,因此,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哪一个学科我们都不能让优胜劣汰的评价标准来左右我们的创新教育实践。也就是我们不能让那些大多数学生成为天分好能力强的一小部分学生的陪伴、陪练、陪衬,成为所谓的创新教育的牺牲品,如果创新教育要以浪费大部分学生的生命时光为代价,要这么多的牺牲品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创新教育是不是就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