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各让一步”、“都少说两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和气生财”,诸如此类的句子,是不是听上去很亲切,很耳熟?是的,这就是和事佬的口头禅。在你的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和事佬?你觉得他们善解人意、通情达理,还是无原则的讨厌鬼?
在我一帮朋友中,D小姐是出了名的和事佬。但凡有人发生矛盾,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只要有余暇,她总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劝解劝解这个,安慰安慰那个,呵斥这位两句,指责那位三声,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明明刚过三十岁,却像极了居委会大妈。有好事者私下里给她取了个绰号,叫“善良婊”。
大熊夫妇就曾被“善良婊”感化过。
结婚第二年,大熊出轨了,大熊老婆,同时也是D小姐的闺蜜小柔,现场抓住了大熊和他女同事,一时心如死灰,她当即决定离婚。而大熊呢,则跪在她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再给一次机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就在夫妇俩闹得不可开交之际,D小姐出现了。她一边语重心长安慰小柔,一边条清缕析“分析形势”,什么你离了还要再嫁吧,万一再嫁个渣男怎么办?什么孩子太小,你忍心让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爱吗?什么哪个年轻男人不花心,等过几年,你不用管,他自己都收心,什么在这个小三当道的时代,离婚不是解决之道,好好经营婚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你还别说,分析起问题来,D小姐真是头头是道,加上她又是小柔的闺蜜,大学时代的室友,一起见证过彼此的青春,听了她的话,小柔很难不动摇。同时,大熊的道歉又诚意满满。这事过去没两周,小柔的心就软了,日子还是往下过。
但大熊和小柔却再也回不去了。虽然两人看上去依然和和美美,但私下里的小摩擦不断,冷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大熊整日充满歉疚,小柔呢,总觉得自己憋屈,一口恶气出不来,两个人都过得很累。就像一个破碎的花瓶,纵使黏连起来,裂痕犹在。
与此同时,小柔和D小姐之间也渐渐有了嫌隙。逢上周末,D小姐再约小柔出去逛街,小柔总以“经营婚姻”的名义推脱。日子久了,D小姐难免讪讪的,碰上我们就两手一摊,抱怨起来:你看我这和事佬当的,都当臭了,人见人嫌。
人见人嫌?那是你自找的。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劝和,与其说你善良,不如说你兜售善良,为善良而善良,以善良为勋章。一段感情明明结束了,你偏要以和为贵、顾全大局,这又不是搞民族团结,说你是和事佬吧,反而更容易坏事。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喜欢拉架的朋友,拉到最后,自己被揍得鼻青脸肿?我老乡F,就是这么一个典型。村子里一有人打架,无论孰对孰错,他都跑过去拉,结果,不仅打架的两人越打越凶,自己也跟着添彩。乡亲们都夸F热心肠,赞他是个好人,他也坦然领受,一面忙着做好人,一面急着行错事。
有一年冬天,吃早饭的当口,王大妈和她儿媳妇,因为孩子的事起了些争执。说起来,婆媳之间,吵几句不是挺正常吗?F闻声赶去,偏偏要横插一杠子,像模像样地劝起架来——都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本来人家也只说了两句,经他这么一劝,王大妈暴脾气上来了,不仅儿媳妇被打,连F也被打了。最终,两个人伤病住院,王大妈自己也气得吃了颗救心丸。
说起来像是一个笑话。这里的F,说是和事佬,似乎被塑造成了一个智障。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和事佬,处理起事情来,和一个智障没什么区别。在完全不了解状况的前提下,就冲上去劝解,甚至明明了解状况,知道谁占理谁无赖,依然规劝双方和好如初,不是欠抽吗?
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是一种人生信条,是为人处世用以自律的信条,而非劝和的说辞。有时候,矛盾发生了,就让它发展下去,也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两个人气咻咻地在打架,你既不围观,也不解劝,就让他们把架打完,或许,这事自然就了了,而你一旦扮演起和事佬的角色,凭空多了一个矛头,矛盾也就激化了,非但解决不了事,还会坏事。
头段时间,微博上不是热议过一阵“凤爪女”么?怎么回事呢,就是一个女人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吃凤爪,一边吃,一边把骨头吐在车厢里。这时,旁边有个老大爷看不下去了,就随口说了她两句,她非但不听,还张口就骂——你眼睛长屁股上了吗?
这个女人道德有多败坏,暂且不谈。我想说的是,此时,我们的和事佬出现了,视频中,一位看不到样貌的乘客在旁边说——都少说两句,少说两句。少说能解决问题吗?此时,不就应该多说吗?甚至,全部乘客围起来说她,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吧?她在破坏公共环境,难道和事佬们都是瞎子吗?
后来,视频传遍网络,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女人依然没有道歉。为什么?因为被和事佬们宠坏了呗。
是的,我们从小就在“以和为贵”的教育中长大,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与人为善”的理念,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实践“谦虚礼让”这四个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软弱可欺,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撕逼时就撕逼。至于那些无原则无立场无底线的和事佬们,能滚多远滚多远,少在大家面前上演“和谐中国”的大戏,好吗?因为,你根本和不了事,只会坏事。
少一些和事佬,世界将变成更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