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小学同学K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写着:
很多书和电影总在告诉我们,有些伤痛终将被治愈。但我爸爸让我知道,有些被伤痛打垮过的人,在他们的余生里,永远只能很丧的活着。而旁人需要做的,就是允许他这种状态的存在。
四年前,K的弟弟因疲劳工作,被大型机器砸死。K的爸爸得知消息后当场倒地,从此就一直卧床。一年多后,他终于可以下床走动了,但精神大不如从前。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一个人待着,不爱搭理人。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心,没有能治愈他的事。他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行尸走肉的活着。
K爸爸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电影中的李,在“由于自己的失误,让两个孩子丧生火海”事故之后,逃到了波士顿,像K的爸爸一样,每天漠然地活着。
李沉默寡言,拿着最少的钱,做着最脏的勤杂工活计,虽然工作优秀,但却时常遭到投诉。因为他有一张冰冷的脸,不愿给任何人笑容。他没有朋友,只是偶尔去酒吧坐坐。闷头不说话,却有时会莫名其妙暴力上身,打架闹事。
哥哥的死让李不得不回到痛苦的源地--曼彻斯特,他需要办理哥哥的葬礼,照顾侄子。在与侄子相处的那些日子,李似乎对人生有了一些希望,生活也开始有了些许色彩。
但最后,李还是妥协于自己的愧疚和悲痛之中,他将侄子的监护权转交给朋友,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冰冷陌生的城市,继续过着无望的生活。
经历过巨大悲痛的人,无法微笑,只有很丧的活着
李原本有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有彼此相爱的美丽的妻子,有两个可爱活泼的孩子。但在某个夜晚,李吸大麻喝醉酒,在给火炉添火时忘记关上防护栏,导致房子着火,两个孩子丧生火海,妻子离他而去。
当被警察告知自己无罪释放时,李不可置信,并将枪对准自己。虽然最后李没有开枪了结自己,但其实也暗示着这辈子他终将被失去孩子的伤痛和愧疚所折磨。
打那儿以后,李变得颓废不已。他离开了曼彻斯特,到了陌生的冰天雪地的波士顿。他住最简陋最肮脏的地下室,当了一个拿钱少干活多的勤杂工。他对异性的爱慕全然不顾,对客户的投诉置之不理。当记忆太痛时,他只会去酒吧喝一杯,借酒精麻醉自己,靠武力麻痹自己。
经历过巨大悲痛的人,往往都无法过得如以前那般快乐,他们心脏上有疤,这些伤口时时刻刻在告诉他,你有难以磨灭的过往。就像李,他的过往充满了罪恶,让他活着,不是为了救赎,而是为了惩罚自己曾经犯过的错。
生活中的一抹光彩,能给人以短暂笑容,却无法让人彻底治愈
哥哥的死,让身在波士顿的李返回了曼彻斯特。他要忙着张罗哥哥的葬礼,同时还要照顾在高中读书的侄子。
李害怕在曼彻斯特长待,因为这里的每一份回忆都充满了伤痛。他打算卖掉海边的船,并帮侄子转校,两人一起到波士顿去。
然而却遭到侄子的反对。侄子从小生活在曼彻斯特,这里有他喜欢的学校,有他喜欢的妞儿,他过得如鱼得水。
两人开始相处得并不愉快。但随着李慢慢了解深入到侄子的生活时,他才发现,原来生活还是有那么一些阳光和快乐。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开始缓和,也彼此懂得了对方的孤独和痛处。
之后,李卖掉了自己的枪,给侄子买了一个新的发动机。并且将监护权转交给朋友,让他帮忙照顾侄子。
但即使人生出现光亮,也无法磨灭撕裂在心口的痛。李依然无法在曼彻斯特自在的生活,他依然没有勇气去面对昔日的大火,他依然选择逃离,逃到冰冷的波士顿去,与陌生的人擦肩而过,住最简陋的地下室,做最肮脏的工作。
我们要接受,这些遭受过悲痛的人,消沉的活着
同李一样,遭受了丧子之痛的,还有李的前妻。但不同于李的消沉,前妻早已再婚,并重新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虽然心中还有痛,但她却继续如常生活。当她看到李如此颓废,她进行了道歉和劝解。
对于前妻如此激动的言辞,李并没有领情,他只是感到恐慌。他只是说,哦,我该走了。
前妻当然不知道,她的悲痛,只是来源于丧子之痛,而李的悲痛,则还有沉重的愧疚感。他是个罪人,杀死自己孩子的罪人。
她更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她能走出来,并不代表他能走出来。因此,她的安慰和劝诫,之于他而言,是一种强迫,是不合时宜的。
就像是K的爸爸一样,他不需要被强迫治愈,他可以消沉,可以躲在悲伤里头,可以存在于天然的存在,就像海边的风,地上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