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看《诗词大会》的时候,看到那些小朋友那么厉害,就在想应该让含含把《少年儿童诗词启蒙》好好复习下,争取每首都会背。今晚特地把书拿出来跟她说这件事,我说这上面一百多首,我们争取每天背诵一首,半年就可以全部背完。结果她说: 妈妈,这样好不好,你说前一句,我来接好不好。我说: 好呀,我从诗里随便挑一句,你背诵整首,还要说出诗名和作者。小家伙抗议: 你怎么比《诗词大会》还要难,不行。我说: 试下看嘛。
我前两首都是说的诗的第一句,她能轻松地接上,但当我挑后面几句时,她屡屡失败,其实这就是一个惯性思维问题。之前在看《诗词大会》的时候,出第二句让接上句的时候,我都经常卡壳,感觉怎么都想不起似的,但肯定也是熟练程度不够的体现,非常熟悉的怎么都可以脱口而出。这都是含含目前缺乏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小家伙开始混着背了,我说:黄河远上白云间,她接:一片孤城万重山,甚至开始自创了,我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她说: 路上行人欲上坟,别说,貌似还挺合理。背《关雎》的时候,本来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她背成"参差荇菜,左右晃之"。背诵《游子吟》时,问她作者是谁?她说是李白,还说她比较喜欢李白。简直笑料百出。
最后特地出了几道送分题给她,例如《江南》、《风》、《蜂》、《蒙学诗》、《悯农》、《七步诗》、《大风歌》这些,她终于是都对了,不容易啊。
通过今天这样简单的小游戏,发现孩子对诗词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掌握程度还是不够,在诵读时要加强逐字逐句认真看字,不可囫囵吞枣。另外要加强阅读,加强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背,写作的时候才能才思泉涌,广征博引。
记得看《诗词大会》的时候,我还是能达答对不少,每当我答对一题,含含就给我竖起大拇指,我家大人的外甥都说: 舅妈现在不得了,含含姑爹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齐佩琼现在那么凶了(重庆话里"凶就是厉害的意思)。
我自己以前就爱背诗词,现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又加强了些,这次争取自己也一首一首过关,在家里不时开展我们的"诗词小会",让家里充满诗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