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人类一切学习的开端,然后才是创新,最后是你的自主”。 ———毕加索
模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模仿成功人士的一些言语和举动可以让人更有自信,反之则是东施效颦。本书分享三个模仿秘诀:
守——深度模仿,打牢基础。
我们都知道,孩子0----3岁时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比如在学习英语时,要大量地重复地练习单词发音,尽量模仿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语调和节奏。所以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
我上大学前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第一次接触色彩画是大二上期,老师非常自信地说:“牵一根线条去散步,模仿大师是成功的第一步,你们都可以成为大师。”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画了第一幅色彩渐变,结果不理想。老师一个个挨着点评,和大师的画差距在哪里,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第二次、第三次,重复模仿不同的物体。第四次模仿静物,成功了。
破——突破原有模仿对象的瓶颈,引发革新。
离——开创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它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风格。画完静物之后的第五次作业,画校园风景。想想真是头大,前几次模仿画,好歹有个参照,画二十多个小时都能接受。这次,两个星期内自己找景,自己布局,自己调色,自己创作。前两天没有一点思路,一个人在校园里面闲逛,随手拍了几张。拍照简单,下笔难,用铅笔勾线条,擦了无数次,那几天是瓶颈期,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擦了画画了擦,纸脏了又重画。记不清是第几张终于打好比较满意的草稿,接着配色,借鉴第一次画色彩渐变的经验,尝试上色。模仿静物的时候,注意到大部分作品饱和度较低,所以不敢用颜料盒里面的颜料直接画,否则老师要当着全班把它批斗为“艳爆了”的作品。上色的过程中,慢慢地脱离模仿,以原有的照片做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审美理解。跳出科班生的技巧框架,那些看起来幼稚的用时间去堆的笔触,于我来说都是珍贵的的。把时间藏在画里,不需要有太多含金量的证明,画把美好的记忆定格,那就是我的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