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广播里聊到“人比人”的话题,我觉得有点儿意思,那我们今天也来聊聊“人比人”吧!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先讲个有点跑题的故事。说来这也算是个秘密了,因为我从来没跟人讲过,那就是土姐姐我曾进过男厕所,对,是男厕所,而且不止一次,是两次,一次是高中时,一次是十几年前。虽然我进错了厕所,但我依然淡定从容,面对众人投射过来的奇怪的目光,我同样用目光回复他们:“你瞅啥?”
十几岁是这样,二十几岁也是这样,估计现在如果我再走错,一样会是如此,这也间接说明了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嗯,对的!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这个经历让我想起了“从众”这个概念。
导致从众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二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或者获得奖励。
当我从男厕走出来,看到那些或疑惑、或不确定的眼神时,我明白了第一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有个观点:
当物理现实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时,人们就会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们更可能遵从他人的行为。
话说回来,“从众”跟今天的话题“人比人”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先来看下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诠释的“群体”的含义:
在心理学中,群体一词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即在指定的情景中,也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中,一群人具有完全不同于每个个体的特征。有意识的个性已经消失,大家的情感和思想诉求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种集体的特征,这种状态可能是短暂的,但特点却相当明显。对于这种集体性,我把它称为有组织的群体,或者一个具有心理学特征的群体。
好了,我们现在来说“人比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都是怎样做比较的?首先一定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哪里来的?职场上可能是行业标准,生活中可能是大众的价值观导向。我们比来比去可能也是在从众,也可能是因为想在群体中获得奖励。不管怎样,这都说明我们处在一个群体中。我们在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我们的自我意识可能在渐渐消失。
前几年我参加过一次马拉松比赛,之后写下一段话:
现在每当我抬腿起步的时候,都会想到那天在宽阔的大马路上狂奔的感觉:原来只是穿梭在公园里的树间小路,现在跑到平时只有汽车通行的大马路上,而且想在左边就去左边,想到右边就跑过来,在马路中央跑也没人拦你,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我的格局变大了;第一次有那么多人陪我一起跑,甭管别人说你傻还是疯,反正全世界还有那么多傻子和疯子;第一次有了因为疲劳小腿发硬好像要抽筋的感觉,不过有什么不好?至少我知道了如何用语言准确的解释“累”。所以总要为自己喜欢的事拼一次,不仅是不留遗憾,还有你不知道的太多!谦卑一点,低调一点,简单一点!
在这次比赛中,我的成绩比自己跑时好了很多,这是群体在发挥作用,因为我有了集体的归属感,具体说是社会助长起了作用。仅仅是因为群体的存在,这样一群爱好跑步的人,都在朝一个目标努力,就让我取得了比平时更好的成绩。然而,我也保留了自我意识,我知道我的成绩比不上那些跑在前面的人,于是我把我自己平时的成绩定为了标准。当然我也会“从众”地比较,回头看看跑在后面的人。
跟一个朋友聊起我想写“人比人”这个话题的时候,她说这个话题可以朝着眼界或心态的方向写。
确实,比赛中我也在跟人比较,但我的心态决定了我的行为和判断。在比较中,心态的确很重要。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所以每当提起“人比人”这个话题时,引发的更多的可能都是消极的互动,也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
前面提到的广播主持人说:“人比人不应该是气死人,应该是更努力才对!”她这里也是鼓励大家摆正心态,积极面对。
土姐姐我的观点是:“人比人”也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它是一个寻求集体归宿感的信号。
我常说干心理的要善于找亮点,当你发现一个人特别爱比较时,也许那就是TA的能量所在,所以“人比人”,未必是坏事,生活中我们应该善加利用。
心理学是有病吗?不全是!
心理学是高冷的理论吗?Nonono!
心理学就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
20岁的我把心理学当成美味的鸡汤,30岁的我把心理学过成了生活,奔四的路上希望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