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运动能封装到药丸里面去,那么它将会是使用最广泛、效益最显著的药物。”众所周知,有规律地参与科学运动能防治慢病、增强体质。提及运动,我们最多谈到的也是它的健身效益。但是有一部分人群,他们更乐意在挥洒汗水中抛去压力和烦恼,感受身心的放松,体会运动后带来的愉悦。近年来,运动对健脑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运动越多智商越高
国外学者鲍尔顿等人对330个14-15岁的男孩进行智力水平的测试,并根据孩子的智力测验得分将它们分成优秀、中上、正常、中下和迟缓5个组。
然后
通过问卷调查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结果发现,智力水平最低的小组中75%的孩子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反,在智力水平最高的小组中,有41%的孩子参加2项以上的运动。由此可见,动得越多的孩子智商越高。爱运动的儿童在识别视觉刺激方面比喜欢久坐的儿童要快得多,也表现出注意力更加集中。脑激活研究表明,运动多的儿童和青年能够为一项任务配置更多的认知资源,并且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保持。“活跃的儿童注意力更加集中,”杨西博士观察到:“活跃儿童在课堂中很少失控。孩子们的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很少抑郁和焦虑。缺乏自尊,或者焦虑、抑郁都会损害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注意力。”
运动降低痴呆风险
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1740名65岁以上且没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的锻炼频率、认知功能、器官功能和抑郁水平。
6年后
科学家对这些人再次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有多少受试者患上了痴呆症。科学家们通过分析这些患者与健康者之前的锻炼量发现,自述每周锻炼超过3次或更多的受试者患痴呆的风险降低了32%。在一项对照干预实验中,对照组老人经过几个月到1年的锻炼干预后,注意力会更加敏锐,反应更快。对老年人最明显、最一致的影响是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上,即能忽视干扰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某些方面的能力。另外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持续锻炼一年的老年人的海马体(海马体是人体大脑中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区域)变大了,还有研究报告称,在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后,海马体中的血管明显增加了,这与受试者记忆的细微改善有关。
运动改善认知缺陷
在一项对存在各种认知缺陷,包括注意力、动机和记忆方面存在问题以及存在抑郁和疲劳症状的脑损伤患者的干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实验组进行持续8周,每周两次的锻炼行为,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
8周结束后
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和8周前一样的认知和情绪测试,结果发现,相对于没有参加锻炼的外伤性脑损伤患者,那些参加锻炼课的患者在关于情绪和生活质量测试中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他们在抑郁和疲劳指标上的得分降低了,在积极情感和生活质量上的得分升高了。这说明,持续8周,每周两次的锻炼就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其疲劳感。
运动对记忆、认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那些习惯不动的人相比,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某些人在认知操作方面有惊人的提高。在衡量长期记忆、推理能力、注意力、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一些测试中,运动爱好者比 “沙发土豆”们的成绩好得多。这些任务测试了快速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决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从本质上讲,运动改善了课堂上、职场中所珍视的一系列能力。
如何锻炼更健脑
运动对脑的改造除了以上内容,在文章最初就提及运动对人们愉悦心情的明显作用,大多数人所了解的锻炼使人情绪高涨的主要原因是内啡肽。
研究早已证明
在跑步等运动中,人的大脑中的内啡肽分泌系统会被激活,而大脑中释放的内啡肽会让人感到愉悦,跑步者报告的愉悦感越强烈,大脑激活的程度越高。但还有鲜为人知的一点,运动提升情绪的力量还来自于我们本身的态度。莫雷诺创设了一种叫intensati的锻炼法,我们称之为“有意锻炼”。当我们将积极的意图或肯定的语气带入运动锻炼中,并在锻炼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上面,比如在舞蹈中对自己说“我跳得很美”“我很优雅”这类积极的语言或在力量锻炼中暗示自己“我充满力量”“我很强壮”等,这将带来更加高涨、更加积极的情绪,同时让我们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因此,在我们喜欢的运动中增加激励的语言或积极的态度,我们将收获最佳的运动回馈。
但在此之前,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合适的锻炼方式。相信最令我们苦恼的是明知需要经常起身参与身体锻炼,却摆脱不了舒适的沙发或座椅。如何能促使我们时常起身活动,秘诀在于找到你最喜欢的锻炼方式,当然,这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去探索。如果你是喜欢户外活动或者感受美好的大自然,那么可以选择徒步、散步或骑自行车等活动;如果你更注重运动的氛围,可以选择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辅助锻炼,让身体跟随音乐舞动起来;如果你不愿意一个人锻炼,那么可以找一群伙伴或在健身房结识新的锻炼伙伴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在锻炼中,30-60分钟的短时间运动就能改善注意力,持续锻炼8-12周之后,注意力就会有显著改善,并且记忆力也会发生改善。相对而言,有氧运动比拉伸或抗阻训练对改善大脑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