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的历史与遐想

  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生存大计,就是国之根本。但历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是,那些生产最好粮食的劳动者,却并不能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在日寇入侵之时,人们看到的常常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粒粒珍珠般的稻米,折射的是封建皇权的乖戾,是国耻家恨的屈辱,是太多充斥于人类历史的辛酸与沧桑。

   好在一切都成了过往。即便所谓的“贡米”,今天也早已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仲秋一过,氤氲于天地间的水汽便如领了什么号令一样,倏然散去,放眼一片澄明。天蓝得如一汪海水,却波澜不兴,偶尔有几缕云飘过,大地恪守着自己的宁静和沉实,将攒了一春又一夏的阳光收集在一起,再铺展开来,即是遍地耀眼的金黄。千百年来,在北方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同样的色彩、同样的景象,一直在重复上演。

     民乐乡的千百亩的稻子熟了。沁人心脾的香气从低垂的穗子间散发出来,立即被奔跑的风紧紧握在手里,带到村庄、农舍,带到更远的远方。就是在梦里,一生与土地和庄稼同甘共苦的农人,也知道那香气来自何方。

     开镰的日子一到,心存感恩的人们就把自己平时最钟爱的食物摆上田间地头,以一种掏心掏肺的真诚,祭拜起成全了自己丰收愿望的苍天大地。当食物的香气随着袅袅蒸汽渐渐散尽,他们相信这一次与神之往来一定会和以往一样,贡献这一餐之味,得到的是一年之味的回馈。

  其后,到处是一片繁忙、欢乐的丰收景象,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和方式投入到这场收获的狂欢中。我在悦耳的声响和色彩中迷失。眩晕、恍惚之间,有时竟会一脚踏错时间间隔,进入这个地域的历史深处。

     我一直相信,1671年那个秋天色彩的饱和度,一定不亚于今天,但我并不相信它也会像今天一样稻菽遍地、恣肆汪洋。那时,这片“攥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是作为“龙兴之地”被皇家占据、监管的。一旦某一平民享用了涉“皇”涉“贡”的物品,立即会被抓起来,治以欺君之罪。

      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也就是1671年的秋天,北方的金秋正壮美如画,只可惜,对于一个政权初稳的年轻皇帝来说,还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关注那里的美景与粮食。直到十年后的1682年,他才再一次带着浩浩荡荡的巡查队伍和大批辎重来到既是故乡又是边疆的东北,考察当地民情。康熙第二次东巡前后历时80天,同行7万众,队伍行至松花江之滨,皇帝享用到了总管衙门特意为他准备的一锅米饭。当一口晶莹若玉、香糯软滑的白米饭入口之后,吃遍了天下珍馐美味和八方五谷的皇帝立即停箸沉吟,叹为天赐神物,并即兴作诗一首:“山连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营。粗碗白饭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宁。”从此,这的稻米便成为“贡米”。

   由于皇宫对贡米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采捕、控制的步伐也变得更加紧密,24年之后的1706年,清政府特设五个官屯专门负责生产稻米、白小米等粮食,向皇家“进贡”。晶莹如雪又唇齿留香的米,连绵不断地自这片苦寒之地流往繁花似锦的京都,京都的皇帝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开心,便又兴高采烈地写起诗来,爷爷写,孙子也写,赞美大米,抒发踌躇满志的情怀:“松江万里稻兴滔,碎碾珠玉降琼瑶。绵香宜腹还添力,慰我黎庶尽辛劳。”

   乾隆的这首七绝写于1752年前后。诗的前两句是赞美此地大米的漂亮表象,很有想象力也很贴切,但是后两句可就有一点铺排过大了,上好的米当然可以“绵香宜腹还添力”,可是,米根本就进不了平民之腹,又怎么去慰“黎庶”的辛劳呢?乾隆是有所不知啊,当一种东西成为紧俏、稀缺资源时,其出产之地和发端之人反而常常得不到什么益处,不仅如此,甚至有时还会罹患灾祸。

    1943年3月30日,伪满兴农部、治安部制定《饭用米谷配给要纲》,实行粮食配给。法律上明确规定:甲类粮(细粮)只供给优秀的大和民族,乙类粮(粗粮)供给劣等的中国人。生长在东北的中国人一旦不遵守规定吃了细粮就是“经济犯”。轻的是掌嘴或者让他们跪在烈阳下,当街体罚;严重的,就用刺刀挑开所谓“经济犯”的肚子。在东北的一些城市或乡村,至今仍然有一些见证过当年屈辱的老人活在世上,逢人还会讲起那些想忘却忘不掉的故事:“那时,只有日本人有权吃大米,我们只能吃苞米、高粱,逢年过节,家里弄一点大米,也都是半夜里偷偷吃。有人吃了点白米饭,回家时坐晕了车,吐在火车上,被日本人看见,当时就抓了起来,以‘经济犯’的罪名充作劳工,一去再没回来。”

  然而,不问世事的稻谷却按照春种秋收的节律岁岁归来,维系着人类与土地之间的默契与信赖,温暖着耕种者的心。一代代朴实而倔强的东北农民,前仆后继将它们培育成更精更优的佳品,恪守并提升着昔日贡米的品质。如今,去往“天朝”或“上京”的路早已被荒草淹没,而更多、更加宽广的道路从这里辐射出去,伸向京城以及比京城更远的远方,一直贯通往昔的官街、民巷、朱门、柴扉。“粟有所渫”“民有所愿”,普天之下终于尽可以着意分享“龙兴”之地的贡米——这天精地髓、白云黑土的结晶了。于是,一个由温饱向品质、品味跨越升级的时代,在北中国这片沧桑的黑土地上,徐徐开启了它沉重的大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我来说,2016年算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也可以说是变故频发,整个的打乱了原有的节奏,心理状态也处于极度压抑...
    solifugus阅读 312评论 0 1
  • 你的梦想是什么?未来五年的规划是怎样? 待业37天。挺多次幻想面试的场景,念念不忘是曾经被HR追问的窘境,然后被贴...
    拓荒迷妹阅读 228评论 0 0
  • 这段时间过得浑浑噩噩,说好的目标呢?说好的自己的生活呢?变得迷茫起来。跟老公的感情也越来越不那么回事。两个人之间有...
    陈龙英阅读 112评论 0 0
  • 前几天看到一个案例,关于互联网在线培训的数据分析,看起来似乎是成人教育异常火爆,所有人因为焦虑不停地参加各类技能培...
    康愉子阅读 2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