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雪来得稍晚,可却来得猛烈。落下来的雪没有融化,一层一层地盖成了白色的垫子。
远远看去美极了,真是大自然的艺术。
早晨从寝室去图书馆的路上,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踩着脚下的艺术,满怀愧疚。但只能咯吱咯吱往图书馆疾走去。
等到了,掸去身上的雪,再回头望时,却早已不见来时的脚印。
1
虽下雪,但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很多。
早来的人提前占好了座,晚过来的,走了一圈,也没找到座位,便悻悻离去。
今天来得早,找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下来,准备继续准备下周的课程发表。
窗外的雪依旧下着。里面的人埋头学着。
没等学多久,坐在我对面的一对情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准确来说不是窃窃私语,因为他们的“悄悄话”我听地一清二楚。
男主说今天的雪真大。女主说,要不中午出去堆雪人吧。
男主说没买手套。女主说,你皮厚,不用手套也冻不坏。
男主听了假装很生气,拿起桌子上的笔(来图书馆学习半天,才拿起笔)往女主面前摊开的书的一角,轻快地挥了一笔,留下一段弯弯的黑色细线。
女主没有示弱,拿起手头红色荧光记号笔,在男生还来不及收起的手背上狠狠画了一道“伤口”。
不行,你得给我洗掉。男主撅起小嘴,一只手托着另一只“受伤”的手,横举在女主面前,嘴里还不停地叨叨。
女主见势,二话来不及说,只是一口,便咬住了男主的手臂。男主假装喊疼,女主不放。
看我怎么收拾你。男主开始“动手动脚”。女主前后躲避,俯笑不止。男主终于拿回了自己的手,女主不甘示弱,准备再咬回去时,男主将手抬起,往另一边一躲,手边的铁杯子,咣当落地。
原本只有翻书声的图书馆,瞬间被这钢铁划破玻璃般的撞击声打破了平静,感觉就像原本微风涟漪的湖面,突然从高空飞过来一辆小轿车,狠狠地插进湖面,扎进湖底,掀起巨浪,狠狠地打湿了岸边无辜的行人。
而图书馆的人就这样被无情地“打湿”。一些人诡异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扫过来,到我们这便停住了。
虽然焦点不在我,但就这聚焦的余光,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惊吓,愤怒和警告。
对面的情侣,也挺不好意思,红透了脸。男主立马捡起杯子,女主开始埋头看书。
原本以为这部“情景剧”就此谢幕,他们能静下来好好看会书。可没过一会,对面又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喋喋不休,愈演愈烈。
一场太把自己当回事的表演,一场肆无忌惮的表演,一场自娱自乐的表演。
这场表演演技拙劣,台词低俗,动作虚假,剧情狗血。看得我真想扔鸡蛋。
当然,这样想的并不止我一人。一直背对着那对情侣坐着埋头学习的大哥,突然站起来,转身僵着脖子,朝他们大声叫道:
你们真的是来上自习的吗?
此刻,时间仿佛停滞了三秒钟,我被吓到了。那对情侣瞬间懵住,不知所措。图书馆所有的目光再一次齐刷刷地扫过来。
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虽然彼此默默不说话,但大家心里都在为这位大哥叫好。
“你们真的是来上自习的吗?”喊出了图书馆一部分正真学习的人的心声。同时也刺痛了一批“演员”。
学习者拍案叫好,虚伪者缄默不语。
窗外的雪停了,图书馆里““你们真的是来上自习的吗”的声音还在回荡。
2
对真正想学习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努力奋斗的战场,除了自己在战斗,还有周围一群人陪着自己战斗。然而,却有一部分人,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他人学习。
一些情侣,披着学习的外衣,打着自习的幌子,实际上将图书馆当作秀恩爱,打情骂俏,培养爱情的温床。
这样的爱情就像温水煮青蛙,在一点一点地消耗两个人的斗志。损己不利人。
曾经为爱痴狂,最后因爱成魔。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
曾经认识一对情侣,两人是同班同学。
可上课时从不坐一起。男生和自己的室友坐在教室的中间,女生和自己的闺蜜坐在前排。
在图书馆学习时,两人也并不是紧坐在一起。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书,一个在桌子这边,一个在桌子那边,中间隔着好几个座位和累得厚厚一层的书。
两人埋头学习,交流全靠眼神接触,默契自然。不打闹,不私语,不娇柔,不造作。
等到闭馆时,男生将女生送回寝室。
有的人不理解他们,有人说他两不像是情侣,还有人怀疑他们感情不深。而我却认为他两爱得真,爱得深,爱得高尚。
就这样一直爱着。
曾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想要和一个优秀的女人在一起,首先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对女人来说,亦是如此。
真正的爱情能够使双方越来越优秀。当一方优秀时,另一方心有压力,动力因此产生,于是奋起直追,努力把自己变得优秀,努力使自己配得上对方的优秀。
真正持久的爱情永远都是对等的。你要求对方是怎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必须先成为怎样的人。只有一个人优秀的爱情,就像是失了衡的天平,一点点地倒向一边,直到爱情的天平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曾经感动于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
杨绛陪钱钟书在英国牛津读书时,自己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潜心专研学问。有时和钱钟书就一个单词问题能够争辩好久。后来,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名声大噪。
大才子钱钟书便坐不住了,将自己想要创作一篇长篇小说的想法告诉了杨绛。杨绛表示极力支持,并催促钱钟书加快速度创作,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
两年后,《围城》问世。
爱情永远不是实力悬殊的投靠与保护,而是势均力敌的切磋和提高。
爱情里两个人一起优秀,才能携手更好地面对人生的难。
爱情里只有两个人互相指教,余生才能与子偕老。
试问图书馆里假装学习的情侣,又有多少能互相指教呢?
3
本科的时候,认识一个朋友,为了准备六级,每天早早地去图书馆占座,有时一坐就是一天。晚上再回去时,寝室也已经快关灯了。
而我那时也在准备六级,每次去图书馆总能碰见他。原本以为他这样努力地复习,六级肯定能过。可直到有一次我目睹了他一天的学习状态,心理暗暗觉得,他六级肯定过不了。
那天我坐在他对面,他刚开始还能学一段时间。没过多久,便拿出手机,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点个赞,再拍张桌子上书本的照片,然后发个朋友圈。这一套流程下来,半小时就过去了。
之后才安心放下手机,回到书本中去。
可是还没过一会,手机消息开始震动。其实也并没有重要的消息,也许只是哪个群转发了一条链接而已。但既然打开了微信,那干脆点完所有的消息红点,看看都有什么消息。看完后,发现刚才发的朋友圈有人点赞,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笑容。
等点完所有的赞,回复完朋友的评论后,半小时又过去了。
再到后来,他已经出现了幻觉。手机明明没有震动,他好像是听见了震动,总觉得有人在给他发消息,拿起手机一看,并没有消息。
既然拿起手机了,那就再顺便看一下微信,刷一下微博。一上午时间就在他将手机拿起放下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后来考完六级,他感觉很不好,和我说自己可能过不了了。我嘴上安慰他说肯定能过的。可心里却在想:你不是可能过不了,你是真过不了。
后来出成绩,我过了。他没过。
知道结果后他很失落,找我喝酒诉苦,抱怨自己那么努力准备,却还是没过。
我安慰他,说下次再好好准备,肯定能过。但我心里明白,如果下次他还是用那样所谓的努力去准备开始,那肯定还是过不了。
因为他所谓的努力,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
之前在分享一本叫《好好学习》的书时,解释了作者成甲在书中提到的“低水平勤奋陷阱”这个概念。
成甲在书中写道,一些人花了大力气,一年读了200本书,可收获与付出并不成比例。这中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方法有问题,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很显然,为准备六级考试,挑灯夜战,却因为沉迷于手机,而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当中去了。
事实上,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人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当中,只是陷阱的深浅不一。
有的人深陷其中,却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困境。一旦遇到问题,便开始抱怨时运不济,或者努力不够。决心从头再来时,还是原路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中去。
你这么勤奋,为什么却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懂得这么多道理,为什么却总是过不好这一生;这下你该明白原因了吧。
希望那位曾经勤奋准备六级而未过的朋友,能够明白自己看起来很勤奋,实际上是被自己给欺骗了。学习英语的效果不是看一天坐在图书馆多少小时,而是看真正有多少小时是用在认真学英语上。
我曾在图书馆见到过有人将一铁盆的大闸蟹,摆在桌子上。左手戴手套,右手拿笔。做一会题,咬一口大闸蟹。
也曾见过买一大堆零食,堆在桌子上的。嘴里不停地嚼着。渴了就喝口水,累了趴着睡会觉。起来继续吃,顺便学会习。
还有的早早地去图书馆占了个旁边有插座的座位。插上笔记本,便看起综艺节目来。电脑键盘上摆本书,广告的时候,偶尔翻一翻。
总是莫名奇妙地笑,总是莫名其妙地叫。
他们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考公务员,还有的准备各类资格考试。坐在图书馆嫣然一副势在必得,信心满满的模样。
每天图书馆开馆时,他们早早的过来占座。等到闭馆的铃声响起时,又和大多数人一样,收拾好书包,挤在门口的人群中,出馆回到寝室。
每个来图书馆的人,身后都是背着自己的目标来的。都期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有一部分人,他们从一开始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很多人被自己付出的努力数量感动:我起得有多早,我走得有多晚,我坐得有多久。
最后把自己感动,却怎么也等不来美好。
其实真正有用的是有质量的努力。
一万小时成功理论,不是单纯花费一万小时就能成功。这一万小时,是有质量的一万小时,是有效率的一万小时。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因为不是谁都能够保证每一份努力都有十份的质量。
有的人将一分钟,活成了一小时;可有人却将一小时,混成了一分钟。
4
图书馆开始闭馆。
背着书包走在回寝的路灯下。雪早已停,可依旧还是那么厚。冷风击打着额头。寒气穿过衣服拉链的缝隙,灌入到后背,让人发凉。
路灯下,行人匆匆。一个个面容疲倦,若不是这风,若不是这寒,估计没人会走那么快。
我们累得无力,却又冻得精神。每一个在这样的天气里,放弃温暖的寝室,放弃舒服的被窝,放弃啤酒和炸鸡,也放弃韩剧和宫计的人,都值得人尊重。也让人佩服。
可在这样匆匆的步伐中,到底谁在真地学习,而谁又在假装学习。
大概只有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