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0年左右,地球上同时出现几个人,所以那个时候是轴心时代。
1,洛阳的老子,是周朝图书馆馆长;鲁国曲阜的孔子,是武士的儿子,当了大司寇,业余办学;前者是道教祖师;后者创立儒家;
2,希腊雅典的雕刻匠的儿子,苏格拉底,是社会道德老师;
3,北印度拘萨罗国的诸侯迦毗卫国的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武士阶层(即沙帝利种姓),他在世80年,创佛教。在世传法40年,涅磐后又传法尽200年。追随者称之为佛陀。
佛教不断演进,分成三支
1,南传,上座部,又被称为小乘。保持佛陀原始的修行模式。
2,北传,大众部,又自称为大乘。共十八部,分别汉传和藏传
2.1汉传,归功于唐僧。后来发展,道教,房中术,甚至儒化,变成了现在的中国佛教;
2.1藏传,加入密宗(密咒和手印)以及金刚乘等等,现在西藏保留之;
佛教的世界观,对物质(色)、精神(名)、意识;对生命都有明确的定义,定义的方式是等级和分类。同时也给出了一个修行到最高等级的路径/方法,这个方法叫乘。
什么是等级和分类?共计10个大级别,四圣六凡,。
四圣
1,佛(妙觉:自觉、觉我、觉行圆满)
2,菩萨(等觉:比佛少了第三条。大乘佛教,把菩萨概念细化和扩充为52阶位,10信【凡夫】,10住,10行,10回向【这30个是贤位菩萨】,10地【7地以上叫菩萨摩珂萨】,加上两个觉,等觉和妙觉,等觉是观世音、大势至、普贤、弥勒、地藏等10方3世大菩萨。)
3,缘觉(独觉/辟支果,自学成才)
4,声闻(亲耳听到佛陀的教诲下,觉了。于是又分成4果)
(1)阿罗汉(小乘之极果:佛陀36岁,公元前489年的4月15日,证得该果。有三特征,一是杀烦恼罪、二是无生、三是应供。)
(2)阿那含(不来果:继续断72品思惑,不需要天人来回了。)
(3)斯陀含(一来果:比初果,断9品思惑之后3,来回一次天人,可到阿罗汉)
(4)须陀洹(初果:入圣人流,断了88品见惑,断9品思惑之前6,断3结;天人之间来回7次,可到阿罗汉)
六凡
(1)天:三界二十八天,欲界6天,色界18天(又分四禅,前三禅各3天),无色界4天
(2)人
(3)阿修罗(有神通威力,但无德)
(4)畜生
(5)饿鬼
(6)地狱
实际上佛教的分类法就是修行法,上述分类把小乘和大乘揉在一起了,却更容易看出,大乘是菩萨道,小乘是解脱道。
类似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佛陀说,我只说两件事,苦的止息和涅槃。
但是在后世的发展中,对为啥涅槃发生了分歧,才有大乘小乘的说法------小乘是大乘对南传上座部的称呼,有贬义。
大乘认为,小乘的格局太小,表现在“度自己求解脱”-----修到阿罗汉以后,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众生(大乘称之为“自了汉”)。因此在阿罗汉和佛陀之间加了一个“菩萨”,他们不在涅槃中安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度自己更度众生。因此,大乘与小乘的核心区别是:是不是你发了菩萨心。
不在涅槃安住,这一点很牛,就是连涅槃也可舍去。这是菩萨道的彻底性。
这句话很简单,但是高下立见:就是理想不一样。呵呵。(大乘佛教甚至说到“究竟涅槃”,也因为发心的不同会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阿罗汉达到的是有余涅槃,还是有色身之感知,身体还会饿,只是阿罗汉不觉得饿的苦了。)
好在无论大乘和小乘,对8苦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四禅八定按部就班的逐级修行至涅槃,这个“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实修”路径没有歧义。只是多了不少“社会性的佛法”,比如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勇猛、般若”。
回到自身实修,就是戒定慧,持戒比较好理解,修定是比较复杂的。
禅定的核心是止和观。俗话就是坐禅,禅定是由欲界色界的关键法门。欲界是散界,色界是定界,需要定力才能进去。
有很详细的进阶,每个进阶具有很细的功德(五眼六神通等)
欲界的定,有四个级别: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味道地定(心身镜虚/未来禅);
色界的根本禅,有四个级别,一步一步的断念:初禅(离生,喜乐地,冬眠,呼吸停)、二禅(定生,也是喜乐地,禅悦为食,脉搏停)、三禅(离喜,妙乐地,意念停止,一念不生,一切快乐)、四禅(舍念,清净地,快乐也没有了)。
会出现各种禅相,禅相也分类,有遍作、取相和似相(22种似相中,包括10遍、10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
如此看,佛法之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应该是小乘局面,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
佛教修行中,有很精到的“过程性”,这个过程是“证”,证是很科学的,可重复的意思,这一点,恰恰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证伪,有相通之处。这方面谁去研究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