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刘若妍妈妈
不知什么时候起,掀起一股“自由”之风,认为“不对孩子设立严厉的规范,孩子才能在自由的气氛中长大,才能成为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于是乎,各种解读纷涌而至,看得人眼花缭乱。为人父母的路上,需要摸索的太多,但在我们家,有一点始终坚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自由”应当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行为举止的肆意妄为。
教会孩子遵守规矩,需要“威逼”。鼓励孩子尝试,但要设置底线,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并且要说明理由。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由的界限。咪姐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明确告诉她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插座不能碰”、“过马路必须等绿灯、走斑马线”等。“耳听”不如 “眼见”。在告诉她“不能”的同时,我通常会给她找一些违反这些“规则”导致的严重后果(新闻、故事),让她知道不遵守规则将可能付出的代价。
立规矩,除了“威逼”,还要加“利诱”。就如弹簧压得太紧,爆发的冲击力会太大,一味地“威压”,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教育孩子,设置“底线”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遵守“规矩”会带来的“好处”。比如,在如何上课这一问题上,我们让咪姐想想不认真上课会带来什么样的坏处,之后再让她列举认真上课的好处。在咪姐说的同时,记录下来她的想法,适当的补充,最后,将“利弊表格”拿给咪姐“审核”。她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认真上课比不认真上课好处多”。这样,她自然会在上课的时候,相对自觉地想要“认真”上好课。
另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要持之以恒。从“第一次”要求孩子守规矩开始,就一定要让他们严格遵守,确立明确的奖惩规则,并长期坚持。在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心灵自由开放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树立严谨的纪律观念。让她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规矩,最终收获美好成果的,将会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