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临近,谈恋爱这个事情又成了热门话题。
反抗家长的各种逼婚是一回事,其实谁不希望能早日拥有满意的爱情呢?但有些“屡战屡败”,或者自觉不善交际的朋友往往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方法有错误,或者是能力有不足。
有需求就有供应,于是很多恋爱课程就出炉啦。心理学的知识是最常被用来充实这些课程的。之前就见到过一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老师”开课。他以吊桥实验为例,传授恋爱绝技:和她一起做惊险刺激的,能造成生理唤醒的事,她就会爱上你!
事实真的如此吗?一分半钟,让我们来听对爱情大有研究的人类学家 Helen Fisher 讲个故事:
Donald Dutton 和 Arthur Aron 的吊桥实验是一个经典心理学实验,它证明“激动的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确实存在。通俗点说,人们会把经历恐惧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错当做是浪漫爱情带来的冲动。
但为什么 Helen Fisher 故事里的男同学却失败了?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学业不精。
几乎所有的专业心理学教材,开头两章都非常枯燥。因为其内容通常都是概念繁多的导论和研究方法。所以很多人都不爱学,甚至会直接跳过这部分。但这些恰恰是正确理解后面各种有趣知识的基础。比如有个要点是:实验作为研究方法之一,优势是可以排除干扰,准确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缺点也恰恰就是因为排除了干扰,实验情景太单纯,所以实验结论不能简单应用于复杂的生活情境。
如果 Helen 讲的故事是一个实验,那么黄包车夫就是一个“干扰因素”。来过北京后海的朋友可能都有印象,那些黄包车夫不仅会蹬三轮载着顾客游览,而且个个都能对周边景点历史故事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女同学的注意力当然就被他给吸引过去了。结果屡试不爽的实验结果真的出现了,女同学心生爱恋,对象却不是苦心策划这次活动的那位男同学……
现实生活中,“干扰因素”还有很多。今天的天气、女神的心情、隔壁桌的帅哥……相比之下,仅仅基于一个实验的单一心理学理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你可以应用它,但可别指望它。
可惜现实是:很多媒体报道、恋爱课程都是断章取义,把实验当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津津乐道,却忽略了实验“太单纯”这个先天缺陷,也把实验样本范围、文化差异等等重要属性抛在脑后(很多心理学新实验的被试都是美国白人大学生),给大家挖的坑真是一个接一个。
那么是不是说科学理论都没用呢?当然不是,是说学习必须深入透彻,才能掌握知识的真相,才可能合理应用。几乎所有的科学实验,都可以在网上搜到其完整论文或者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完整文章。心理学家撰写的书和教材也远比大众媒体、心灵鸡汤、网络微课文风严谨。学这些,就不至于被媒体和有些学业不精的“老师”坑了。
话说回来,讲两句我自己婚恋20年,又读了一些心理学之后,对于寻找满意爱情的建议吧。
如果你寻求的是长远的正式关系,真诚地表露自我,增进相互了解可能比任何技巧都更有效。不要怕对方会拒绝或者被“吓跑”,因为人格、三观是藏不住的,不和的人终究走不长远。讨论涉及三观的话题,讲讲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描绘一下自己理想中的恋爱关系……很多沟通可以自然而又不流于肤浅。如果愉快和喜欢,就多相处,不只是吃饭和看电影,运动、旅行、桌游、艺术、读书、发呆……一起做各种各样的事,更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放下一些包袱:过去不愉快的恋爱经历,择偶的条条框框,远未到来的困难和障碍……
哟,说讲两句,都讲了五句啦?好吧,就此打住。
总而言之,忘记那些“恋爱技巧”吧!
追求爱情和幸福,有激情的人很多,有决心和恒心的却似乎比较少。
祝有心人终成眷属!
有什么问题或者高招?
欢迎点评或简信给我!
我是心理学爸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两岁孩子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