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西二旗地铁站,一个个行色匆匆的身影走过,或疲惫,或兴奋,或难过,或低沉,他们是无数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打拼的游子。
从大学到工作,我们离开了父母与亲人,渐渐的习惯了城市的喧嚣,我们说着流利的普通话,我们在异乡取得了成就,但无论如何,总有一种声音能拨动我们的心房--“乡音”。
公司里有一个要好的同事,平时温文尔雅,性格平和,有一次无意间听到他和老家的父母通话,他操着浓重的“乡音”兴高采烈的和他父母讲述自己的生活,我才发现他平时的温文尔雅只是他在外漂泊的一种保护,听到故乡的声音时时,他才是那最真实的一团火。
母亲来北京看一位年长的亲戚,那位老人二十几岁便来北京打工,从此在北京生根发芽。当他见到母亲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那浓重的家乡话,老人虽已两鬓斑白,但话语间满是儿时家乡的点点滴滴。“乡音”就是他和家乡的纽带,纵然万水千山,纵然时光荏苒,他依然是家乡那个翩翩少年。
曾经的我们现在已经天南海北,我们渐渐的在异乡扎根,但每次“乡音”响起,我依然能感觉心脏强有力的跳动,依然能清楚的记起家门口小卖店阿姨的叫卖声,这就是我最难割舍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