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通读了各类班会专著我才明白,为什么老秦会说“中国的班会课还处在非常初级的萌芽状态”。
一、萌芽初露:德育班会受到国家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提出,班会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国家陆续颁发的政策文本中也可略窥一二:
-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提出,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在德育大纲的实施途径中明文规定,班级是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途径。
- 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24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
- 2009年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三章“职责与任务”,第十条“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从上面的政策文本可以看出两点:
- 班会课从作为一种“德育途径的辅助手段”,到明文提出作为一种“常规教育”,再到被认定为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正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
- 班会课更多地被赋予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功能,而非一般的课外活动。
二、方兴未艾:中国特色的班会理论研究
国家政策一出,全国班主任群起响应,积极探索。
然而,“班主任”这一角色在世界各国仅此一家,班主任指导的“班会课”研究更是别无分店,所以班会课在国际上并无多少可借鉴之处。因此,我国的广大一线班主任从工作实践出发、从无到有,慢慢探索出了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班会课形式,也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理论研究体系。从齐学红、袁子意主编的《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中,可以略窥我国一线班主任在班会研究上的探索:
- 2000年,白铭欣在《班级管理论》中指出:
班会课有四方面的作用:认识作用、对学生培养锻炼的作用、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以及对了解学生的作用。
常见的班会课有以下几种形式:论理式、交流式、文艺形式、竞赛式、论辩式、纪念式、实践活动式、模拟式等。
班主任组织班会课应做到:明确主题、调动全员积极性、发挥综合作用、形成系列班会课。
-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广泛深入,班会课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开始受到关注。2002年,姚训琪、何国民先后提出结合两者要注意以下问题:
主题的确定要体现民主性和集中性;
过程要体现自由性和协作性;
师生关系要体现平等性。
- 2003年,针对当前对班会课认识模糊、流于形式的情况,孙长青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班会课的质量:
首先注重班会课内容的统一性和层次性;
其次要注重班会过程的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
再次要注重班会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最后要注重班会内容的时代性和时效性。
- 新课程改革也对班会课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4年,张伟认为班会课中班主任应该:
倡导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角色由主导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倡导心育,教育方式由传统的说教转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
倡导班会课的开放性,教育空间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江学斌在2006年、邓海波、黄传锋在2007年分别从立意和起点两个方面阐述了主题班会课的组织:
高立意是指班会课要以高远的目标、高雅的氛围吸引人;低起点是指教育活动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论原则来选择切入点和德育方法。
- 2006年,陈启兴对班会课的课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把班会课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例行性的班会课
德育性的班会课
知识性的班会课
理想性的班会课
文艺性的班会课
情感性的班会课
- 同年,叶澜在“新基础教育”活动中提出班会活动的核心主题和两大领域:
班会活动以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需要为核心主题;
两大领域包括与外部世界相关的认识和与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 2007年,张克龙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改革班会课,即用生成策略,将班会课变成生成性的教育。他认为:
巧用学生生活琐事及身边案例,引发生成;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往互动,促进生成;
积极选择、提炼、整合课题生成的信息,升华生成。
- 同年,段民全将关注点聚集到高中班会课的德育实效。他指出:
中小学德育应渗透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常规班会、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活动课、学科竞赛、劳动锻炼、社会调查、师生交谈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渠道。其中主题班会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
他通过对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班会课的动态参与和观察,分别确立了每个年级的班会课主题,并按照主题的安排确定班会课的内容和形式。
- 2008年,余春霞在《班会课的情感教学研究》中,提出:
如何开发利用班会课的性感教学资源,如何最大 提高班会活动课的实效性,是班会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她利用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理论探究了班会课情感教学的实效性并寻求在班会课情感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方法。
- 2009年,丁如许在《魅力班会课》中指出:
班级活动是班会课的主要形式,精心设计的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加强研究意识,让积累的材料成为研究的材料。班主任开展活动时要有三项基本动作:编制教案、拍摄照片、指导学生写活动纪实。班主任要努力打造班会课的特色课、代表作。
- 同年,高爱晟提出当前学校班会课的主要现象——无效班会课,主要包括:
训话课、批斗课、泛泛空谈课、贬低学生课、办公会议课、挪为他用课、功利性课等七种类型。产生根源主要在于年轻班主任缺乏经验、应试教育的考试压力、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脱节、班主任缺少教育智慧、学校管理者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且责任大等。危害是不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不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和以教学为主的其他工作的落实。
- 还是2009年,付百红、梅唯奇、刘红宇从提高班主任素养的角度出发,认为:
班会课的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班主任对班会课的掌控和驾驭能力,班主任要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德育的基本理念,在思想上重视班会课的德育价值和管理功效,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教育手段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努力上好每一次班会课。
- 2011年,丁如许在《打造魄力班会课》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阐述了班会课的设计思路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归纳为十一句口诀:
精心选题材
巧借八方力
增强知识性
全班总动员
研究课结构
探寻新形式
培养主持人
倾情多投入
写好课教案
课后再研究
打造代表作
同年5月,杨兵出版《魅力班会课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对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归纳出丰富多彩的班会主题、行之有效的班会课技巧、异彩纷呈的班会课形式,并列举了原汁原味的班会课案例。
2012年,迟希新在《有效主题班会八讲》中,站在学术理论的高度,对班会课的各个层面进行了高度凝炼和深刻剖析,并提出“主题活动必须遵从隐性德育”的理念。
同年6月,丁如许出版《班会课100问》,针对全国范围内班会课实践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如
班会课的课题设计和选材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
写好班会课的教案
等等。
同年7月,李季、梁刚慧、贾高见出版《小活动大德育——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针对德育低效这个老大难问题,把焦点锁定在“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上,依据“活动—体验—感悟—升华”品德形成心路历程规律,采取品德“内生外化”的自我构建策略,从而增强主题班会课的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愉悦性、趣味性、体验性、感悟性和生成性,以图提高德育的实效。
2013年,郑学志主编《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再次从定义、分类、操作、形式、经验等几个方面梳理高中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技巧,并附有高中主题班会优秀案例精选。
同年8月,齐学红、袁子意主编《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在学生各阶段的德育课程体系做出了探索。
2014年,彭敦运提出“微班会”这个概念并实践探索。
2016年,秦望在《德育报》连载六期,用《十招打造迷人微班会》系统地阐述微班会的方方面面。
自此以后,班会课理论到达顶峰,随后再出的专著多是主题班会案例集,如
丁如许主编《高中主题教育28课》(2015年),首次以教案的形式汇编全国优秀案例,提升了班会的可操作性;
秦望主编《高中系列班会课(三卷)》(2016年),首次以34个主题、114节班会,打造了一个具有序列化、系列化、阶梯化、实用化的班会教学参考书,让读者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相应的班会主题和素材。
林志超出版《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2017年),用“艺术化课堂”的理念打造了30个特色鲜明的班会,构成一个系列成长课程。
三、任重道远: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能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不到20年的时间,能把班会理论研究得如此透彻,无论是思考之深、还是范围之广、或是形式之新、速度之快,都足以令人赞佩有加。
但是,或许正是因为探索得太快了,反而衬得班会课在实践行动上有些滞后。如果把班会课比作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现在的状况就是头脑发达、四肢简单。据我观察,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就是全国范围内的班主任们,会分化成三种不同的层次:
- 虐待遗弃型
- 简单粗暴型
- 望子成龙型
我们逐一来看:
1. 虐待遗弃型
这个层次的班主任理念错位,根本没把班会课当成自己家的孩子,非但不重视开发,反而将其当成了仇人的遗腹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在这种心态之下,他掌下的班会课惨遭各种虐待糟践,沦为补充课、自习课、测验课、通知课、训话课、放羊课、批斗会、总结会、布置会。德育阵地不守反弃,令人捶胸顿足。
2. 简单粗暴型
这个层次的班主任倒是觉得班会课这个孩子可堪造就,愿意领养。只不过由于班主任研究缺失、素养不高,导致班会课在三大环节养成了十个毛病:
设计环节
由于设计理念的缺位,班主任在这个环节容易出现四个问题:
- 老生常谈,缺乏创新精神。一些通识性主题(如奋斗、爱国、感恩、纪律)反复重开,缺乏新意;选取素材也陈旧过时,不能从新的角度切入,导致班会乏味低效。有时看到别人开班会效果很好,自己就盲目跟风,不能结合班情调整,把班会开成了四不像。
- 主题牵强,脱离生活实际。 有些主题虽然高大上,但并不是每个素材或环节都能和主题契合。但总有些班会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所谓的“拔高”,强行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施舍一元钱就是“大爱”?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就是“保护环境”?脱离生活实际的上纲上线只会让人感到忸怩作态。
- 内容主观,代替学生思考。班会课和其他学科一样,也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而有些班会课虽然初衷很好,但在具体操作中,班会的视角却始终从成人而非学生的角度出发。比如有位刚送走毕业班的班主任带新生,第一堂班会不谈如何适应新学校,而大谈如何应对大型考试,听得学生一脸懵逼;还有位有位班主任在寝室交往的主题班会上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深夜卧谈的室友,提到应该如何如何,实在不行就找班主任寻求帮助。而下了课就收到学生的匿名纸条:“老师,虽然我们寝的确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室友,但我是不会卖友求荣的。”你看,如果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好的方法都是一厢情愿。
- 目标功利,妄图一劳永逸。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你精心准备了一堂班会课,学生反应良好,但第二天班级就出现了与班会主题冲突的行为。你会不会因此而大为光火,继而心里产生失败感?如果你的答案为“是”,那么你就得了这个毛病。不过不用担心,浮躁是这个时代全社会的通病,所以你并不孤独。
操作环节
受班主任专业素养(如知识视野、思想方法、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表达沟通、组织协调等)的限制,班主任们还可能在操作环节上出现问题:
- 形式僵化单一。开班会必定是一男一女主持串词,做活动必定是三两学生发言讨论,到结尾不宣誓不足以明己志。这样的班会你喜欢吗?
- 走秀而不走心。因为观众的存在,师生都觉得应该出“效果”,于是主持加才艺、游戏加短片,哦对了,最后还有激昂宣誓。个个踊跃,人人抢答,热热闹闹,皆大欢喜。这样的拼盘式班会有实效吗?
- 灌输多于参与。班主任(或主持人)一个人在班会上滔滔不绝,既没有角度新颖的主题、也不见精彩的案例和高明的演说套路,学生则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在干嘛?写作业或发呆。千万别提问,会尴尬的。
- 情感共鸣缺失。找不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素材和活动形式?好吧算一个原因。但班会环节总要来点节奏和起伏,不能平铺直叙吧?关键是,想要打动学生,你自己的感情得充沛点吧?如果班主任自己的情感都难以投入,又何谈感动学生?还是反问一下内心:要传递的信息或道理,自己是否深切认同?
后班会环节
班会操作是显性环节,而班会设计,尤其是班会后的措施则是隐性环节。事实上,所有的设计和操作都是烘托和铺垫,班会结束之后才恰恰是学生行为产生改变的关键时段。令人惋惜的是,似乎没有多少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两个问题:
呼吁多于要求。主题角度新、观点也明确、形式也多样、互动也充足,在班会的结尾,班主任热情呼吁: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家园打造一个更好的明天!学生也被调动得热血澎湃,整堂班会非常成功。然而,没了。真是音起人相聚,曲终人散场。缺乏临门一脚,就会给人一种尿不尽的感觉。
要求缺乏跟进。有的时候学生也被带动了,具体要求也布置了,可偏偏没有跟进!没有跟进就没有落实,没有落实就没有实效。不跟进的班会课终究是一场虚妄,逃不出形式主义的牢笼。
我在这里长篇大论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大多数班主任(包括我在内)开展班会课都处在这个层次,属于平凡的大多数,需要刻意学习、训练、实践、反思和优化。只有刻意练习一到两年的时间,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实践,最终成为最高层次的那一类人。
3. 望子成龙型
丁如许、冯卫东、迟希新、秦望、杨兵、林志超、李迪、李兵,还有一长串优秀专家的名字,他们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对于这个层次的班主任而言,班会课既不是弃子,也不是养子,而是亲生子。他们毕生钻研,心血尽倾地喂养、殚精竭虑地探索它无限地潜能。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班会课那发育不良的四肢终于慢慢强壮起来。
然而,他们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并不意味着班会课的成长就健康了。我们的实践成果仍远落后于理论成就。这里仅列举几个例子:
- 班会理论方面:过十年来,班会类理论专著和论文虽然频出,但质量良莠不齐,少有精品。直到2011年丁如许老师出版《打造魅力班会课》、2012年迟希新教授出版《有效主题班会八讲》,成为集班会探索十年的集大成者,分别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上树起两座高峰;2016年,秦望老师在《德育报》上连载《十招打造迷人微班会》,又为班会课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 班会实践方面:大多市面上多数班会指导类书籍仍是班会案例占主流,且这些案例多为拼凑。直到2013年丁如许老师主编的《初中主题教育36课》、《小学主题教育36课》、《高中主题教育28课》陆续出版,突破性地把案例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并在单本内把精选案例以时间顺序排列,班会案例才首次呈现出系列化的态势;2016年,秦望老师主编的《高中系列班会课(三卷)》出版,全书共涵盖34个主题,114节课,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话题、课课有案例,把高中班会课体系做到极致;2017年,林志超老师紧随其后,又出版了《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以30篇特色鲜明、主题各异的班会精品,首度实现了举一人之力打造系列班会的创举。至此,班会课的实践呈现出成熟的特征。
- 实情:以上累累硕果都是全国顶尖班主任的心血结晶,令人心生敬意。但我们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班会理论的两座高峰实际上是对前人探索的总结和梳理,虽集大成于一身,但毕竟少有创新;课例实践更是滞后,例如把高中班会课做到极致的《高中系列班会课(三卷)》,其理论和初步探索早就在2007年由段民全提出,前后相差整整9年!
张万祥老先生在给丁如许《高中主题教育28课》作序时,在结尾说道:
主题教育课大有可为!主题教育课,任重面道远。
前后一品,真是意味深长啊!
四、内外交困:班会课发育不良的原因剖析
客观地说,外部环境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
- 应试教育带来的考试压力;
- 学校管理者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评价;
-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且责任太大等。
但这都不足以成为延误班会课正常发展的理由,更多的原因还需从内部寻找。我们认为,年经班主任固然缺乏经验,但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则缺少足够的专业素养:
- 班主任理念错位,不把班会课当课,而当成了其他学科的补充或安排工作的专场;
- 设计理念缺位。班会课不是新方法或新素材的简单堆砌,而应符合科学性原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的一般规律,避免形式主义和强制灌输;
- 理论知识的缺乏。如知识视野、思想方法、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表达沟通、组织协调等素养的欠缺而导致班会课魅力未能尽显。
五、翘首以待:用研究的心态回归教育本质
本文用较长的篇幅阐述了班会课的前世今生:
- 它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被国家高度重视;
- 自此班会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百家争鸣;
- 三种类型的班主任对待班会态度迥异;
- 班会课发育不良内因更甚外因。
那么问题来了:班会到底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区分?
欢迎关注下期话题:《散打班会课·班会之道》之
《见龙在田:班会课的内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