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常听朋友们讲,求职的时候,要适当的撒点小谎,掺点水分,把自己包装的更亮丽一些,不过也有做HR的朋友,告诫千万不要轻易的这么干,被识别出来,就直接进黑名单了。
冒昧问下,HR在面试的时候,如何察觉候选人在说谎呢?
回答:
这个有很多的了,即使面试经验丰富的人,只要说谎,还是有很多蛛丝马迹可循,合格的HR都能看的出来。
1.薪资与能力的过于不匹配。
一般情况下,去面试的企业,多是同行或相关联行业,HR对行业薪酬,特别是对标公司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展示出来的素养跟口中说的薪酬不对等,很容易让人怀疑的。
2.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前后回答的不一致。
有经验的HR都不会轻信面试者说的内容,而是更倾向通过自己的甄别来做出判断,所以经常会前后相隔着问类似的问题。比如之前刚问过你的年薪,过一会儿就问你的业绩和提成制度,后者心里一计算跟年薪不符,就说明,起码有一个是在说谎。
3.对有疑问的地方,持续追问。
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通过持续询问细节,让面试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连续回答前后逻辑性,关联性很强的问题,如果真的说谎,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连续撒谎的,或者勉强应对,也难免有心虚的表现。
4.开放式的提问方式。
应聘者的回答:是或否,是封闭式的提问,但开放式的提问,就是让应聘者自己阐述内容。比如你在某家公司的工作时间段是?你在某家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有一些人简历造假的时候,可能直接拷贝了别人的内容,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会记忆不清晰,而且,常言道,言多必失,自然容易露马脚。
5.对微表情或微动作的观察。
不少面试的场景就是不止一个面试官,其实大家的分工就是,另一个人提问的时候,其他人会观察应聘者的言谈举止,来评估是否有撒谎的嫌疑。比如,眼神往左边撇,是思考,往右撇,是在回忆。但如果来回的左右撇,就很可能是撒谎。
6.明显的牵强附会。
这个主要是应对对行业有跟多了解的HR,有一些应聘者为了证明自己,会把业内比较有代表性或知名的案例,跟自己扯上关系。如果HR不懂行,就很容易被骗,不过我这里就碰到过,一个面试官就曾经是那个项目的负责人,应聘者不知道,两下一问,就露馅了。
7.水分太大。
不少人撰写应聘简历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掺杂一些水分,不影响主要内容的,有些还算过的去,比如只是打打酱油,写成主要参与者,但要是写成主导或项目负责人。或者只是参与过局部,写成负责完整的项目流程,就过了。因为HR会拿主导和项目负责人的标准审核你,必然对你不具备的素养进行考察,就难免纸包不住火。
8.合并任职公司,撞枪口了。
为了显得跳槽不频繁,把一些任职经历合并到一家,是不少人简历造假的习惯伎俩,但是别忘了,你在跳槽,Hr也在跳槽,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不知道HR的经历,也不晓得同行HR之间都有渠道沟通的,就很容易撞枪口上。
9.满天飞的简历版本不统一。
HR获取简历的渠道有很多,有些人造假的时候,可能只会在某些求职平台上修改。这就造成HR可能在不同渠道受到的同一份简历,会在任职时间,职位级别,工作内容等等有差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HR是带着怀疑的眼镜来审视求职者的。
好了,候选人造假的办法有多少种,HR识别的办法只会更多,简单说这些常见的,还是提醒下,求职最见人品,造假最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