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翻看朋友圈,惊讶地发现以前玩的很好的好朋友小洋居然已经支教两年之久,私聊问她得知,从大二开始,她便休学支教,今年夏天,她将结束自己的支教生涯重回校园。道别之际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支教看看,能获得颇多感悟,我有些许心动便询问她短期支教的方式,谁成想却被她劈头盖脸一顿教育。
短期支教其实是在荼毒孩子你知道吗?——她这样说。
1
小昭是个所谓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只留下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搭配在他们村里比比皆是,也不稀奇。
小昭特别讨厌大学生志愿者老师。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喜欢他们的,因为从他们的话语中,小昭能构想出外面的世界,他能想象出爸爸妈妈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都激励着小昭,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和父母团聚。这些年轻的大哥哥大姐姐热情开朗,也经常拿出些小昭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和他们分享,这个时候小昭是喜欢他们的。
可时间久了,小昭也渐渐地讨厌起他们。小昭是个讨厌别离的人,无论是和父母,还是和任何人。这些大学生的支教时间大都在二十天左右,往往是刚和孩子熟悉就要离开了,一年三百多日,小昭有大半的时间在迎接、在告别。而离开的老师们,鲜少有人还能再有音讯,对于他们而言,这可能只是丰富他们履历的一个过场,可对于像小昭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出现都曾给他们贫瘠的生活画上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了无音讯地冷漠于孩子们而言,算得上是一次重创。
在很多志愿者看来,他们二十多天的支教只是一次体验;可对于孩子们而言,这些人曾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给他们贫乏的生命带来光彩,他们寄希望于这道光芒可以延续,可未曾想却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人喜欢频繁的变动,孩子们亦是如此。可短期支教意味着孩子们要迎接一批又一批的新老师,去习惯他们的讲课方式,去和他们相处,去适应他们,这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不仅没有任何的帮助,相反,频繁的变动教学计划还会适得其反;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们渐渐适应,却又要分别,迎接下一位新的老师。
对于本就难以面对分别的孩子来说,频繁的离别给他们带来的创伤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而最让小昭难过的是,曾有位他非常喜欢的老师承诺过以后会常常来看他,可小昭却再没见过那人。
2
小洋问我:“你觉得支教二十天,你能收获什么?”我哑口无言。
我们大多数人要去适应习惯一件新鲜事物,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即便是适应能力特别强的人,倘若要换到一个和自己之前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的。二十天确实太短,短到都来不及去融入,就要离开。
小洋说,这两年她见过太多来做表面功夫的志愿者了。不少女孩,仅仅只是待二十天而已,就拿着两个三十几寸的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一些非生活必需品。不仅如此,年轻的志愿者们鲜少有人真的是醉心于教育事业的,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有一小部分是自愿报名前来的,可更多还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简历而已。
小洋曾经加过一个去她那里做短期志愿者的女孩的微信,女孩每日只是机械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再无作为。不和孩子们一起玩,也不去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更别提参加村子里组织的活动了。在小洋看来,这个女孩和这里格格不入,可在女孩的朋友圈,她会每天发布自己在村子里的照片,或是和孩子的合影,配上一段心灵鸡汤满满的话语,大致意思是讲自己在支教中收获了多少,成长了多少。离开的那天,女孩最早坐上了来接他们的大巴,却在朋友圈中洋洋洒洒几百字说着自己的不舍,祝愿着自己的孩子们。小洋看后果断地删除了她。
很多人和这个女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城市来的他们鲜少有人能够沉淀下来,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责任。他们大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反正时间短,咬咬牙也就熬过来了。短期的支教并不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即便他们能够写出几万字的感悟,可都只是表面工夫,走心的可谓少之又少。
3
我问小洋,你风华正茂却一头钻进大山,最美好的年华,你却窝在小山村,灰头土脸地给孩子们上课,你甘心吗?她笑而不言。
“江一燕支教八年,一个女明星都能做的事,我们这些普通女孩子有什么不能做呢?”后来小洋这样回复我。
两年的支教的生活给小洋带来了很多的改变。结束了高中的拼搏,初入大学,小洋倍感迷茫。失去的奋斗的目标,小洋像泄了气的气球,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抱着沉淀自己的心态走进大山,却沉浸在了里面。两年的时间,小洋见过了前二十年都未曾体验的悲欢离合,她见识了世间冷暖,她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这是时间的功劳。
确实,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总会不时的迷茫,于是他们借着洗涤心灵的由头,打着公益的旗号,利用假期进行短期的支教。可短短的时间,不足以洗去浮躁,对于他们来说,收效甚微;不仅如此,适得其反的是对孩子们来说,一批又一批老师的轮换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如果你真的想支教,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多留两年吧。发自内心的改变自己,承担起为人师表的责任,把孩子们放进心里,不作秀,用心感悟支教的真正意义。倘若没有这样的决心和把握,就请你放弃这个念头吧,不要再打着爱心和公益的名号,来消费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