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解读
这段历史让我明白,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所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它的产品。
芒格的解读还是让我吃了一惊。这样的解读跳出了故事本身,找到了更底层的规律。
分析差距
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
这种激励机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中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职场中的优秀员工,车间里的流动红旗,新闻里的好人好事,这些都是激励机制的具体应用,最初都是凭空造出来的“名誉”,没得到的人想要得到,得到的人想要保护。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巧妙地应用激励机制。
- 如果我创办一个社区,可以主动创造一些“名誉”,让大家努力争取、尽力维护。
- 如果我培养一个习惯,可以主动创造一些“名誉”,让自己努力争取、尽力维护。
重读我的三轮深入思考,都局限在思考“问题的最优解是什么”以及“问题的最优解还能应用到哪些场景”。而芒格显然是站在宏大的视角上观察人类文明的那些基本规律。
这真是让我着迷,我怎么才能接近更宏大的视角?我怎么才能找到更底层的规律?
观察自己
我的三轮思考都没有跳出故事本身,一直在思考“问题的最优解”,三轮思考有递进,但递进幅度很小。我没有追问“为什么卡奈森要去保护自己的名誉”,而是把卡奈森保护名誉的动机视作理所当然,没有探寻这个动机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所以得不出“保护名誉是一种很有用的社会激励机制”这样的洞见。
芒格的书我还没开始读,听说书里充满了深刻的洞见。
写到这里,我很有些忐忑,这么痛苦的深入思考,我能坚持下去吗?我真的能让思考能力获得长足的进步吗?
寻找失误
反思这几轮思考的过程,显然我思考的方向错了,如果没有“标准答案”的反馈,我怎么可能知道自己错了呢?既然不知道有错,有怎么能改进和提高呢?
这种失误让我很有点担心,面对同一个信息,思考的方向可能有很多,这些方向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吗?如果有,我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的那些方向呢?
又或者,没有所谓“正确”解读,有的只是角度不同和深浅不一。
鼓励自己
昨天周末观影日,我选择了《盗钥匙的方法》,大家都觉得不错,我也觉得很受启发。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说实话,这句话我一直理解不深。
这部电影似乎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电影中的近藤过着极为自律的生活,而樱井则完全是个烂仔。故事通过巧合交换了二人的生活,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跌入谷底的近藤仍然十分自律,充满斗志,努力工作,认真反省,持续不断地“深入思考”自己面临的形式,很快就赢得了别人的帮助,顺利地走出困境。而樱井则恰恰相反,仍然持续着毫无计划毫无节制地生活,把局面搞得一团糟。
把芒格的话反过来——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是因为你配不上它。
樱井配不上体面富足的生活,即便给他,也不能持续。
反观诸己,确实如此。
试着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
给你一份工作,你可以为自己定价,价格必须让对方认可,你敢报多高的价呢?
最近有句玩笑话——人生只有一个困境:“穷”。
我的理解是:“穷”不是“穷”的原因,最靠谱的“致富之路”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富”,又是一个违背直觉的结论。
我决定把芒格的这句话背下来:
The safest way to try to get what you want is to try to deserve what you want. It's such a simple idea. It's the golden rule. You want to deliver to the world what you would buy if you were on the oth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