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对苏东坡的生平叙写后,眼眶不由己的湿润了,尽管那位惊艳历史的大文豪距今已有1000余年之久,但共鸣总会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今日的我为之心伤.
三年前,母亲问我最喜爱的诗人是谁,我几乎是想也没想的脱口而出苏东坡,三年后,若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依旧是不变的答案。若非要我说出原因,我想必是他人格的完美。
有他精于学业的完美。幼时的东坡兢兢业业,像当时大多文人一样为进朝为官寒窗苦读数十年载,又由于天性聪敏,勤苦好学,仅于虚岁二十一岁的苏轼便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便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而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而二十五岁的苏轼即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仕途在这位大文豪的才气笼罩下一路高歌。当时黄庭坚评价东坡的文章说到“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正如余清秋所言,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有他两袖清风的完美。为官后的苏轼,也不同于当代处心积虑搜刮民膏民脂的腐败官吏,一直致力于为百姓谋福祉,苏轼为官杭州期间,正好遇到杭州地区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一场大旱,方圆几百里都出现了饥荒现象,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到处肆虐的瘟疫。在苏轼上书朝廷、组织郎中、发放官粮等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措施后,灾情平定了。而苏轼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调查研究西湖环境,提出并实施了西湖治理方案,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和游玩,他又修建了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堤岸——也就是被后世称之为“苏公堤”的那段堤岸。而这样尽心尽责的太守苏轼也被传闻借房为儿办婚事,无人不叹其清廉。文章妙绝,为官清廉,苏东坡自己也没料到,向来恪守本分尽善尽美的自己竟因不流于世俗污浊官场之气而遭排挤。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在复杂舆论背景,站出来可能会受牵连的当时,杭州的父老百姓也毅然决然地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即使在李定阴谋得逞,皇帝旨意已下的情况下,在朝大臣也没有一个人搭腔,没有一个人提问李定得意洋洋的讽刺言论,崇政殿外的静默,是对苏轼的肯定,对时代正气的肯定。
有他童趣自然的完美。本应是贬谪期间失意落寞的日子,我们却在他的诗词里发现了“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一系列作为吃货的自我修养🤦♀️。还记得初中时学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只见一派贬谪后落寞孤寂的悲情,当时将学有关于苏轼的核舟记一文前,语文老师神采飞扬的说道:“我们终于可以不在抑郁的情感里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学苏轼,你们知道的,他永远是个乐天派,不管在哪里,永远都是乐呵呵的。”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这话再对不过,同样的境遇,苏轼却仍能把失意的生活营造出诗情画意。
在他身上杂糅着儒释道三家的理想,这使他既有庄生的超然,又有佛家的悲天悯人,淡泊超然的同时,又时刻关注着民生疾苦。他的诗词间我们可见一个古今少有的旷世全才,他的诗词书画亦在民间广为流传,生活里他热衷于美食、酿酒、自然科学,哲学上颇有造诣,为官时的政治才能为人叹服。只因天性直率,待人及不分贵贱,也不怀顾虑,故仕途并不平坦,但总有明理之人毫不吝啬对他的欣赏,毫无顾虑的与他结交。苏东坡在国人心中的印象,用林语堂的一句话说,但凡中国人想起苏轼,嘴角便会泛起会心的微笑。于我而言,他是钦佩的偶像,也是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