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心全意付出,来不及半点偷懒,否则就会后悔和产生愧疚。这个道理都懂,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走心的做好,确是区别人是否有大智慧,是否高情商的利器。我时常觉得“魔鬼都来自于细节”这句话绝不是空谈,尤其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你能多想到一点,那么很有可能你的解决策略就会比别人多一些,进而解决能力和避免犯错误的水准也会更高明一点。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马后炮”真的居多,那么这就涉及到了人本身就是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
“后知后觉” 是什么?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在生活中去更好的“先知先觉”,让问题和错误被早早发掘,甚至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两个词语在中文中的解释大意是:对事物的敏感程度,“后知后觉”:别人已经知道和觉察到了,而自己还未知或者之后很久才意识到。“先知先觉”与之相反。在英文中没有相关对应语,最接近的“hindsight bias”翻译为后见之明偏误也几乎与这两个词的意义不想关。知识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何会经常有这种“马后炮”的结果,是因为本身智慧不够吗,为何在当下就看不清楚事情原委呢?其实很多事情在事后反思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常常后悔当时的举动,原因就在于当时全部被情感和冲动所占据了,几乎没有给理性脑回区任何思考和缓冲的时间,我们暂且可以管它叫做“冲动型人和理智型人”,这个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何有的人就是遇到事情后会更加的理智或者理性思维会跳出来,为何更多的人会更加的情绪化和感性,这是不是就是天生的呢?这会不会随着经验和年龄增长人就会由情绪化变成理性化的呢? 是不是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就越成熟或者越能由感性变成理性的人呢? 那么这种转变是会改变大脑沟回的连接吗?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种很科学的解释。人脑的情感记忆都是由神经元突触不断的产生电信号,向周围传导,构成脑回路,从而指导人们面临不同的情形所产生特有的行为和意识反馈,那么在面对事情,超乎寻常快的情况之下,如果一个人有了相关或者类似的记忆,那么负责这部分的记忆回路就会优先被激发,这正如现在笔记本“快闪快存”一样,为何它的开机时间和效率就是较以前增快了很多,很大程度就在于它能很快的调取之前的存储,使用者尤其在找寻之前的文档和内容可以大大增高效率。 若是大脑回路没有相关的经验连接,那么最原始的那部分记忆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本能的跳出来,让自己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去犯错误。所以回路的构建必然是要经历很多的训练和记忆存储才能抵抗原始的力量,甚至于超越它,才能内化为本能在毫无反应的情况下主导自己的思维。这就是长时间训练变为习惯的力量,为何会有“一万小时的定律”,我想大意就在此,学会一项知识可能不会这么久,但是若将它内化为本能的习惯,成为瞬间就能被激发的力量,可能一万小时都会是很保守的时间。你看,将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做到本能的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勤奋和时间的投入,但是想长时间的去刻意磨练,就需要了解到做这件事背后的原理和意义,这样自己才能更容易更有斗志的坚持下去,否则只是三分钟热度,之后再遇到事情时,本能的小伙伴就会再次跑出来,那么自己也将再次尝试到失败的苦果。其实人最初的状态都是相差不多的,之所以后天会有巨大的差异,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的落差就在于你给大脑投入了多少营养,你花了多少时间去训练你的神经元,乃至于它能形成更理性的回路。说到这里,“后知后觉”就是刻意的训练缺乏,达不到“先知先觉”及时调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几秒钟的时间,所出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天壤之别。所以今后在遇到事情时,为了不让日后更多的去后悔和遗憾,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闭嘴进而沉思几秒钟,让还不是本能回路的理性跳出来去主导自己,让本能的感性思维退居二线,这样将犯错误的几率调整到最低,那么在经历过很多次磨练之后,甚至这个几秒钟都不用,自己就是个完全理性的智慧者了!所以智慧和智商不是一回事,智慧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刻意磨练去获取,甚至在最初阶段你连最少必要知识都不用去了解,在事情面前,就去沉思几秒,闭嘴几秒,之后再在学习到最少必要知识的情形下,去合理理性成熟的运用它,那么经过这样刻意训练的你,相信定会成长为你想要的理性成熟智慧的人。其实也不难吧,需要的就是简单的克制,进而去抓住重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