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一个名师工作室共读这本书,又经陈六一老师的推荐,所以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猜想】
1.数学面前,怎么个平等法?是说知识是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吗?还是说学习态度上是人人平等的吗?
2.是因为数学的特性决定才是人人平等的吗?比如说是因为数学的非黑即白。
3.学数学不是需要有天赋吗?怎么会平等呢?
【阅读所悟】
带着这些困惑,我开始阅读。
“引言”部分,作者阐述了他的心路历程。他说——
在成长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天生要成为一位作家或数学家,那么形式完好、深刻重要的句子或方程式,就会从他们脑中直接喷涌而出。我曾面对白纸枯坐许多个小时,等待有趣的东西出现,然而却什么也没有。
而这,也是我的认知。我认为,那些我们看上去毫不费力的人,取得成就的人,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过人之处,是因为人有这样的天赋。比如,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学会新的概念,学会做新的题目。而有的人,学了很久都不能掌握。
只是,作者又说:
我开始怀疑,致使许多人在数学或其他学科上遭遇麻烦的根本原因,是相信天赋以及天生的学术能力层级。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很多如我一样的人认为,会认定某些人在不同学科上“有天赋”或“聪明”,而那些确认自己没有天赋的孩子常常会停止关注或者放弃努力,这种认知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人失败得越多,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负面看法就越会得到加强。想想也是,很多我们认为的差生,其实是陷入认知的恶性循环里,不思考,不去努力,就是摆烂的心态。所以,很多的数学差生,其实是我们教出来的。他们受挫后,就失去了上进努力的机会。
作者又用他的经历说明:
经验显示,我用来训练自己成为作家与数学家的方法——包括刻意练习、模仿、掌握复杂概念以及增强想象力的各种策略——的确刻意帮助人们提高他们在艺术与科学方面的能力。
是的,我们认为数学差的孩子,并不是天赋造成,而是训练方法不到位。我的一个学生,现在在上初中三年级,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分数在70多分,很多时候,需要我额外的辅导他才行。但上了中学后,他的数学却突然来了一个大的转变,成绩几乎在班里名列前茅。幸好,我一直在给予他鼓励,没有让他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个例子来说的话,对自己学习的认可度是保持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一部分”,题目是:为什么是数学?是的,这一部分可以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了。
作者说:“不断增长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儿童生来就具有学习任何事物的潜能,特别是当他们被有效的方法教育时。几乎每个人生来具有可以学习与喜欢任何科目的潜能——包括看似困难的数学与科学。”这样的看法,我开始慢慢接受。我们是认知决定论,还是行动决定论呢?一定是后者,也是成长型思维,我们要相信人都是可以被改变的,都是可以做出一些提升的。
尤其是他说:“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指出,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教师可以轻易地创造出更公平、更有成效的学习环境。”这样一分析,发现身为一个数学老师的责任重大。我们能给学生那个有效的方法吗?我们自己的思维是如何的?
【疑惑】
作者说:多数老师倾向于用过于具体或特定的例子(常常嵌入一个设计好的似乎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框架中),但研究指出,这些表述实际上会妨碍学生发现问题中更深层的数学结构。其实,以更少的语言并通过更抽象的表示来展示这些数学概念,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可是,我们当下的数学,却无比的强调要情境化,很多时候需要去赋予抽象的数学以具体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难道这样的做法是一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