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是一个医生,我也是一个口吃“患者”。
高中的时候宿舍同学会嘲笑我,你这以后怎么当医生啊,上手术说,给我刀,你就得说,“给————给给给我——德德德德刀!”
我每次都要辩解一番,我说,这不叫“口吃”好不好,这叫“结巴”!
有什么区别呢?
“结巴是说话重复,也就是我我我我我我说不利索,而口吃更多是发声困难,也就是,污————(持续2秒后猛点头)我说不出来!”
但是我还是成为了一名医生,我也曾经努力克制自己的口吃,也闹过不少笑话。一次在早交班,我本来就最担心这种当众的发言,于是把患者的情况背了无数遍,演练了无数遍。然后在心跳加速了许久,终于轮到我说话的时候,我感受到,现场一片安静,除了自己咚咚跳的心脏。
“患者xx,昨日于手术室全麻下行xx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今日看患者一般情况可,早点下地活动。”
说到这里,我有点惊讶于自己的发挥,但是男人往往死于作,于是我又补充了一句……我本想说这个患者有糖尿病,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血糖。想向主任们显示一下我是个有头脑的住院医师。
很好,精彩来了。
“这个H……(患)…………H(还是发不出来)…………喝……(就是发不出来“患”这个字)……老头子有糖尿病,术后请H……(怎么又是H发音的字,我要说护士!)……H……喝……护士小妞们多注意血糖监测(为什么脑子里告诉我只有加了小妞才能发出护士两个音啊摔!!!)……”
场面一度失控,护士门捂着脸一片大笑,严肃的主任也努力克制自己不笑出来,维持着尴尬而又不失威严的面容……
师兄们交完班赶紧过来骂了我半天,说交班要严肃认真,怎么能随便开玩笑呢!你看我们这么多年交班都很认真!
但我的注意点也很奇怪,我内心想,很好,他们没发现我口吃,谢天谢地……
这篇文章,我是要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是如何从口吃er,成长为一个演讲“小师”的。
没错,我获过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大奖(哪届就不说了,总共就那么几个人,怕把我自己的笔名卖了),另外,我一个住院医师在一群副主任医师的比赛当中获得了一个英文病例大赛的全国大奖(说来惭愧,别人靠知识,我靠的是蛋逼……),我经常被邀请去各大公司和机构讲医学科普……
其实,我并没有治好“口吃”,但我与它和解了,我可以,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我会首先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会口吃,最后手把手教你,如果你即将要进行一场重要的演讲,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累觉不爱忙觉不读者,以下是本文提纲,如果你有口吃,你一定会看完的,如果你的朋友有口吃,你不妨动动小手指帮他一把~
为什么我会口吃,为什么偏偏是我?
口吃的人,往往是天才
我们的焦虑感其实来源于反馈
对话的“主场优势”很重要
我们要尝试寻找节奏感
如何完成一场出色的演讲
为什么我会口吃,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的妈妈是口吃,所以我也是,于是我认为我这个属于遗传,当然也有可能属于“传染”。小的时候我总会被大人教训,让我好好说,慢点说。但是我不能忍受的是,一个结巴的哥哥指着我的鼻子告诉我说,“你你你你你……给给给……我好好好……好说话。”好吧,同是天涯沦落人,结巴何必笑口吃。
我在训练演讲的过程当中,真的经常会抽自己。我觉得我的嘴怎么就那么笨,怎么就是说不出来!于是两个嘴巴子被自己抽的通红,但是该说不出来的字还是说不出来,甚至情况更糟糕。
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真实反馈,遇到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很气。其实最气的在于,别人会觉得你的问题不值一提,你最烦听到的是他们会和你这样说:
你别紧张,你慢慢说!
在别人的眼中,似乎只要慢慢说话就很容易解决了,又或者去参加个“口吃矫正班”训练一个疗程就好了。在别人的眼中,它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我会愤怒,因为口吃不像跑步,我只要有毅力,只要肯坚持,我的成绩就能不断提高,我一定会越跑越快。口吃最让人愤怒的在于,你越努力,它特么越来劲。
我曾经会认为,我有不同于凡人的思想和表达能力,如果我要是没有口吃这个问题,我也许就是一个演讲大师!然而我不是,我一度对于任何当众说话的场合都无比怯场,我在饭桌上也习惯找到一个安静的不被人注意到的角落。
为什么口吃的是我,而不是别人?为什么我会得上这个“病”?
我看过许多书,《口吃的自我治疗》、《张景晖的口吃讲义》,对我的帮助并不大。我也知道口吃的本质其实是“口吃恐惧”,也就是你因为口吃,所以恐惧口吃,因为恐惧口吃,所以你更加口吃,这种恶性循环是你最需要战胜的。
这些书告诉你的道理,你都懂,但你依然战胜不了它。这些书就好像是你获得了《九阴真经》的上卷——“心法”,却没有获得下卷——“招数”一样,你修炼到满级,一样有力使不出来。而那些词汇训练法,通常只会让一切情况更加糟糕(我不否认对一些人有效,但那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只能算作锦上添花)。
但是我会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你证明,我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来一套拳法。一定要记住,假设没有口吃你就无敌了,但是……
即使有口吃你也可以无敌啊!
口吃的人,往往是天才
不黑不吹,你一定要知道,自古以来,但凡是口吃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特点。
思维敏捷,嘴比脑子快;
通常是焦虑型人格,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些人则表现为时间观念强;
大多数人凡事思考细致,办事靠谱,节奏感强,无拖延症;
有较高的幽默感,说话有内涵;
另外,口吃的人往往“内秀”得多,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很多作家都有口吃的问题,优秀的小说家在公众场合的表达也未必尽如人意。
1年前,我也曾经找了个心理咨询师做过心理咨询,经过2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口吃丝毫没有减轻,但是那位心理咨询师和我说:“和你聊完之后,我好想有点不太会说话了……你逻辑太清晰了,我自己都不太知道怎么说话了……”
这一个多小时,她发现她并不能通过教导的方法来帮助我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对于口吃这个问题的理解远在她之上,所以从逻辑上她没有办法帮我,但是她让我知道了很多我可以改变的事情。
首先,她发现我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懂得与不完美和解,对情感一直保持克制的状态。例如我很难回答一个类似于“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这种问题,因为我会担心,我最喜欢的别人也许并不感兴趣,我的回答也许会定义我的low逼。
因此我对于情感的克制主要源于我过于在意我在他人眼中的反馈。
我们的焦虑感其实来源于反馈
外界的反馈:到底别人有没有发现我口吃
在别人的眼里,我到底是不是口吃?他们有没有发现我说话磕巴了一下?
他们会不会觉得我讲的没意思?
他们有没有在听?我会不会被打断?
我们为什么最怕打电话,为什么打电话问题更严重,接电话似乎还好?
对方到底能不能听懂我们说话,能不能给我足够的时间表达?
我能不能说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
这些外界的反馈实际是我们的“口吃人格”所共有的一种特质,也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的外貌是否别人喜欢,但非常在意别人是不是能够理解我们说的话,并且get到我们要表达的点。
也许我们口吃者,对于“自己是否是个有趣的灵魂”这一点,超乎寻常地在意。所以当我们产生了预期,而预期不能被达到的时候,我们的焦虑感便产生了。
我曾经非常反感别人说我的口吃是源于紧张,我会说,我并不是在大型发言才会口吃,我平常和人对话也是一样的!
但是我仍然没法否认,在更重要的场合,我的口吃会加重,只是平时也一样存在而已。焦虑实际就像是上古的洪水,你并没有办法像鲧一样去堵,只能像大禹一样去疏通,去认可,去接受,去和解,你才有希望去驾驭自己的问题。
首先,你要逐渐接受这一点,不要抗拒。要知道,焦虑不止让我们痛苦,也让我们更有激情,更值得信赖,更让我们成为难得的天才。
自身的反馈:我们会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
在《国王的演讲》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桥段,当国王戴上耳机之后,按照训练师的要求阅读了一段话,过了一点时间国王收到了自己的录音带,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磕巴”,流利得超乎想象。我自己也曾经试过,如果把耳机的声音调得很大,放一些交响乐(一定要纯音乐),保证自己一点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便可以使口吃的现象瞬间消失。
因此,如果你需要参加一个只需要背稿子就可以的演讲,一个最弱鸡的方法就是用耳机“埋葬”自己的耳朵,前提是你不需要与观众互动,并且观众不介意你的耳机(很多微型的作弊耳机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自己的声音反馈会造成我们的口吃?其实本质上仍然是焦虑感,那是我们对于自身会有一种预期。
你会发现,口吃者的思维通常非常敏捷。有时你在开始说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猜想到你在某处会出现口吃,然后口吃便“如期而至”。我们给自己太多的预期,而只有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我们才没有办法去收到那种反馈,自然也就没有了口吃的问题。
但其实,你更应当适当地引导自己,不要去在意别人对于我们表达上面的反馈,而是在意我们思想的反馈!要让别人更关注你所说的内容和你的思想!
你可以回想一下,霍金磕磕巴巴,非常艰难地“说”出了一句话。但是在他缓慢地敲下每一个字母的过程当中,你努力地去期待,静静地等候,之后为他说的每一个字鼓掌呐喊。
那便是思想的力量,它不在于你如何去传达,它在于本身的感染力,在于你的人格魅力。
你试着去努力接受这样一个想法,没错,我这辈子也许就做不了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家伙!
对话的“主场优势”很重要
我们知道,你作为求职者,和作为招聘方,你的口吃状态也许完全不同;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假设你要参加一个大型的演讲活动,那么你作为选手和作为评委,状态也是完全不同的。
“主场优势”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理解,假设你作为求职者,你所说的话,你所作出的表现也许会让你获得一个工作,或者失去一个工作的机会,所以你的表现更加重要,甚至决定你的命运,那么你的焦虑,和你对不口吃的预期会加大,最后反而会加重你的口吃(正常人都有口吃,只是我们相对更严重一些而已)。
相反,如果对于考官来说,他是在决定别人的命运,他没有被他人评判,他也不需要过度注意自己的表现,换句话说,即使他有口吃,他也一样不会被淘汰。
所以在进行演讲或者比赛的过程当中,你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因为如果你不能选择身份上的优势感,就尽量选择心理上的优势感。
你不妨做这样的设想,其实吧,讲真,大部分评委自己也没有参加过比赛,或者说,有些评委即使赢得过比赛,也都是在很多年前,从我参加多次比赛的经验来看,很多评委或者培训导师,即使放在和我同台的位置,他都不一定能赢我……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综艺节目,例如《中国好声音》,例如《戏精的诞生》……
不妨用这句话给你自己打气:
你可以有主场优势,那我特么还有主角光环呢!
我们要尝试寻找节奏感
你也许在说话的时候会用小动作,例如挤眼睛等等,那通常你努力去克制口吃的结果,这些尝试也许在某一个时刻帮助过你发出过某个音,导致你的肌肉和心理便记忆下来,成为习惯。但其实你要知道,正是这种发声习惯阻碍了你的正常发声。
在滑雪的时候教练会告诉你,克服你的恐惧才是成功的第一步,你会因为恐惧习惯性地后仰,但是后仰更容易让你摔倒。只有努力克制向前趴,你反而才能更好的控制雪板。
说话也是一样,克服你的恐惧感,克制这些小动作,是你首先需要做出的改变。对于说话,你需要的是节奏感,这种节奏感需要调动全身肢体和情绪来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个挤眼睛就能实现的。
再举个栗子,口吃者都明白,也许我们说话的时候会磕巴,但是唱歌的时候几乎不会有任何问题。唱歌的时候,节奏感和旋律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反馈,而那些歌词并不会体现我们对于“思想”的期待,因此大多数人的状态要好得多。
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也要努力去像唱歌和表演一样,寻找自己的:
节!奏!感!
如何完成一场出色的演讲
曾经我认为我会终身放弃演讲,作为一个哑巴大夫一直苟延残喘下去,但是后来我发现,完成一场出色的演讲,反而是战胜口吃的最好方法。因为它似乎是一个证明,我获得了xx奖项,也就证明我不口吃。但更重要的是证明,即使我口吃,我TM也能赢,所以说,那些不口吃的你们到底有多菜?……
下面我来手把手教你怎么应对一个演讲
首先要知道,我们都会有一些词汇难以发音,有些人不擅长发元音,例如“爱”、“安”“艺”这些音,有些人则不擅长辅音,例如“肺”、“棒”这些。所以这些词汇我们可以称之为“bug”。
不要故意把 bug放在重点突出的节奏上。
很多朋友会在自己要抖包袱的时候口吃,因为他的预期是——“观众在我说之后到底会不会笑”——“所以我这个包袱很重要必须要抖响”——“这个包袱一定不能口吃”——然后,口吃发生。
所以不要尝试某一个词汇来抖包袱,试着把包袱变成一个平常的句子,这样的包袱反而更高级。
例如说相声。
“呸”
可以转化为: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我呸”(配表情转换)
模仿节奏感
可以适当从自己喜欢的演说家当中寻找一个典型去模仿,例如我有时候会选择《奇葩说》当中的马薇薇,我会尝试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思考她说出我这句话的语气、神态和肢体动作。例如适当地点头,摇头,微笑,然后把自己想象成她的样子去表演。
另外,寻找自己的节奏感,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加自己表演的成分,充分地释放自己而不是放不开,对你的帮助一定非常大,我给大家做两个示范。
1. 平淡地说,这样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你找不到自己的节奏,会失去自己对一句话的掌控能力,没有掌控力,观众不喜欢听,你会更焦虑。
2. 抑扬顿挫,配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神态,你需要对着镜子不断地联系,同时对着自己的爱人,朋友,甚至是狗反复体会,找到一个对方觉得舒服的度来。
适当地表演能够很大程度上帮你克服口吃,因为“演讲”本身其实就包括“演”和“讲”两个部分,适当的演可以升华你的内涵,调动观众的情绪,试想你如果能够轻易地感染你的观众,他们聚精会神地听你在说的内容,通过这样积极的反馈,你是不是就获得了“主场优势”呢?当你觉得所有人都在关注你的思想,你高级的幽默感,你的人格魅力的时候,整个舞台都是你的,你会尽情享受这个舞台,你根本不会在意自己偶尔的口误或者口吃,因为你知道你的内容抓住了观众!
设置备用词库
当你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发现,某一个字出现过bug的时候,不要刻意去重复。因为并不是你重复几遍就能不出问题,反而是,当你开始不断地重复,你在关键时刻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因为,你的潜意识“认为”你会出问题,这种预期一旦形成,是很难更正的。
克制自己不去重复是一种心理战,克制自己不想什么是很难的,需要训练,更需要毅力和执着。有的时候,重复起词汇来是一种病,你总是在不断地重复一句话直到你能够说利索,但是往往上了台,到了关键时刻,你还是原形毕露。
所以,如果在某个地方还是做不到不重复,果断换词,或者开始设置备用词库。
我们说过,口吃者的思维比常人更加敏捷,他们很多时候能在句子开始之前就感知到即将口吃的词汇。我会告诉你,大部分口吃者也会同时获得另外一项天赋,也就是能够迅速更换词汇。之所以我闹过“老头子”的笑话,是因为我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准备好充分的备用词库。如果现在我还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说不出“患者”,我会说“男病人”。
你一定会发现,你临时更换的词汇,一定不会有口吃的问题。因为它是,非预期的。非预期的,就不会经过你的大脑,更不会动用你的思维来判定它的bug。
就好像在玩嘻哈的时候,你大脑当中同一韵脚的词汇需要储备很多,才能让你在freestyle的时候游刃有余。口吃者的备选词库应当能够保证你在说话的时候,快速切换词汇,还能让你表达的含义不发生改变。
当然,以20分钟的演讲为例,备选词库不要超过5处。你需要把多于五处的部分提前更换好自己更容易进行的发音。
比如我知道我最悲哀的是无法做一个正常的自我介绍。在开始的时候我会说:
“大家好,我叫XX(因为过于在于大家有么有听清我的名字,所以这个名字99%会出bug),来自北京XX医院。”
而我现在会直接改成我认为更稳妥的方式,也就是:
“嗯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XX医院的小X老师。”
我尝试了很多次,这样从来不会出问题,这也就增加了我的自信,我也会反复会告诉自己,这样说不会有问题。那么对于你来说,也许你的问题和我不同,但是你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熟练是最重要的武器
也许别人需要联系10遍,你也许需要100遍,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注意全篇练习,而不是某一处重复,特别是不要总重复自己容易出bug的部分,那样做毫无帮助。只有在全篇当中,你才更知道自己有哪些位置可能出bug。虽然bug很难完全克服,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让这些bug出现在不那么关键的时候,或者自己转身看屏幕/写板书/做手势/玩道具的时候,把别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屏幕/道具/天空/地板上去,而不是盯着你。
另外,熟练之后,你会更加自信,不会担心自己出现忘词的情况。充分的自信能帮助你克服焦虑,而克服焦虑才能真正帮助你。就像我们开篇所说的,你要首先认怂,认识到自己确实在焦虑,然后你才能和焦虑和解。
最重要的小技巧
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效果拔群,不信可以试试……
也就是……
设置托儿,这些托儿负责点头,拍照,鼓掌。
当你发现在讲的过程当中,有人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来拍你讲的东西,甚至不断点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非常愉悦的自信爆发出来,它让你甚至忘记了你是个口吃患者,忘记了你有这个毛病,甚至让你觉得。Who cares!老子说的话就是牛B!老子就算是个磕巴又能怎地!
之所以安排托儿,是因为这些托儿往往能带起节奏来……#论戏精的自我修养#
篇幅所限,只谈这些。到现在我也没有战胜口吃,我也没有所谓的决心,认为自己终将战胜口吃,甚至成为一代著名的主持人。
但是我会努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这就足够了。
我记得当我很年轻的时候,看到别人在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地演讲,我当时是多么羡慕,我会觉得,我要是能那样该多好,但好可惜我是个磕巴。
但是当有一天,我真正站在同一个比赛的舞台上时,我获得了比他们所有人都更耀眼的成绩。
相信我,你一定要用一场出色的演讲来证明自己,那将对你非常重要。
也许你是一个口吃患者,你也许会焦虑。
你也许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别人轻易获得的成功。
但是,相信我,口吃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