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摘抄
后来的生活轨迹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不会因为一次好运气而改变。
当然,社会学家还可以给出更详细的统计数字,说明仅仅靠一时运气是不可能大富大贵的。
运气是一时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命却影响人的一生,起着决定作用。
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
如果那些心灵鸡汤真的管用,在那些灌鸡汤的人自己身上就应该应验,但事实上却没有。
出身好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于贫困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
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
不过“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的智慧是应该有的,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信命。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其实,这不是运气好,而是“命好”,是他独特的想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
“这家公司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这位朋友非常认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来不去想。他的资源并不比任何人多,但是他只关注自己命中能够得到的,也就得到了所应得的。
这是她命不好,怨不得别人。一来读书少,二来圈子太狭窄,以致见识和判断力高不到哪里去。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很多人仕途不顺,通常是命运使然,并非缺乏运气。
很多人告诉我,这辈子没有学好,就是因为小时候老师打击了他的学习兴趣,这相当于捂着脸认怂。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在找理由为自己不成器开脱。
思维方式出问题的人,命运之神是永远不会眷顾的。
当我们认清了决定命运的这些因素之后,当我们了解了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后,当我们能够用它们来替代我们那种要么认怂、要么鲁莽地扇人巴掌的思维和行动后,我们就会有好命。在中国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有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的做事情,想不成功都难。
上篇
第一章
曾国藩讲,世上真正能像他们那样成就一番事业、某得不世功名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贩夫走卒,忙忙碌碌终其一生,能修缮一个娱乐的地方,给这些人带来一些欢乐,不失为一件善事。
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不能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秘书问我这种经验从哪里来,我讲那是因为我过去在谷歌有过教训,给了大家选择,最后反而吃力不讨好。
因为我们不是神,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满意
同样,对于一个团队中某些个人偏好永远和团队大多数人不一致的人,除非他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才干,否则找一个人替代他的位置,对于他本人、对于团队和公司都是一种解脱。
第一眼美女,首先,一眼看上去就很漂亮,但是不属于大众范畴。总之,大众只能在远距离去欣赏她们。其次,人有时候会看走眼,乍一看很漂亮,接近以后如果发现没有内涵,看到第二眼、第三眼时,未必还能有最初的好印象。
第二眼美女未必有第一眼美女那么天生丽质,因此她们常常需要更懂得时尚细节才能引来周围人欣赏的眼光。
第三眼美女是属于大众范畴的,她们未必那么显眼,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她们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她们可能没有光鲜的外表,如果依然能够吸引人,那么必定有某种美德或者价值。
每个人都想的是让别人减少消耗,而轮到自己却很难做到。
共享经济。首先她们都没有将原有市场扩大这个特点。其次,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因此在这个行业,共享资源做的到,共享个人闲置资源却没有意义。
商业的本质是为了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如果共享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买东西,那么经济一定会萎缩,这样的共享经济的一定发展不起来的;反之,如果让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增加使用量,给大家带来方便,最终让大家多花钱,这样的共享经济就有造血功能,就能成功。
虽然他们提供的信息未必像专业设备那样准确,但是这种“业余的”、长期的跟踪,比一次专业的检测更有意义。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银行业、广告业、零售业本身都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更有效率的新式存在下去。
这些小公司的创业者要做的不是和上述大公司比拼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技术,而是去和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现有的产业升级。这就是我说的合作经济。
如果以李飞飞(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尚且做不到挑战大公司,仍需要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合作,那么几个刚出道的人办一个小公司,在基础技术上和大公司死磕,显然不是正确的做法。
第二章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常常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也是行家,否则一般不会出来创业。这些人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各自的领域比他们更懂业务的人不多,然而有些时候他们会陷入自己的专长中,反而把优势变成劣势。
一锤在手,满眼都是钉。
你的管理方法有问题,你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做,而不是事必躬亲。
如果你看下属做事不满意,要么说明人没有找好,要么说明培养他们的方式有问题。只要是合适的人,假以时日培养,他们最终都能够做的比你好。
作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他需要花很多时间找到各个关键岗位最重要的人,一旦找到那样的人,就相信他们的能力好了。
人招不好,不仅耽误事情,而且常常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早期的员工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除非他能够和公司一同成长,否者公司长大之后,他们的工作很难安排。让他们当主管,又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潜力;还让他们做非常具体的工作,他们会觉得创始人太薄情,甚至会纠集一些老员工对抗新来的主管。
任何一个公司招人,都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录用的人应该高出现有员工的平均水平,否则公司越大,人员的平均素质越低。公司邹下坡路,常常就是从乱招人开始的。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和几个其它高管,他们只负责一件事情,就是确定员工做的事情是该做的。/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些高管在审核项目时的作用,就是“刹车”。
如果你只是一个一般员工在找下一份工作,你要考虑是否认可对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及他们的管理方式。
一个人交朋友,开始可能有比较大的随意性,但是他内心有一个衡量标准(收益函数),就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久而久之,那些对他好的人、能让他分泌多巴胺等激素的人,以及物理距离近又便于相互帮助的人,就成了他的朋友,其他人就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圈。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定下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就是这个公司的收益函数,员工会不自觉地朝着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如果某公司规定销售额是考核的标准,那么大家都会放弃对技术的长期投入、对产品细节的追求,转而考虑降低成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促销。有的公司在发放年终奖时,把一般的奖金与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度相挂钩,久而久之,公司就会产生大量只动嘴不动手、说得比唱的好听的人。
我在几家商学院给企业家们讲课时反复强调,创始人的基因会决定公司的基因,创始人在公司成立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定规矩。而那些规矩,就是公司管理的收益函数。
其实在一个现代组织中,但凡有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汇总到那些领导有意无意设定的收益函数,然后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去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米格-25战斗机。他们惊讶的发现,这架做工无比粗糙的飞机,在设计上却又是如此巧妙。这种飞机的制造过程,反映出苏联人极善于用取之不尽的聪明才智来弥补资源的局限。
其实对于工程师而言,他不能等待条件的成熟,而是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他们的人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的组织,无论是在高盛还是在那家高端家具店,一旦没有了原有组织这样的光环,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就不那么值钱。
无论是在高盛还是在凯鹏华盈获得成功的人,无意中都利用了公司大量的隐含资源,但他们常常不自知。
但凡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都有两个特点:第一,有情怀,要做一件自己深思熟虑了很久、准备了很久的事情;第二,觉得自己原来的单位没有活力,自己没有机会。
这些被采访的大公司其实对是否有必要接受采访是很清楚的,他们看重的是媒体人后面的那块牌子,而不是媒体人自己的知名度。
其次,做平台都需要有两个看家本领。第一个本领是培养一批新人,通过这些新人将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大。/因此既有媒体经验有恩能够带新人的从业者,就显得特别稀缺了。/第二个本领则是将其他行业的人塑造成媒体上的明星。
当它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他们不再需要把母校的名字挂在嘴边,因为他们的能力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如果一个人从名校毕业,还总要不断提醒别人他的这段经历,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可见,英雄不问出身。
第三章
小公司一开始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向大公司那样全面铺开业务,即使创始人有很高的心气,也需要从一个突破点开始做起。
他们的数据数量和商业规模本身是一笔大财富,但是在变现之前,他们并不等于钱。
因此,只要小公司的团队有技术水平,有一定市场能力,认准了方向,愿意做其他公司不愿做的脏活、累活,就会有不小的成功机会。
谷歌在只有2000人时,把8万人的微软打得四处找牙;脸谱网只有800人时,把15000人的谷歌也折腾的够呛;再往前英特尔几千人时,挑战10万人的摩托罗拉也是屡战屡胜,但是后来几百人的ARM公司(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却把几万人的英特尔挤出了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市场。
其一,成功的小公司是用洋枪洋炮对付行业中现有大公司的大刀长矛。
其二,从生产关系来讲,成功的小公司和现有的大公司不属于同一代。
这不仅要看小公司的执行能力,还要看他的对手有多么灵活,如果对方是一只非常会跳舞的大象,蚂蚁的机会就不大。
而在生产关系中,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时体现在员工和公司老板的关系上)以及利益的分配关系。
小公司能够成长起来最终靠的是将产品和技术做好。
在文艺复兴之前,进步的力量已经在聚集了。只是过去大家没有注意而已。
已经落伍的公司,除了认认真真补课,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强调下半场呢?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过去20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所以希望炒作一个概念让别人相信自己在今后还有希望。 其实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任何时候进来都不算晚,因为在任何产业中总是有后起之秀。
但是没有一个是靠炒作概念做成的。
中学生们的社交依然在那里,只是形态改变了而已。
第四章
其实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
新员工永远只占公司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因此他们很容易在有经验的员工带动下快速掌握工作方法。
这就是全公司处于未工作状态的结果。
大部分年轻人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他们的表现会有非常大的提高。
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角度去工作。
有道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伪工作的管理者便是如此。
勤能补拙并没有科学依据。
从教育下一代的角度上看,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我们很多人做事情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
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世界上凡事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却有好与坏之分。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太多熟练工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技能过时了。
今天掌握一门外语,可能还有工作,十年后因为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大部分翻译都会失业。
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原因,不仅理解了他的问题,而且对人性的理解也有了提升。
相反,当对方看法和我们一致时,反而不需要找合理性,让自己沾沾自喜。
凡是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说过,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
我发现得到订阅者的水平和求知欲望在整体上要高出一大截。
这也再次证明了纽曼的观点,在我们身边其实不乏各种益友,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离最好就更进了一步。
第五章
我是这样考虑的,与其为了省钱或者为了拿到一个公平的价格买一件东西,而给自己留下遗憾,不如心疼一次,让自己长期满意。
因此对于真正有意义的物件,我宁可出高价。我在投资时也是这个原则,永远不捡便宜货,我不在意一个公司今天的股价是多少钱,或者估值是多少钱,而在意它是否足够好。巴菲特讲,“要用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一个好的公司,不要用一个便宜的价格购买一个平庸的公司。”
我总结谷歌在工程上成功的奥秘,其实就是一句话,“杀鸡一定要用牛刀。”今天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在学谷歌的这种做法。
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用一个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一流的人,而且让他们能够安心为你做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预期的待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自己和自己比和与自己同条件的人比,重要的是每过几年能要能够真正上一个台阶。
我在之前讲过,在美国,大部分人通常一辈子只能被提升两次,在谷歌这样的企业最多也就一次。如果毕业后几年职级就比同班同学差出一级,即使多挣了点钱,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一旦在第一份工作中养成坏习惯,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
我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乎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最核心的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差一点点。
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
当我们做事情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的责备你、批评你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不是真心帮助你,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语言暴力。
判断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语言暴力并不难,前者你采纳后明显对你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
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总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
第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的沟通。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故事惹怒了别人,或者是自己把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言语,其实并没有恶意。
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
讲不清楚想法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脑子本身就不清不楚,另一个是生怕自己把事情说小了,别人不重视。
而为了让对方重视而夸大其词,这种做法常常适得其反,一个管理者如果以这种方式和员工沟通,员工未必会相信;和领导沟通,更容易被领导看穿。在我在谷歌和腾讯时,也发现一些中层干部有这样的毛病,为了夸大自己的工作,把一些无关的事情也要拿出来讲,这样反而将自己真正贡献比较大的工作淹没在泛泛而谈之中。
大家有时候对一些人的夸夸其谈,不吱声,不等于他们不清楚实际情况。
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或者经常参加讲座学习的人,我想都是希望以此获得一些智慧。
今天很多事情要做到极致,最后靠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
当我们有了违背常识的发现时,绝大多数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常识,因为我们出错的概率比有重大发现的概率要大很多。
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几乎每个人遵循一定的步骤,都能够学习和掌握,但是艺术则要靠天赋。
第六章
鲁迅写道,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现实情况往往是,置之死地后大部分情况是死掉了。
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我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五句话:
[if !supportLists]1. [endif]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if !supportLists]2. [endif]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过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if !supportLists]4. [endif]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if !supportLists]5. [endif]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
还有很多老人,为了多活两周(或者家人们希望他们多活两周),花掉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如果这样何不在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呢?
每个作家并非一天任何时候都会才思泉涌,在特定的时间写作效率会高很多。
很多人说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
如果想让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
把钱有效的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至于是否该“攒钱”,我认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积蓄来应急,这样遇到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我买奢侈品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让我的生活而因此变差。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
每个人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别人做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才有可能高效率的挣钱,当我们能高效率的挣钱时,生活便相对容易了许多。
挣到钱的人算是幸运儿,但是如果投资不大,想把钱败光了,那就是我前面讲的“命不好”,而命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
当然,我讲这些并不是帮助大家算海外淘货是否合算,而是想讲在没有风险意识和具有了风险意识的前提下,做事情的策略会完全不同。
学会了在比赛中保护自己。
既然我们要做的是投资,需要通过经济增长获得确定的回报,那么就要远离赌场。
而这些工程师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战术,而在于能够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准则。
虽然很多一线城市的房价非常贵,但是大家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
过去长期表现不好的基金以后,表现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专业运动员们都知道,在压力下动作会变形。
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
《见识》摘录
下篇
一条河流的水量由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如此。
不过学者们认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苏联文豪高尔基讲过一句话,“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
一个社会要想增加民众的幸福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肯定每个人的成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给予。
要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而要做到更宽,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
认认真真的做好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许几十年后,我们早已不再做那些工作,而仍有很多人的生活或生命体验,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工作成果而发生改变,那时我们肯定会从心里绽开微笑。
不过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的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
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
很多逆袭不成功是常态,成功的反而是少数。
不管他们为什么上了一本或者三本,我要说的是,三本大学的学生普遍用功程度远不如二本的,而二本的远不如一本的。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要合乎自己的特点,而且切合实际。
我常常和年轻人讲,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非常重要。
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
如果大家希望孩子比较聪明,将来读书不要太辛苦,最好找个聪明的女生。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婚姻是难以长久的。
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
完美的爱情并不意味着完美的婚姻。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努力,而且需要对方是一个合适的人,否则再努力也没有用。
既然喜欢外表是人的本能,就不要强行改变他,只能因势利诱,找一个能对自己好的男人,能对自己好,不能看对方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
当然,一个男生最终能否对你好,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要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
虽然中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这在2000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社会里或许有点儿道理,但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正确。
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子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
要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
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栽跟头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因此成熟起来反而是件好事情。
孩子的生活是他自己的,栽跟头,走弯路都随他去,好在年轻人总是有试错的本钱,管多了只能添乱。
中国的父母比较爱干涉孩子的婚姻,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心,却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父母那点成功的经验放到今天,早已没有了什么价值,如果父母的婚姻都失败了,再给子女出谋划策,那就更显得可笑了。
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
因为年轻人有很多老一代人所没有的看问题的视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其实非常强,父母身上哪怕有一点点的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
在当下,我倒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的恰恰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然而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责任。
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成年人,用一种尊敬,而且是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长辈说话,要不断将自己接受的新思维方式和理念传递给父母。
这个时候,他们会真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他们了。
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在于是否有开放的心态,而非过去的教育程度。最后,虽然那些老年人在物质上不富有,但是在精神上会不断给予子女支持和鼓励。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有一个不错的起点。
衰老最后体现在人类身体的全面崩溃,就像一面千疮百孔要倒的墙,即使能修好一两个基因,也不过是堵住了一两个小洞,对那面要倒的墙没有多大的帮助。
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其实那些事情没有我来做,也有别人能做。
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与其生不如死的,多活两个月,不如用这个钱,把人生几十年活好。
因此,珍视生命,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就等于延长了我们的寿命。
第八章
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以及不选择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帮助了他们的精英,在公司里取得成功。
印度人对婚姻没有选择,只好更仔细的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了。
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能够在美国名牌大学里立足并快速发展的人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吸引归国人员的政策起了作用,另一方面是选择太多,导致人浮躁,不愿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
一位容貌绝代的年轻女性,曾经问我,如何能让自己更性感。我说你已经够让人惊艳了,但是形容之美终不如举止优雅,腹有诗书。
人生不仅要做人,也要做诗,中国从来不缺乏会做人的人,尤其是在当下时代,因此仅仅会做人是难以脱颖而出的,如果还会作诗,便更容易鹤立鸡群了。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的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如果说我比常人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可能有两个:首先我能够跳出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其次我敢于舍弃。
要换取更多的时间,就必须牺牲很多经济利益。
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的时间只能获得两倍的收益,但是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将事情做得比别人好,两倍的时间可以获得十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这就是我常讲的捡芝麻捡西瓜的关系。
要减到只有一件事,一直减少到在减,你们就不能成为你们自己的程度。
任何阶层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不仅在职场中非常累,回到家后也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即所谓的心累。
第一个维度是爱情和婚姻,第二个维度是对未来的期望,第三个维度是生活的态度。
今天中国很多上层人士并没有幸福感,因为他们对明天不确定,而从我很多读者给我的来信和回复中看,喜欢读书的朋友,对明天的信心又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从这三个维度来看,幸福和物质的关系真的不是那么大。
今天科技进步的结果,应该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优雅而从容的生活,而不是让大家变得没有时间生活,这就是我对科技进步的期望。
第九章
希望我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一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将来持续学习,至于那些具体的课程本身并不是很重要。
如果一个大学生意识到他在大学四年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远不止课堂上那点内容,他恐怕就不会发荒废时间去打游戏,晚上经常到校门外的小摊上去吃小吃。
正是因为爱说的人多,爱做的人少,恰恰给了少数实践者成功的机会。
很多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却不能把自己的意思用书面语表达出来,这样的人很难把事情做得更深入,因为只有善于写作和记录,总结前一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在下一次有叠加效应,不断前进。
年轻人必须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说干就干。
如果从来都没有做成过一件事,以后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
因为我想在未来做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如果后者能意识到自己在见识方面可能的不足之处,主动学习,那么即使在二流学校也能有所成就。
虽说一流大学里学生素质普遍很高,但是在任何一所大学里,都有聪慧贤德之人,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自己有心向上,自能聚拢一批这样志趣相投的青年人,也自然能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实际上这就是在平均水平中等的大圈子里,营造出一个精英的小圈子。
这20%的精英圈子,他们虽然彼此竞争,却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这些人最后和哈佛或者斯坦福的学生差距很小。
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他们并不看重你过去的专业,而是看中你的智力、能力和未来的潜力。
精英和普通人的差别不完全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智慧和人脉。
第十章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思考,很难用一把尺子度量。
相反,很多在中学或者大学显得很聪明的人,后来变得很平庸,或许这是因为那些早期体现出来的聪明,只能说明他们善于解决某一类问题罢了。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知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
更关键的是,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
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最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成功,也要靠自己长期努力。
他们可以跌倒,但是会爬起来不断前进。
如果还能够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的做事情。
其实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
社会上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
简单的讲,由俭入奢容易,反过来则千难万难。
很多人所指出的,贫穷所带来的诸多毛病确实存在,小时候的贫穷和将来的发展不顺利,确实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相关并不代表构成因果关系。
和某些人讲道理,永远讲不通,这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和你作对,而是他们实在没有见识,大家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
对于在见识上不长进的人要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和他们争论,因为讲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
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
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缺乏规矩会令人踩到别人的脚趾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则没有人愿意帮他们,重则大家会和他们作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熊孩子这三个字,熊孩子的特点就是缺乏规矩,小时候缺乏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守规矩的习惯,那么将来的麻烦就很大。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难度就非常大了。
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
今天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
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阅读还有其他用途,比如交友。
今天我们阅读很重要的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
第11章
对于这种只有苦劳的人,只能让人哭笑不得,但我通常不会再让他们第二次办事。
虽然有些人靠口才狡辩,让人无话可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说服人。
有些人讲不出漂亮的话,却能把人说的心服。在说服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
不去和他争吵,也不依靠巧舌如簧,而是拿出不可辩驳的事实,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说服人。
如果一件好事得不到支持,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而应对复杂情况的方法又不得当。
很多时候,往往是那些人能说服领导办成事,那些人找“同盟军”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可见聪明人总是善于借力的。
对于趋势我们从不预测,但是我们会知道趋势所在,因为创业者会告诉我们。
第12章
人们通常会看重创业者的能力,但是在能力之上还有品德。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谷歌2015年和2016年它的利润大约抵得过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以及美国的亚马逊、易贝和雅虎的总和。
既然一些事情不能够避免,不如早做打算。
这位创始人解释说,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办好,但是我知道一定会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因为如果你们逻辑成立的话,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应该是可口可乐广告公司或者宝洁广告公司,但是结果却不是,这里面必然有它的原因,而这非常特别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从他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智慧。
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
技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而且他有可继承性和可叠加性,也就是说徒弟不仅能够学到师傅的全部技术,并且还有可能做得更好。但是,艺术没有这种特性。
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是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理解。
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
实际上,如果看看中国现在的那些独角兽公司,几乎清一色的是从一线城市和思想比较开放的二线城市走出来的,这就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了。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水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会聚居,人有了钱就容易讲道理,够义气。
有些时候一单生意如果做得太辛苦就不要做了,因为能够做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有那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找其他客户。
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
因为我觉得人一生的命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人的见识,而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提高。
��E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