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需要聆听的场景,怎么聆听
一个漂亮的女士得知我的身份后,说:“卡耐基先生,你可不可以向我介绍一下你到过的地方,还有那里的名胜和风景呢?”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对于我曾经的旅行,她不再感兴趣,也没有再说起来,我知道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聆听者,她希望看到别人对他的话题感兴趣,这样她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生活中种种现在看来尴尬的场景:跟谨谨在一块儿,我说的话最多,唱的歌最多,在她对象也在的情况下,我似乎抢了她的风头;在健身房,教练只要说一句话,我就能兴致勃勃的印出来好多,当时怎么就没有感觉出来教练的无言以对,只有我以为的自己那一点点炫耀或者自我价值体现的东西。
下次,现在可以试着,主动问问教练,打开她的话匣子,激发出来她的价值和开心的侃侃而谈,或许可以如何选择自己工作入手。
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专心关注中包含的恭维意味。这是伍福特在 《异乡人之恋》 中说说的。
一个人,无论他怎样挑剔,指责别人的时候怎样激烈,都无法在一个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继续强硬。这个倾听者,必须具有极其沉着冷静的性格,当他面对的人如老虎一般张大嘴巴想要挑衅的时候,他必须耐下心来静静倾听。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公开演讲类的社会实验。演讲者请一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言辞犀利的人来做自己的嘉宾。第一次和嘉宾表演对话的设置充分的展示了嘉宾的犀利,在第二段表演同样是那个背景和内容,演讲者只换了另外一种态度,变之前那种针锋相对、同样咄咄逼人的表现,变得谦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接受对方的批评和指责,你根本想不到,嘉宾哑口无言一肚子的吐槽抱怨和嘲讽竟一个词都说不出来。是什么阻挡了这些锋芒毕露和恶语相向,是对方的态度,耐心、同情心、谦和的态度。
对方,可能做的比较过激的不可理喻的行为,实际上可能他通过牢骚和愤怒得到自重感,他表现的他最需要的不过是自重感。当电话公司的员工让他得到自重感之后,他不必再抱怨和牢骚换取收尊重感了,也就不用再述说那些和实际不符的委屈了。
拜访过很多风云人物的记者马可逊说,有的人从来不愿意认真倾听别人的话,所以他们无法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形象,他们从来不将自己的耳朵打开,只想着自己要说的那些话。
有些名人曾经对他说,善于言谈的人并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那些善于安静倾听的人才是他们真正欣赏的,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少,比任何拥有其他优秀能力的人都要罕见。
朋友,假如你希望人们都躲着你,一看见你就跑的远远的,在背地里嘲笑你,讽刺你,假如你真的希望这样,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很好的方法:永远都只谈自己的事情;永远都不要认真的听别人说话;当你对别人正在谈论的事情有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立刻打断别人,不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在你的心目中,你要比他聪明得多,你才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听他那些愚蠢的话。没错,仅仅一句话,就可以让别人闭嘴。
言语里只有自己的人,永远不会为别人着想,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白德勒曾就这种人说,这种人没有教养,简直不可救药,不管他曾经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他依然是个没有教养的人。
因此,你首先需要能够安静的听别人讲话,然后才能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别人才会乐意听你说话。一个名人曾经说过,先对别人感兴趣,别人才会对你感兴趣。和别人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多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自己取得过的成绩。
切记,切记:对于同你讲话的人来说,他的需求或者他遇到的问题,比你的需求或你遇到的问题要重要100倍。对于他来说,就算是发生死了几百万人的灾难,也没有他的牙痛重要。所以,让别人喜欢上你,第四条原则:领会倾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