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经典著作,此书内容来源于四十年代中后期费老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经济学”一课的内容,后在《世纪评论》中连载了十四篇文章,于1948年在国内出版。
为什么要研究《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对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秩序等都进行了开创性总结和理解,虽然出版距今已七十余年,但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至今仍是社会学的必读书目。费老在1984年的重刊序言中曾经说过“它(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具体社会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继承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乡土中国》虽然是一本社科类的研究著作,但是内容并不晦涩,读起来甚至还有一种散文的感觉,在其中能够品味到费老对于乡土的精辟理解,每个读者在其中都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
今天解读的是《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来进行开展,那就是中国乡土的本色是什么?
我重点解读书中的几个关键点:土、不流动、孤立与隔膜、熟悉。
解读一:土。中国是以农耕文明起家国度,所以中国人对土有着极度偏执的感情,如果你对此保持怀疑,现在可以下楼去各小区逛一逛,你可以发现,不论是起眼的或起眼的空地上,总会被一些人小心翼翼的“开发”着,辣椒、胡萝卜、白菜······几行、几株甚至一株,应有尽有,甚至远在美国的大学里,都被中国的留学生家长开辟出来,撒些种子,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这那块土地。《乡土中国》中提到了内蒙的草原、西伯利亚的苦寒地区都有类似的现象,城里人总是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土”是他们的命根,他们不但开土、靠土,而且吃土(远去的游子都会带一包本地的泥土,防止水土不服),可以说对于国人,土是神圣的、可贵的、离不开的。
解读二:不流动。从人和空间上的关系上说,土地的固定属性造成了人员的不流动,我们靠地生存,世世代代守候在这片土地上,尽管有自然灾害、战乱等不确定因素,但是影响也是微乎其微,风波一停,我们又回到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但是这里的不流动是相对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口达到饱和点,过剩的人口也要走出这片土地,如书中所说,这些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去的种子”,又在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样流动的影响成就了另一部分的不流动。可以说土地虽然给了我们谋生的手段,但是因为土地,我们也被束缚在这里,“土”成了一种对于某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解读三:孤立与隔膜。早期的农业无需大规模的合作,一家人男耕女织就足够了,这样就造成了孤立与隔膜,可是由于耕地面积、水利、安全、继承等原因,人又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村落,这里说的的孤立与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个人所处的集团为单位,就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孤立与隔膜就造成了特色地方性。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我们俗语所说的“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就是地方性的具体表现。
解读四:熟悉。都说我们的社会是熟人社会,我们做事想问题等等,有时候不先考虑方式方法,总会不由自主的想想“我哪里有熟人”,其实这种思想就是我们乡土社会的产物,在一个村子里,我们互相熟悉,这里几乎没有陌生人,串门时在外面说一句“我——”就可以了,此时书中引出一个“礼俗社会”的概念,这种社会是指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它是相对于“法理社会”而言的,在乡土社会中,我们从熟人中得到信任,这是天生的规矩,但这不表明我们对契约的重视,信任只是我们熟悉的结果。不但对人,我们对物也是通过“熟悉”来认知的,比如我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现象,其实只是适用于中原地区,至于东北、西北、南方的有些地方,就失去了它的效力,有时候我们说国人不追求一致的理论,只要适合自己就够了,这样的说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如今,我们的乡土社会正在激进的向现代社会转化,有时候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碰撞,对于我们这些的大多数人从乡土中走出的“农二代”来说,有时候面对日新月异的变革会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来适应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