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是2018年11月26号,永澄年目标课程新手版,交作业的最后一天。
确切的说,是最后半个小时。
那个时候,我正在我的办公室里,赶作业。
作业是通过小程序提交的,按照这个小程序看起来眼熟的程度和使用起来顺手的程度,我判断这是贝爷的鲸打卡提供的产品。
贝爷是我非常喜欢和佩服的创业者之一,鲸打卡是我最喜欢的小程序,没有之一。
有最喜欢的课程,有最喜欢的产品,如果这样,我还完成不了这个作业,那简直是不可原谅。
想到这里,我掰着手指琢磨了一下,算起来,这好像是我近三年,唯一一个打算把作业写完的课程。
1
2016年年末的时候,基于认识永澄这么久了,觊觎他神一般的框架性大脑也很久了的原因,我第一次参加了永澄的年目标课程,也是新手版。
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情境了,反正总归就是时间冲突,有事儿之类的,下午的课程我没有听到,当然作业也没有写。
但早上的内容,已经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最大的启示,有三个。
001 目标不是用来完成的,目标,是用来提供方向的。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目标,是用来实现的吗?”
永澄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直播间的人都跟我一样,十脸懵逼。
What??这么多年在公司制定目标都白制定了吗?目标不用来实现还能干什么?公司里每次定了目标,接下来的一年内,不都是根据这个目标被催命,被鞭策,然后“使命必达”吗!?
于是永澄又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你们往年的制定的目标,全都实现了吗?”
呃……这个问题很尴尬啊。我们不禁又想起了那些默默变成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但从来没有被实现过的目标。
它们仿佛像一个个怨妇一样充满了悔不当初,令人忍不住的想抛弃。
永澄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提出了他的终极质疑。
“假如目标只要提出来就一定会被实现,那我什么都不要干了,我就蹲在家里定目标就好了。”
醍醐灌顶。
这个理念帮我解决了很大的一个心结。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定目标的人,也许是职场的工作习惯留下来的印记,基于我们觉得目标是“使命必达”的,那么一个目标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客观分析能力、时间、挑战,还要有必要程度的难度,不是一个很容易决策的事情,很容易滋生拖延癌。
其实,目标是一个大的方向,我们会在过程中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会修正方式,会修正路线,也可能会更改目标,但这个方向,已经足够让我们开始行动,跑起来。
另外,如果你知道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目标都没有被实现,那么,在自己的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会更少的把情绪放在懊悔上,更容易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善”和“下一步怎么办”上面。
002 想要做出年目标,需要想想你的这一生想要的是什么。
对我而言,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可我之所以停滞不前,害怕行差踏错,不就是因为想不明白想要什么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些好借口么?
比如,《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
(秋水老师的书名,书是好书,被我借用来逃避了嗯……)
其实我想尝试过,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五年、十年……之后的场景,从那里找到时光的碎片,看看那个时候我希望的生活,看看那个时候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周围有什么样的人,能听到什么声音,心里是什么声音。
会有画面,但都交织在一起。
比如在年初教练技术的课程上,我看到的是一个画廊,有数不清的画面,展现着一个个的荣耀瞬间,唔,可能我就是个想要很多成就的人吧。
但以后都还是缺点什么东西。
因为我有了那个画面,又回到当下的时候,我的心里依然满是疑惑,不知道路在哪里。
可这一次,跟着永澄的节奏,我对心里那些模糊的想法和感觉逐渐清晰了起来。
在最后的身份描述上,写出了一个XXX的,XXX的,XXX的,先驱者。
写出来了之后我还是挺开心的,到处给我朋友看。一个哥们儿看着这句话皱了一会儿眉头。
“你能不能换个词,这个我总觉得是先烈。”
T_T……
003 连写下来吹个牛你都不敢吹,你怎么可能做到?
在写人生成就和梦想时光轴的时候,有很多人,当然包括我,十分羞涩。
我们大概都幻想过自己是马云爸爸,但很快就否定了,不可能不可能。
在我们想到一些特别宏大的,可能是奢华可能是闲适的情境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觉得,我做不到,或者,假如有人能做到,凭什么是我呢?
可我们都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
那只青蛙,不会因为先拥有了井外的能力,从而走出了井外,改变了命运。
如果他能够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一定是先努力的跳了出去,他的蛙生才有了新的可能。
而在跳出井外之前,他一定是先觊觎了井外的天地,他才有可能生出想要跳出去的心。
我们经常小看了“想要”的力量。
也许是小时候,或者长大的过程中,被拒绝了太多次。
有太多次“我想要”成为了痴心妄想,后来,我们就不太敢随便的痴心妄想了。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能力限制了自己,而是我们的“不可能”、“不会”、“不是”,限制了自己。
那一天,我写了一堆以前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过的“梦想”,在“人生成就九宫格”上恣意妄为,活像一个一夜暴富的土财主。
2
那一天,我有了一个清晰的愿景画面。
没有前因后果,也不知道跟我那个时候正在做的事儿有什么关系,但我觉得,我想要这个,我很希望达成这个画面。
在那个画面中,我翘腿斜靠坐在房间一角的奶白间灰色沙发上,手里捏着一只手感很好的杯子(不是保温杯!),里面是清亮的梅子酒。
我的身边两个朋友陪我坐着,一个是很熟的,另一个是新认识的。
房间很大,装修谈不上豪华,但很科技。
房间里有很多艺术的、奇怪的、有设计感的、独具匠心的物件。事实上,房间里所有用的物件,都是我朋友公司的产品。
稍远处还有很多朋友在,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着,有围桌喝茶的,有在隔壁房间玩桌游的,也有在厨房做布丁的。
我身边这个新朋友,正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脸新奇的看着房间里的东西。
“这个纸巾盒的设计也很有意思,”他拎起桌面上的纸巾盒翻看着,“很朴实,但就是觉得质感很好。”
我抿了一口手里的酒。
“喔,是XX家的设计啦,XX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姑娘,她设计的这种家居的小东西都特别有灵气。你用手机扫一下,能看到更详细的资料。这个屋子里所有的东西,你扫一下,都能看到详情,喜欢的话页面直接下单,等你回去的时候就到你家了。”
“这么好玩?”
他摸出手机。
“下一次吧,20号,你那天过来的话,可以介绍这个姑娘给你认识,她们公司的业务线跟你们公司的那块业务挺搭的,没准儿能合作。”
“好啊!”
3
很久很久以前,年轻的何以琛和赵默笙在广场上逛街的时候,因为人来人往太拥挤了,一不小心,走散了。
饶是心大如赵默笙一般,她也非常着急,在人来人往中找了很久很久,才找到何以琛。
找到他的时候,她说,要是再找不到你,我就要爬到展示台上去了。
“为什么?”
年轻的法律系大才子搜遍了自己的脑袋,也没找到这样任性出格的合理性逻辑,他困惑的问着身侧心有戚戚于是极其粘人的女孩儿。
“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我了。”
《何以笙萧默》的书,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在看完《微微一笑很倾城》之后。
我一度怀疑是肖奈构筑了我对另一半的所有期望。以至于杨洋近乎完美的阐述了我心目中的肖奈之后,我就秒粉了他。
扯远了。
在看何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一段的印象极其深刻。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手足无措的赵默笙,一边担心着自己做错了事被以琛训斥,一边失魂落魄的扒拉着人群。
而在她的不远处,何以琛眉眼如常,神色冷静,但心里其实焦虑的要命,从他不耐烦的掠过人群的视线飘忽速度,就能很容易的看出来。
2016年的时候,我开始有很多自己的粉丝。
是那种,因为喜欢我而喜欢我的粉丝,而不是,因为喜欢别人,而别人推荐了我,于是就有好感的粉丝。
但那个时候我不太会玩新媒体,不知道要把们聚合在哪里。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建群,可我觉得建群很尴尬。我是讲沟通的,如果我建群的话,有两个可能性,来加群的,有可能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沟通还需要提升的朋友,而群里提出的,有可能大部分都是沟通问题。
当有大量沟通问题在群里的时候,是答,还是不答呢。
不答,当事人很焦急,旁观者也焦急,或许一急之下会出馊主意;答,又的确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盯着群里。
纠结来纠结去,群就没有开。于是我的粉丝,都散落在天涯海角。
前两天去参加一个活动,有人加我的微信,跟我说,小荻老师,我听过你的课。
这太常见了,我现在去活动或者去别人的群,经常遇到听过课的人,有时候我不禁感叹,世界真小。
于是我很好奇宝宝的问她,是嘛是嘛,在哪里听的啊,感觉怎么样?
虽然隔着微信,对着手机屏幕,但我还是感觉到她仿佛突然很不好意思的扭捏了起来。
她说,呃,我听的是盗版,我有一个小伙伴在闲鱼上十八块买了一堆,然后他说这个还挺好的,就发给我听了,我真的觉得蛮好的,很喜欢你的课。
我还来不及哭笑不得,她就赶紧补了一句,小荻老师你下次再出新的课程,我一定买正版!
4
自从我改了新的标签,改成了“陌生关系破冰第一人”,我就经常思考这个关键问题,我从哪儿把那些喜欢我的人捞回来呢?
他们散落在天涯海角,他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后来我想,如果我看不到你,那要不,我就稍微站高一点,让你看到我吧。
5
再一次参加永澄年目标制定的课程,课程更新了,工具表更新了,课程模式也更新了。
课程那天下午,我接了一个给一个城市游戏当NPC的活儿,要演一个守卫城市的护卫队队长,换言之,我下午又有事,并且不能推掉,不能换人。
我心里默默哀嚎,怎么这好日子都赶到一天儿了呢!?
跟小组的小伙伴说了这个情况,拜托他们尽可能的帮我记一下笔记。
结果小组长很快就去问了一下工作人员,不一会儿就跑回来给我反馈。
“班长说会有回放的,小荻老师放心吧!”
何止放心,简直就超开心!
6
年目标制定,一共10张表格。
前两张,是那张很著名的“你的人生还有多久”。
就是说你一辈子,如果按月算的话,一共有多少格子,然后每个月划掉一个格子,你的时间就慢慢在一个一个的格子里湮灭了。
曾经有个前任就在自己的墙上贴了这么一张表,很认真的每个月涂掉一个格子来鞭策自己。
我还一度鄙视他这种盯着过去和失去的悲观做法。
后来……他就忘了。
永澄给这个表起名叫做【人生跳跃蓝图】,用法明显进行了改良,十分高级。
第一张,随便找几年,写上在那几年你想实现什么。可你不会随便找几年的,你一定会找一些对你而言有意义的数字。
第二张,画出一个阶段,想想在那一个阶段你的主题是什么,希望实现些什么。
这些看向未来的问题真的挺重要的,讲实话,我还真的没怎么认真这么想过。
我的确还是有蛮多想要的东西的,但什么时候实现什么呢,以前根本没想过。
第三张表,是【我和我的榜样】,这在第一次参加的时候我也填过。
写一些你的榜样,想成为的人或者单纯喜欢的人,哪个年代都可以,哪怕不是人也可以,比如如懿、海贼王、白龙马……再写下他们身上令你喜欢的特征。
我毫不客气的把方应看写了上去,毕竟,他的那句“男人可以不择手段,但不能下作”,太致命了。
在填完了这张表之后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今年填的这张表上的人,只有一个人和上次那张是一样的,其它都变了。
而那个一样的人,是易仁永澄。
(对没错其实我是永澄迷妹。)
【人生成就九宫格】,【梦想时光轴】,【2019年的三大期待】,【迪士尼策略】,【2019年的全面期待】……
后来一个朋友看了我的表格对我说,哇塞,你的生活好充实好有趣啊。
其实我写完看了看也觉得……嗯,是,我这个人……好贪心啊!
7
在完成这篇文章的这一天,我收到了出版社的约稿合同,我和老胡(合伙人小伙伴)都略松了半口气,我第三版的书稿,终于要开始写了。
其实2017年初,我就已经在策划写书了,还给知识IP大本营承诺送了十本书准备出的书当新年礼物,中奖的十个人还躺在我微信一个叫做“债主”的微信群里。
第一版写了八个月,写到第二章,写不下去,放弃了。
我过了很久才明白为什么,写的太学术了,特别有一种著书立传的感觉在里面,所以我很纠结,平均写300个字要查五本书,举一个例子看三部电影,生怕不严谨。
可我年龄和知识体量都放在那放着呢,这种书我肯定写不出来,至少现在的年龄,写不出来。
第二版倒是很快,从开始做写书这事儿到写完,一共十六天,其中只有六天在写,前面十天都是在整理资料。
但写完书之后我很困惑,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出这本书,虽然朋友们给了我几十个理由,但我没有说服自己。
其实我知道问题在哪儿。
书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标签之一,当你是一个作者的时候,很长时间人们会因为你的书来认知你。我是一直没想好,我希望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直到我遇到老胡,我们两个决定合伙。
老胡擅长营销,我们合伙做公司搞品牌孵化和营销推广,我们公司要孵化和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叫做,“小荻老师”。
在重新定位了品牌方向,确定了要做“陌生关系破冰”之后,我马上就有想要出书的动力了,那叫一个灵感迸发,火花四射。
在决定了要合伙的那天,我们一起吃酸菜鱼,走出来准备分道扬镳的时候,老胡对我说了句话,又扎心,又窝心。他说,其实,小荻老师,你都已经这么不红了,还有这么多大咖愿意跟你一起玩……
他顿了一顿,不知道是在找措词还是感慨,然后他补上了后半句。
“说明你人品真的很好。”
老胡没想到今年出版社签书会这么谨慎,他说他出第一本书的时候,出版社找到他,然后从选题到过大纲到签合同一气呵成前后不到十天。但到了2018年底,经济形式不乐观,大家都小心翼翼。
为了让我的书更有把握一点,老胡把自己的书从编辑那里撤出来,换了家出版社,让编辑在决策的时候简单一些。
他说的时候云淡风轻一脸的满不在乎,就好像我们本来要去吃火锅,临时决定改川菜一样,但我知道,这么决定挺不容易的,他都压根没跟我商量,他换完了出版社才告诉我的。
所以我特别感激老胡。
然后老胡马上就一脸的挥斥方遒。
“这本书的销售目标是五万八千册!”
我情绪一时间转换不过来,只好一脸懵逼。
“这为啥……还有零有整的?”
“就大概那么算了一下呗。”
老胡一副雄韬武略的样子做着规划。
“我们要做三十个城市的签售会,把你这本书好好的卖一卖!”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
“小荻老师,我对你有信心。”
他整个人都像是我们的合伙的公司的名字。
“心里有数”。
8
2019年的三大期待。
001 出书。
002 做30场全国签售会,把书卖到五万八千册。
003 做6期训练营。
2019年其它的重要期待。
001 心理博物馆的合作。
002 和M姐姐合作的大会。
003 和做医疗器械行业培训易老师的合作。
004 完成欠杨小米的承诺。
005 年底报永澄年目录的终身版。
9
每年都吹牛,总得有一年,把吹的牛,都实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