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搓汤圆
“白白身子圆溜溜,长得像个乒乓球,热水锅里煮一煮,吃了吉祥有幸福。”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就是白白胖胖的汤圆。
除夕,吃汤圆,寓意一年圆圆满满。这不,奶奶带领我们家娘子军开始搓汤圆啦!
奶奶拿来一袋糯米粉、一盆豆沙馅,糯糯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奶奶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再加入适当的温水,她一边揉一边说:“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水太多不容易成型,要再加一些糯米粉;水太少面团干瘪瘪的,吃起来口感不好。”我在旁边看着动作娴熟的奶奶,心里好生佩服,我家奶奶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哩。
白白的米粉在奶奶的手下先变成“棉絮”,又变成白白胖胖的小球。嘿,揉橡皮泥似乎也是如此啊,我跃跃欲试。奶奶让我戴上一次性手套,指导我把小粉团放在掌心里。刚开始,我觉得特别好玩,哼着小曲儿,小心地搓了起来,心里嘀咕:小菜一碟而已。不多久,我也搓出了一排“圆子大军”。
可仔细一瞧,我傻眼了。奶奶和妈妈搓的带馅汤圆几乎大小一样,而我搓的实心汤圆大大小小,歪歪扭扭,有几个还开裂了。哼,她们在笑话我呢。不服输的我,决定“观战偷学”。我发现了奶奶的诀窍,她是先从大面团上揪下乒乓球大小的粉团,搓圆后摁在桌子上,圆圆的粉球就成了薄片,接着往上面放入豆沙馅,然后用薄片把馅儿包住,再搓再搓,左三圈 ,右三圈。我照着奶奶的操作步骤,认真尝试起来,肩膀和手臂很快就开始发酸了,但我用意念坚持着......终于,一个圆圆的、不开裂的带馅儿汤圆从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欣喜极了,自豪地托着“葛氏汤圆”,向大家宣布我的胜利。
晚上,年夜饭开席后,奶奶端来了一盆热气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夹出一个,轻轻咬了一口,哇,又香又糯!顿时,甜蜜在舌尖,幸福在心头。
我学会了包馄饨
睁开惺忪的睡眼,顺着一股香气,我走到热气腾腾的厨房里,看到外公撸着袖子在和馅儿。这个上午,就让我跟着外公学包馄饨吧。
翠绿的芹菜和粉嫩的猪肉,已经和成了馅儿。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一张馄饨皮儿,铺平在左手的掌心上,然后取了一勺肉馅,放在皮儿的中心。
我抬头看看外公,看他放完馅儿后,将手中的皮儿对折,再折,向外翻转,最后将两个角捏住,粘在了一起。如此轻松,小菜一碟嘛。我信心满满地模仿着这些步骤,咦?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出自我手的这个馄饨,像一位十月怀胎的妈咪,肚子鼓得连外衣都扣不上?外公看出了我的困惑,笑嘻嘻地告诉我,肉馅放得太多了,少一点问题就解决了。喔,少放馅儿,这还不容易嘛?我又拿起一块馄饨皮,用筷子夹了一丁点儿馅儿,重新尝试…...哎哟,这回简直是前心贴着后背,怎么看都没有馄饨该有的模样。我急得鼻尖儿上都冒汗了。
爸爸走过来,拿起一张皮儿,一边指点一边示范:“馅儿,不要放太多,但也不能太少。”我紧跟着他的步骤,学着他的样儿,取了大半勺馅儿,然后小心翼翼地对折好皮儿,稳稳地包住肉馅儿。该给馄饨“封口”了。这一步真是让我头疼,为什么我包的馄饨要咧开嘴巴呢?爸爸笑了,敲了敲桌子。呦,我居然没看到,桌上有只装着清水的小碗。只见爸爸用食指在水中轻轻一蘸,然后将两个角轻轻一捏,嘿,馄饨的嘴巴就牢牢地粘住了。我采用爸爸的方法,果然,也成功了!这个得来不易的馄饨,虽然比不上外公、爸爸包的馄饨漂亮,但比我之前包的美观多了,我已心满意足。
不知不觉,皮儿没了,馅儿也没了。我手边的馄饨兄弟们整齐地列队,像是等待领导检阅的士兵。我开心地笑了……
我学会了做包子
早晨,看着一个个行人吃着香气扑鼻的早餐,听着卖早餐小贩的吆喝声,我的肚子也“咕咕”直叫了,我多想吃上一口新鲜的大包子暖暖胃啊。
这时,外公提议带我去学习一下如何做包子,顺便满足我吃包子的愿望,我高兴地同意了。等外公联系上他的一个厨师朋友,我们便出发了。
我们很快抵达目的地。只见屋子里烟雾缭绕,正在蒸包子呢!师傅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有的利落地擀着面皮,有的卖力地和着面粉,还有的在专心致志地捏包子。这看起来似乎很好玩啊!我跃跃欲试。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走过来,和外公打过招呼,就把我牵到工作台旁。她拿出早已和好的面团儿,开始一步一步教我做包子。首先,她将面团儿用擀面棒擀成了一张面皮,再将面皮摊开在左手掌心,右手用小勺从提前准备好的馅儿中挖出一小块肉馅儿,放到托着的面皮上。接着,她用手指灵活地一捏、一挤、一压,一个可爱的、肉嘟嘟的包子就诞生了。我心里不禁赞叹:真娴熟啊,我可做不到。
轮到我了。我先小心地握着擀面棒,轻轻地擀起来。呀,面皮被我擀得太薄了,看上去像张烧饼。我挖了一勺馅儿,放到面皮上,然后开始捏包子。不好,面皮太薄,力气用多了,包子皮破了。幸好,坐在旁边的老奶奶及时帮我修补了一下,就这样,小包子穿上了一件“补丁外套”。我算是独立捏成了一个包子,不过,与奶奶捏的包子比起来,差别太大了。她捏的包子像精神饱满的战士,我捏的包子就是像垂头丧气的溃兵。我为自己笨拙的操作羞红了脸,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没关系,再做几个,就会好多了。”老奶奶安慰我。对,凡事都是循序渐进,我不必气馁。我跟在老奶奶边上,一边揣摩一边改进......渐渐地,我做出的包子一个比一个成形,一个比一个饱满。
包子出笼了,捧在手里热乎乎、香喷喷的。看来,每一项技能的练成,都是熟能生巧,得一步一个脚印啊。
我学会了做馒头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妈妈带着我回到老家。外公早已把蒸馒头的笼屉清洗得干干净净,外婆也已准备好了豆沙、萝卜丝、梅干菜等各色馅儿,我欢呼着:“耶,可以学做馒头啦!”
做馒头首先要和面、发面。外公搬来一口缸,把一袋面粉慢慢往里倒,白花花的面粉,如同雪花般飞入了缸内。接着,他用温水把酵母调开,教我往面粉里慢慢倒水,我一边倒,他一边搅拌,不一会儿,面粉就揉在了一起。接着,外公把手握成拳头用力往下压,时不时把面团翻个面再继续按压。我跃跃欲试,谁知道,一使劲儿,面团裂开了几条缝,我不知所措。外公笑着说:“面团太干了,还需要加水。”接着他又说:“要想馒头好吃,揉面最重要了,要把面团揉得不软不硬,表面光滑才可以。”我兴致勃勃地帮着外公一起揉面,直到胳膊都揉酸了,终于揉成了一个光滑的大面团。
外公把缸放进加热桶,盖上盖子等发酵。时间过得真慢,好不容易等了两个小时,我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子一看,哈哈,缸里的面团像打了增肥剂似的发了大半缸。我用手摸了摸,嘿,真软!
开始做馒头啦!外公扯下一团发酵好的面,揉成长条状,再切成一个个馒头胚子,舅妈他们三下五除二地揉揉捏捏,放进馅,就做成了馒头。哈哈,这不就像捏橡皮泥吗?难不倒心灵手巧的我。可没有想到,这面团一到我手上,根本不听我使唤,不是这边突出一个包,就是那边陷进去一块,难以把馅儿围拢起来,它仿佛咧着嘴在嘲笑我:“看你还敢不敢说大话!”
这下,我可不敢轻“敌”了,认真观察起舅妈的做法,只见她把小面团捏成圆盘形状,再把馅儿放在中央,用手指抓住边,慢慢地边捏边转圈,一个漂亮的小馒头就做好了。我学着舅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做了起来,每捏一下,都控制好力度,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就这样一个基本“达标”的馒头在我手上诞生了。接下去,我越做越熟练,越做越漂亮。
终于到了我特别期盼的最后一个环节——蒸馒头。经过锅膛里熊熊烈火的猛烧,二十几分钟后馒头出笼啦!此时,屋里热气腾腾,打开笼罩,一个个馒头像白白胖胖的娃娃在蒸腾的热气间若隐若现,可爱极了。我抓起一个馒头,也顾不上烫,咬下一口,哇,又软又香!
今儿个真高兴,我不但学会了做馒头,还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感受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