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投一个秩序维护服务标,还未开标就开始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储备人才。
项目经理级人才由公司领导某总亲自负责。他看了许多投递的简历,也与某些投简历的人通过电话进行了沟通,但均无令他满意的人选。
某一天上午,某总接到一个主动打电话来应聘的人,他想让应聘者先投简历,但对方说想亲自来办公室面谈。某总经问了对方的一些工作经历,觉得符合条件,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下午上班时间,某总见到了应聘者,四十岁左右,白衣蓝裤,约一米七,体形健壮,头稍有点秃,大众脸且有点沧桑感,第一印象不算佳。
客套一番后,应聘者开始自我介绍,语气还算诚恳、实在。他说他叫韦××,十六岁就开始去当消防兵,八年后才退伍,因年轻爱意气用事,在工作上是高不成低不就,受了一些挫折,后来从事物业工作后,才发现物业工作较适合自己,所以一直来都是在物业行业发展,大多是做保安管理工作,也做过物业经理,上一份工作是某新成立保安公司的经理,他已离职两三个月了……
某总插话问他为何离职?因这是任何用人单位都最关注的问题。
他坦言,他原在的保安公司几乎都是他一手组建,现有的几个项目也是靠他拉来;公司股东只有两人,一男一女,女的颇年青,还养了一条宠物狗;公司原在某小区租房办公,价格较便宜,后来女股东为了靠近家方便照顾她的狗,竟一意孤行将办公地点改到邻近她家的一个小区,租房费贵了两三倍,他因此推断新公司以后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所以才选择了离开。
某总猜想,也许那位女股东要求改迁办公点时,韦××应也进行了劝阻,可能还因此发生了些争执和矛盾吧,这或许才是导致他离开的真正诱因。不过某总并未明说,只是问他是什么文凭?
他明显略沉吟了一下,说:“我只是高中文凭。”
某总忽然明白他为何要上门面谈了,因若仅是看简历,他大概不会选高中文凭的人来面试。不过由此也可见其为人处事的老练。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也正是他所想要的人才素质之一。而且,一个经历过诸多挫折的人,做事才更沉稳,更懂得珍惜;文凭低,未必就能力低,是否人才要试用过才知道。
某总内心有了给其试用机会的意向,于是开始正式向其展现公司的优势和前景,自然都是往好的方面“吹”,无非是希望能吸引应聘者选择加入。
招聘者和应聘者的角色,有时会产生颇有意思的互换。一开始是应聘者想入职,先积极展现自身的“亮色”,企图引起招聘者的注意和重视,直至得到招聘者的最终认同;而招聘者一旦认同,就变成了招聘者想游说应聘者入职了。
孔雀为了吸引人注意,通常只会开屏展示自己亮丽的羽毛,而不会暴露自己的屁眼。应聘者和招聘者亦然。若有一方了解相关情况后不愿再展现自己“亮丽的羽毛”,说明没戏;只有当双方都在卖力展示自己“亮丽的羽毛”企图引起对方的重视时,才会有结果。
所以,某总与韦××都经一番“亮丽的羽毛”的展现后,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韦××成为了新项目的经理储备人才;新项目将在两星期内开标,若到时还未有结果,某总则会先安排韦××进公司旗下的一个项目先担任保安副主管,边工作边等待项目开标结果,若不中标,韦××则可去留随意。
因这个标是属于单位邀标项目,参与前已告知一开标即要在一星期内进场。经评估,公司中标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某总也提前开始着手做接管项目的其它相关准备工作,有些事他也让韦××提前介入。
某总看到韦××做事的确沉稳老练,于是心中大定,因任何项目,做得好不好,关键就是看现场的项目经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矣。
然而,就在项目开标前两天,正在紧锣密鼓做进场准备的某总,却因韦××发给他的一条微信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微信的内容是:我妹这边发生了点事,我想借伍仟块钱,以后在工资里扣,可以吗?
像这类还未正式入职就开始开口借钱的“人才”,公司其实已经碰到过两个,借的钱都不多,每人都是六仟元。其中一个人是分两次借的,第一次说要预支项目的什么钱先借三仟,隔两天说老婆急病住院缺钱又借了三仟,后来他在项目做了不到两星期就不做了,走时承诺所借的钱会还。但所借出的钱至今都没还,刚开始某总也没好意思追讨,因钱不多显得太小气,到最后想追要时却也联系不上了。
没想到在新项目即将上马的关键时刻,又出了这档事。因这次涉及到新项目储备的人才问题,某总干脆将这事提交给公司其他四个股东商议,就是这钱要不要借?若借,怎么确保他会还?若不借,还好意思叫别人来干活吗?
最后股东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两人的意见是,现在是用人之际,先借,反正钱也不多,而且能帮他解决困难的话会增加他对公司的忠诚度。另两个股东却认为不能借,这样的人也不能重用,理由是,如果他借钱的理由是假,说明这人有问题;如果他说的理由是真,说明他平时经常向亲朋借钱不还以致失去信誉,导致他现在连几仟元都借不到,才被迫向还未正式入职的公司开口。
钱,要不要借?人,要不要用?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借钱即意味着要用人,不借钱即不要用人。因股东意见不一致,这问题的最终决定权又回到了某总的手上。某总因此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和犹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