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骑驴飞奔的蜗牛
这个世界究竟有着一张怎样的模样?
这好像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应该是大同小异的,我想。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自己世界,在他们的双目中、脑海里,所看所思所想都与你我有异,于是我们觉着这些人奇怪,觉着他们不正常,于是我们都选择敬而远之,于是他们也就成了精神病人。
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关于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和我同岁的小姑娘,故事是听她奶奶讲的,没记错的话大概发生在我们六七岁的时候。我长话短说:
有次她妈妈带着她和姐姐在家包饺子,当然对于六七岁的小孩子,包饺子纯属是玩而已。故事的重点在于,当妈妈和姐姐都没空搭理她的时候,她突然面对着一只放在一边的布袋咯咯的笑了起来。妈妈好奇的问她笑什么呢,她边笑边回答说“这个人真好玩,钻袋子里去了”,妈妈让她别瞎说,她却依然笑的很开心。随后,妈妈让姐姐去叫奶奶过来,奶奶是拜神的,来到后念叨了几句,孩子才消停了。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伪我没去向她妈妈或者姐姐证实过,只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她另一次事情,当时年纪小而且她说的我也确实没看到,就觉着她在乱讲,所以并不觉得她说的那句“那边走过来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有多么可怕,长大后再想起时,却是真真的感觉汗毛倒立,难以想象她当时看到了什么。
庆幸的是,后来的她一切都好,亲人邻居没有谁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过她,我们一群小孩子也是从小玩到大,再后来因为各自到不同的地方读书,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偶尔听爸妈说起也感觉她生活的也还不错。
至于她小时候为什么可以看到“那些”,别问我,我真的一无所知。
知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在很久以前了,最近才买来读了而已。或许用“访谈手记”来定位这本书最为合适,它本就是作者高铭整理的一些自己的访谈录,只不过他访问的对象是一群我们眼中的非正常人,也就是那些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
把这本书捧起来看时,我是真的感觉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新奇:“活在小说中的”那个他、与“四维虫子”有过接触的少年、看得到自己的一次次往世的企业家、单纯的看人都是以动物形态存在的小姑娘等等,简直就像一篇篇奇异小说一般令我着迷,而二者的区别在于小说往往都是有结局或者合理解释的,这里却没有,这一点又让我抓狂。
作者在书中说,有时候他都会觉着自己不正常,甚至怀疑过自己渐渐的也有了精神疾病。依我看来,或许是的,毕竟要说一个花五年时间去频繁接触并深入了解为数众多的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的人在心理或者精神上完全没问题,我是不相信的。而对于这本书的读者,能够读完全本且深入思考自己的世界观的,或许多数也不能彻底算是我们往常定义的正常人范畴,包括我。
这里还有另一件事情,关于开始读这本书不久的我。
两周前的一个晚上,我按照以往的时间安排在家做身体锻炼,手机里播放着谢涛讲的《三国》,一切恍若从前的复刻版,无波无澜。半个小时过后,当我大汗淋漓坐在地板上间歇时,大脑中猛然冒出个诡异的想法:身后的窗户上,会不会正有着一张脸,愣愣的盯着我,也许那根本就不是一张人脸,可就是愣愣的盯着我,愣愣的......一瞬间,真的感觉到脊背发凉,心理默念一句“我的天,我简直也疯了”。
不过那也就是一瞬,随后我暗自笑着摇了摇头。
把这个故事放这里,不是要给这本书抹黑,你也不要误会说这本书读不得,我只是想说明这本书足够精彩,足够吸引人,而恰好我又习惯性的入戏太深。
高铭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把一个又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铺展在世人面前,这是数千年来没有人做过的,甚至没有人想过去深入了解这样一群特殊存在的个体的内心世界,哪怕是精神医生。书里面的故事主人公当然有让人心生恐惧的存在,但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可爱,更有看似绝世天才般的人物,你去看,才能有更多彩的感受。
天才和疯子本就是一线相隔的两个极端,中间的部分才是万千正常人。左边一个转身你可以俯瞰众生,右边一个踉跄那便是万丈深渊,一左一右偏生是两种境界,难的是,任你活的多么明白,都无法真正看个通透。
然而,要相信,这个世界,绝不止你我看到的那样。
读完全书已有两周,因着思绪混乱又加上前两天身体欠佳影响到心情,这两周了,没有写什么文字,原本想着写篇书评却对这本书感到力不从心,就这么随便写一下,记录一下吧。
2017.10.29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