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学习了四川凉水井中学何正杰老师的数学精准扶贫,收获很大。
何老师从小组建设角度,通过兵教兵,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组建小组,先培训组长,然后充分展开组内一对一互学,形式多种,每个小组有两个组长,两个中间生,两个差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预习并有初步的理解之后,展开互相讲解,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维有效碰撞。以下几个模式值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吸取:
模式一:会的教不会的,也就是,让已经会的学生教授不会的学生,可以采取一对一互讲的模式,也可以采取一对多互讲的模式,在讲解中或许遇到差异和理解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必然要面对对知识的再加工和在思考,同时还可以换位思考,设想对方为什么有类似的困难,同时要指导学生捕捉讲解中所暴露的思维不同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角度,通过这样互相讲解和质疑,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深化。
模式二:中间生的讲解,这是一个评价和讲解一题,此时组长作为旁听的评判者,通过中间生对差生的讲解来获取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第三个层次是差生的讲解,这个模式更具有评价的含义,一般最后,检验学习效果都是通过差生的讲解开验证是否完成任务。
这样知识在反复的解读中得到很好的质疑思考和反复固话,最终使得更多的学生获益。同时,学生讲解与教师讲解所不同的是,学生没有了权威性,讲解同时也是分享自己的思考,聆听者既可以学习,又可以评判,这样以平等的角度来交流,更具有实效性。
在上面基础上,小组长培训建设方法也值得学习,例如提升小组长的领导力,让组织承担更多的教师的角色,比如分配任务,检查评判讲解对错,批改作业,布置任务等,同时,教师日常的作业批阅和要点讲解也针对这部分学生。一旦教师培训好,后期会越来越省力。
第三,独特的评价模式,通过出题过关和中差生互讲和或者PK,同时也借鉴了类似复试教学的一些方法,比如,当大多数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让部分没有完成的差生单独进行互讲学习,而其余的学生进行新的学习任务。
因为二胎开方,我校年轻教师几乎每学期都至少三到四个休产假,本学期最近刚刚有两位休产假。自己也又接了一个初一的数学,这样兼初一初二两个班级的数学课,同时还担任科研主任负责处理和应对很多上级文件,这段时间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学生作业批阅上,感觉没有时间顾全,听何老师的课后自己突然有了一个好的设想,打算首先从学生作业批阅开始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互学的模式。
其实共鸣的是自己也曾经尝试过类似诸如2+2+1模式的小组合作,但是最终都没有系列的坚持下来,当时的尝试就是每组五人,两个组长,每个组长对应各一个中游学生,然后每组一个下游学生,每个组长负责中游学生的作业评价和学习,而两名中游学生负责一名下游学生的学习,而小组评价的模式也是以每组的下游学生为重点评价标志。
明天开始着手组建小组,遴选组长,并制定详实的方案和模式,确定好自己的实验方向和目标,并记录相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