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把人看得一无是处。即便是差生,他们身上同样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所以,转化差生最忌的是过于简单化,以为找到了他们身上的缺点,再去努力帮助其改正,就可以功到自然成了。其实,我们错了,差生身上的缺点,许多时候就像隔年的草,春风吹又生的。面对差生,假如我们先搁置缺点,再放大优点,让差生的长处在我们的欣赏中使其获得成功。这样,大树底下不长草,它们在成功的体验下,或许他们身上的许多缺点就像大树底下的小草,都得以隐退或消失了。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发现长在差生身上的那颗大树,那么转变差生就容易了。选文中对所谓的差生转变的成功经验,对正在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以及差生来说,都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十五岁的冬天
于心亮
我在十五岁那年的冬天,身上带了把刀子。我想:谁再胆敢动我一指头,我就让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刀子硬硬地掖在我的腰里,它使我的腰板挺得很直,我冷冷地睥睨着出现在我面前的每一个人,我用眼睛对他们说:不怕死的,来吧!
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落了厚厚一层。我站在雪地里,是罚站。期中考试我拖了班级的后腿。班主任不仅罚我站,还朝我脸上打了两巴掌。我把一口血水吐进雪地里,殷红点点,极像盛开的梅花。我狞笑着对班主任说:“你再动我一下试试!”班主任于是又打了我两巴掌。我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掏出了刀子。
班主任见了扭头就跑。我走进教室,狠狠地把目光向一个个同学投去,他们全都不敢迎接我的目光,他们大气不敢喘一口。我说:“你们不是喜欢欺负我吗?来吧!”
很快,有人隔着窗玻璃远远地喊我,说校长有请。我隔着衣服把腰里的刀子摁了摁,然后踢开教室的门,去了。
校长的办公室很暖和,炉火很旺。我瞄着桌上的电话机,想着在动手之前,得把电话线割断。校长在研墨,一下一下。我不知他想干什么。我的手怕冷,放在腰里。
“听说,你会写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校长慢慢研墨,慢慢地说。
我不回答,我还是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我眼看着校长,耳朵听着窗外。窗外没有人来,只有雪花扑簌扑簌落地的声音。
“你为什么要带刀子?”校长问。
“同学们常打我,我告到老师那儿他不但不管,还说我这样的学生就要揍。”我说着就流下了泪水。
“来,把你所痛恨的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校长递过来一枝小狼毫笔,微笑着说。
我不动。我不知校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看他一头花白头发,想,我十五岁的身躯足以把他掀倒。炉里煤块砰一声响,吓了我一大跳。
校校长又笑了。我很生气——我会怕你不成?写就写!
我在一张纸上飞快地写下所有我所痛恨的人名。我想一个一个把他们杀了!
校长一直在朝我的字点头,说:“好字!”又看着我说:“放学后,你去我家。”
一株腊梅在墙角瘦瘦地绽放,一庭暗香。我吸吸鼻子,惊讶地瞅见我写的仇人的名字,它们全都被粘贴在一根根木柴上。校长给我一把利斧,说:“砍吧!”
庭院中只有我一个人,漫天的雪花中,我嘶喊着,把我满腔的仇恨一斧又一斧飞快地劈下去,我劈得满脸是汗,满脸是泪……
雪花静静地看我,腊梅静静地看我,院外,校长也在静静地看我……
在那个暗香暖暖的小庭院里,我劈了半个月木柴。到最后,木柴都变成了筷子。神清气爽的我捧着筷子大笑,校长也捧着筷子大笑。
第二年夏天,我顺利地中学毕业,同时考上了地区的卫校。我很高兴。离校的那一天,我到校长那里去。我取出刀子,精心削了一个苹果,然后连同刀子一起送给校长。在暖暖的微笑里,我朝头发花白的老校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点读】
心理发泄法的巧妙使用。这篇文章最具震撼力的在于主人公的心理发泄,老校长发现“我”的优点:会写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然后将写好的名字贴在柴上,在挥斧劈柴之时,内心的怨恨也随着挥劈而减弱,直到劈完,怨恨也就消失了。这样引导发泄后,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雪花和梅花的精心描写。雪,在文中起双关隐喻的作用。雪的寒冷,喻意“我”从小受到别人欺负与歧视;雪的洁白,又喻意了“我” 虽带怨恨但内心纯净。梅花,在文中起烘托映衬的作用。“我”在雪地罚站,“一口血水吐进雪地里,殷红点点,极像盛开的梅花”,这极不协调的景物,烘托了人物将会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而到了文章的末尾,在漫天的雪花中,一株腊梅绽放出一庭的暗香,更是映衬了老校长已巧妙地化解了“我”心中的坚冰。这样,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遭遇了心灵的冬天,善解人意的老校长给我带来了春天的温暖。
放大他的书法优点,把他那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造就了好大一棵树!
良 师
杨汉光
木旺很野,小便时爱往小伙伴们身上淋尿。左邻右舍之间,小孩子淋点尿不算大事,说两句就算了。可是上学后,木旺恶习不改,掏出小鸡鸡又向同学淋去,大家都不喜欢他。没有一个班主任愿意要木旺,上课了,他还在走廊里张望,不知道该进哪个教室。教六年级的王老师见木旺可怜,就跟校长说:“让我到一年级去教那个尿注子吧。”校长求之不得,立刻把王老师换到一年级去当班主任。木旺这才能够走进教室。照理,木旺这回该改邪归正了。谁知这小东西不但不改,还把尿淋到女同学身上去了。王老师说了木旺几次,见不起作用,就悄悄地跟踪他,看他是怎样淋同学的。木旺不知道黄雀在后,尿胀了,就把小鸡鸡掏出来,一股尿注立刻向同学射去。这小子已操练得炉火纯青了,那长长的尿注不偏不斜,正好射进同学的衣袋里。
王老师决定以邪攻邪。此后,王老师每天小便时就接下一小杯,趁木旺不注意,倒进他的衣袋里去。倒到第三天,木旺来告状了,他嘟哝说:“老师,有人把尿倒进我的衣袋。”王老师问:“尿倒进衣袋有什么不好?”木旺说:“臭。”王老师说:“你也知道尿是臭的?可你淋过多少尿进同学的衣袋,而且屡教不改。”木旺说:“我想改,可改不了。”王老师相信木旺说的是真话,从小淋惯人了,自控力又差,一时当然改不了。王老师想了想说:“这样吧,以后我每天给你一壶水淋进教室后面那个桶里。要淋得准,不能让水洒到地上。”木旺高兴地说:“好。”
从此以后,王老师真的每天给木旺一壶水,课间休息时,木旺站在座位上,托起水壶一倾,一条水注就从壶嘴射出来,飞越七八米远,准确地落进桶里去。同学们欢声雷动,一齐喊:“再来!再来!”得到众人鼓励,木旺表演得更起劲,技术也突飞猛进。两个月后,木旺已经能够在十米开外,准确地把壶里的水斟进茶杯了。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文艺晚会。王老师说服校长,让木旺在晚会上表演凌空斟茶。木旺托壶上台,给台下的老师一一斟茶,茶水如线,凌空飞射,落在老师们的茶杯里,滴水不洒。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木旺谢了三次幕,掌声才停。
木旺马上成了宝贝,人见人爱。有的老师想挖走木旺,鼓动他转班。木旺说:“我哪也不去,我跟定王老师。”
王老师一直把木旺教到小学毕业,才依依惜别。王老师叮嘱木旺:“到中学后,不但学习要用功,凌空斟茶也要苦练。我有一种预感,你这手绝活是可以谋生的。”
木旺记住王老师的话,无论上中学还是大学,课余都苦练凌空斟茶绝技。大学毕业后,许多同学找不到工作,木旺却在一家三星级酒店找到了工作,职责就是替客人斟茶。许多客人是为了观赏木旺斟茶的绝技,才来就餐的。另一家四星级的宾馆很快把木旺挖走了,月薪八千元,而且总经理对木旺说:“你千万别跳槽,有什么不满意请直接跟我说。”
有人问木旺从哪里学来这手绝活的,木旺说:“我应该感谢王老师。如果他当年也像别的老师一样嫌弃我,我哪会有今天?”
【点读】
读完文章,我们对这个顽劣的小男孩报之以展颜一笑。主人公木旺从“尿注子”到操练成一手“凌空斟茶”的绝活,这一转变固然有它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木旺生长在这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交锋时期。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显而易见,追求应试教育的结果,“没有一个班主任愿意要木旺”;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就有王老师把木旺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富有戏剧性的是,有了“凌空斟茶”绝活的木旺,居然“成了宝贝,人见人爱”,想挖走他,并且鼓动他转班,甚至到了工作岗位还视为特殊人才,不断地被更好的单位来“挖”去。而所有这些,都缘于王老师能够去放大其的优点,同时,小说情节铺叙至此,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出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孰优孰劣?文章实在发人深省!
一一手“凌空斟茶”的绝活,优点被放大,这是好大一棵树!
请给我起外号
苑世云
刚下课回来的政治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把书摔得震天响:“苑老师,你可得管管班里的学生,竟然给我起了个‘歪脖树’的外号。”
办公室里的老师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平常总是歪着脖子,上课表情严肃,“歪脖树”这个外号倒是很形象。
“甭笑话我,学生也都给你们起了外号。”政治老师把从班长那里问来的信息,一股脑地抖出来。
物理老师的外号叫“螳螂”,物理老师的脖子的确长了些。历史老师叫“小白龙”,这个外号还不错,但看到历史老师的脸时,我们又都笑了,因为历史老师的脸比较长,而在《西游记》中,小白龙曾经是唐僧的坐骑,这就是说历史老师的脸是马脸。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因为戴了副近视镜,得了个最俗的外号——“四只眼”。
唯独没有外号的是作为班主任的苑老师。老师们群情激愤,苑老师成了众矢之的,纷纷要求他给老师们一个公道。苑老师也是面色阴沉,答应几天内给老师们一个答复。
我们都以为苑老师会大发雷霆,谁知,我们在办公室里只听到班上短暂的嘈杂后,就传来苑老师的讲课声。我们对苑老师这种敷衍的行为很不高兴。
我去上课时,后黑板上的一则启事让我惊讶不己。
外号征集函:紧急征集!因为现在的名字只能作为一个代号,不能很好地反映我的特点,所以,我在班内征集一个能代表我特征的外号。要求能反映我的特征,外号的字数在五个字以内,特别突出的字数不限,要有简短的拟稿说明。获得第一名的同学,可以得到有我作品的刊物两本,刊物上有我的签名和赠言。
征稿函的下面放着一个纸箱,纸箱的边上写着“信箱”两个字,“信箱”里空空如也。谁敢明目张胆地给班主任起外号呢?
下一节,我又去上课时,发现征稿函后面多了一句话:“本人诚心征稿,绝不欺诈,绝不打击报复,我拿人格担保。”
那个“信箱”里面竟然有十多张“稿件”了,在“信箱”的旁边又多了个“退稿箱”。
我好奇地从“退稿箱”里信手拿出几篇“稿件”,看了看。
第一篇:大眼贼。拟稿说明:你的眼很大,看上课做小动作的同学时,眼更大了。退稿说明:眼大是我的特征,但“贼”有些偏颇,人们常说贼眉鼠眼,往往“贼”和眼大不相匹配。
第二篇:黑炭。拟稿说明:老师的脸有些黑,所以“黑炭”可以概括你的特征。退稿说明:这个外号能够说明我的特点,如果我不是常年在办公室和教室工作,可能会真的成为“黑炭”了,但这个外号,太过直白,能修改一下吗?欢迎你的修改稿。
有轻狂的班主任就有胆大的学生,我不知道苑老师面对这些大胆的投稿会怎样收场。
以后的两三天,“信箱”里的“稿件”越来越多。
三天过去后,又轮到苑老师去上课了,他邀请班上所有的任课老师到班上当一次评委。
苑老师在同学们的稿件中选出了六篇,作为他的外号推荐稿。再由班上的老师和几个同学组成评委,以投票的方式最终选出他的外号,票数最多的将是他以后在同学们中可以称呼的外号。这个投稿的同学也会得到他的奖励。简短的说明之后,苑老师把那六篇推荐稿中的外号、拟稿说明和他的推荐理由朗读了一遍。
第一篇:黑脸包公。拟稿说明:苑老师皮肤略黑,而且对每个同学都很公平,不管是学习好的优等生,还是落在后面的差生,都一视同仁。推荐理由:黑,能体现我的特征,能够公平地对待学生是我的愿望,但我还没有做到,为了鞭策自己,我要推荐这篇稿件。
第二篇:校园慢行者。拟稿说明:班主任平时走路很慢,像在散步,也许是在构思他的新作品,也许是在想如何上好下一堂课,我觉得“校园慢行者”最能体现老师的内涵。推荐理由:我觉得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细致,我走路是比较慢,我以后会提速的,因为这个同学的观察细致,加上这个外号很富有诗意,很合我的心意,我要推荐此稿。
……
苑老师读得语速缓慢而且铿锵有力,完全像是一场正规的写作大赛。我们几位老师都被苑老师的认真劲所感染,也在聆听着每一篇推荐稿。学生则是屏住呼吸等待着最后的胜出者。
我是很认真地投出一票的,最终,“校园慢行者”以绝对多数胜出。但是,当苑老师说出拟稿人的时候,师生们还是发出了短暂的嘘声。获奖的竟然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侯晓勇。
苑老师在两本刊物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赠言,然后递给了站在他面前的满脸通红的侯晓勇:“祝贺你,晓勇,你以绝对的实力获得了这份不太贵重的奖品。”
侯晓勇双手拿过两本书,没有立刻走开,站在那里木讷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眼里竟然闪着泪花。接下来,侯晓勇毫无保留地说出了他的“获奖感言”。
原来,“大眼贼”是侯晓勇以匿名方式给苑老师起的外号。因为,平常苑老师上课时,侯晓勇的小动作总是躲不过苑老师的大眼睛,他想浑水摸鱼,用“大眼贼”这个外号来讽刺苑老师,没有想到,苑老师并没有计较,而是给他认真地写了退稿信。侯晓勇这才知道苑老师的征稿是认真的,于是,他也开始仔细地观察苑老师了。他发现苑老师平常走路缓慢,而且有些瘸,于是琢磨了半天才给苑老师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外号——校园慢行者。
“苑老师,我还知道,你之所以走路慢,而且有些瘸,是因为你患有轻微的股骨头坏死,而你从来都是站着给我们上课的,只有在班上巡视时,才轻轻地捶捶腿,我竟然还经常惹你生气。我也知道你举行这次征稿是因为我们暗地给任课老师都起了外号。说实话,多数老师的外号是我起的。老师,你惩罚我吧,怎么惩罚都行,只要你别生气。”侯晓勇嘴角在抽动,泪水挂满了脸。
苑苑老师眼里溢满了泪水,动情地说:“我的病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关心在我的心里是最温情的,谢谢你。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知道你的政治老师为什么老是歪着脖子吗?因为他常年伏案工作而患上了颈椎职业病,不得不把头偏一些,来减轻疼痛。”
“老师,对不起,我不该给你起外号。”侯晓勇向政治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政治老师眼圈红了,抚摸着侯晓勇的头说:“晓勇同学,我也请你原谅,我平时对你有些偏见,态度不好。”他又抬头对全班同学说,他以后会向苑老师学习,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同学,让同学们监督,“歪脖树”这个外号,如果能让同学们记住他的特点,他不会计较的。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点读】
智慧变通途。最调皮的学生侯晓勇,偏碰上了最有智慧的苑老师。作为班主任,对“起外号”事件的当事人,苑老师应该略知一二,但他没有简单地去直接找几个学生来“问罪”,而是通过紧急的“外号征集”后,又实施了“退稿”和评委投票方式让事件去展开去收束。“退稿”一招,让侯晓勇“起外号”的擅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事件中,师生也接受了一次感人的教育。
悬念紧相扣。“起外号”事件如何处理? 面对“群情激愤”,要有一个答复,“敷衍”行吗?于是来个紧急“外号征集”,但偏又节外生枝,却出现了“退稿”,原来这是苑老师实施以退为进之术,终于在推荐和投票后,有了胜出者的出现,于是悬念顿解,故事的情节在推向高潮中有了圆满的结局,同时,“起外号”事件也得以完美的解决。
放大人的擅长优点,让他的擅长“起外号”, 成了好大一棵树!
(本文发表在2012年7-8月《作文新天地》,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