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想就儒、释、道、法等一系列传承久远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区别,昨天和同学进行了还算深入的聊天,显然他比我研究的深入,阅读量和深入细致的思考都不是我可比拟的。
中国传统文化看似简单,大多惜字如金,但实际深奥,让人似懂非懂,没有丰富的知识、阅历总难顿悟。这与西方文化的通俗易懂大相径庭。我自身还是喜欢经世致用,觉得能让大众听得懂、深信的、笃行的,有益人和社会发展的才是好的思想、好的道理。因此学习过程中,觉得对道可道、名可名、有既是无等争论、深究并无实际意义,认为是为了坐而论道而坐而论道,纯属理论研究,耗费更多精力于思考,而错失了实践中寻找真谛时间。同时,这也让我读书很挑剔,不读心学、厚黑学等,觉得经典多来与春秋、战国思想百家争鸣时期,而后来都是各种经典的一种解读或者一个分支而已。这样想肯定有相当成为的想当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对知识丰富的束足,是我的局限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和很多人一样,经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来处和去处,不同文化思想的孰是孰非。直至昨天,我觉得算是有所顿悟。儒家、道家、法家,其实没有对错、是非,只是看他是否适应时代,是否给人类发展带来意义。比如乱世,如战国、如三国、如五代等等,弱肉强食、枪杆子出政权的时代,该用法家,因此商鞅变法后才有强秦;秦国统一六国后,却二世而亡,原因就是社会需要休养生息,帝王需要正视自己,韩非认为商鞅有法无术、申不害有术无法,我觉得这应该是超越法、术的范畴,建立功业后,一代帝王迷失了,看不透生死,想不清楚自己的来处和归处,想不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因此帝王应该有道的本心,有儒的外用,有法的威严,知“道法自然”则不迷失自我,知“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则能诱人日进、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有法则能束民之私心、佞行。因此,我觉得不应该片面的把儒、道、法分开,单独存在对人类发展而言都可能偏颇。也许当年的区分并不是道理的对错,而只源于古人诡辩和论道的本性,或者纯粹是后人为了区别的进行的分门别类。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年轻人迷失纠结了,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无知无畏、挥霍放纵;农二代坚忍、勤奋,却受限于成长经历性格自卑、眼界狭隘。社会成长进步过程,和父母知识、境界的局限,在很多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留下杂质,要么缺乏安全感拼命奔跑而不知方向;要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么小富即安,迷失自我。也许这恰恰是二代和世家的区别,处在社会变轨过程中的第一代,还没有对人生的变轨做好充足准备,对孩子的教育自然局限。人以群分,我接触的人大多是农民的儿子,少数农三代和工二代。我们中的很多人性格中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少数开明父母能够超越身份的限制,给孩子相对好的教育,他们必能脱颖而出,要么生活的优雅,要么事业成功,思想有境界,人生有追求,对金钱、名利有正确的认识,不会因为比较而自卑,也不会因为成功而迷失。而性格中有杂质的我们,必经历人生的起落,方能大彻大悟、痛改前“非”。
我信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信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少则得,多则惑,信奉忠信孝悌,天道酬勤,也相信易则易知、简则易行,这些给我们人生以启迪帮助、奉为圭臬的经典思想和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其实这些并不矛盾,对我们思想、品性、能力进步有帮助,是谁家的都没关系,都不重要,非要把他们归类,甚至把我们自己归类,自然就会局限我们的成长,使我们陷入论道的怪圈,启迪变成了纠结。与其在理论中迷失,不如在实践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