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的定义
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
代理模式的英文叫做Proxy或Surrogate,中文都可译成“代理”。所谓代理,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代表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机构采取行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代理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适配器模式的用意是要改变所考虑的对象的接口,而代理模式并不能改变所代理对象的接口。
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的区别:装饰模式应当为所装饰的对象提供增强功能,而代理模式对对象的使用施加控制,并不提供对象本身的增强功能。
代码模式和门面模式:有时候,门面模式兼任代理的职责,这时候,门面模式又叫做代理门面模式,或门面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的结构
类图和时序图
所涉及的角色
(1)抽象主题角色:声明了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这样一来在任何可以使用真实主题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主题。
(2)代理主题(Proxy)角色:代理主题角色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真实主题对象;代理主题角色提供一个与真实主题角色相同的接口,以便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真实主题,控制对真实主题的引用,负责在需要的时候创建真实主题对象(和删除真实主题对象);代理角色通常在将客户端调用传递给真实主题之前或者之后,都要执行某个操作,而不是单纯地将调用传递给真实对象。
(3)真实主题角色:定义了代理角色所代表的真实对象。
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通用类图:
举例:在一个公司里面,有很多部门、员工(统称他们互相为"同事"),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同事”之间肯定有许多需要互相配合、交流的过程。如果由各个“同事”频繁地到处去与自己有关的“同事”沟通,这样肯定会形成一个多对多的杂乱的联系网络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此时就需要一位**专门的“中介者”
**给各个“同事”分配任务,以及统一跟进大家的进度并在“同事”之间实时地进行交互,保证“同事”之间必须的沟通交流。很明显我们知道此时的“中介者”担任了沟通“同事”彼此之间的重要角色了,“中介者”使得每个“同事”都变成一对一的联系方式,减轻了每个“同事”的负担,增强工作效率。
大概理清上面简单例子中的意图之后,给出中介者模式适用场景:
1、一组对象以定义良好但是复杂的方式进行通信。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构混乱且难以理解。
2、一个对象引用其他很多对象并且直接与这些对象通信,
导致难以复用该对象。
3、想定制一个分布在多个类中的行为,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
其实,中介者模式又被称为“调停者”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群小孩子(同事)吵架了,这时就很需要一位大人(调停者)过来处理好小孩子们的关系,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中介者”和“调停者”只不过是同一个英语单词“Mediator”的不同翻译罢了。反正最最重要的是:**中介者就是一个处于众多对象,并恰当地处理众多对象之间相互之间的联系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