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开了专题会,策划下个月的电影专题,我旁边的姑娘提出的方案是《嗨!杰克!》。选题理由是,很多的美国大片里的主人公名字都是Jack,这个名字显得熟悉而又陌生,何不就集结成一个专题呢?
这个新颖的提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通过。
晚上回家路上又听到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想起闺蜜问我的问题,哪天你遇上了你的前任或者是曾经喜欢过但是就没下文的人,你会怎么做?
我终于决定静下心来梳理了一下我那些年喜欢过的男生了,没有们,因为男主角就是李同学,但是有两个。
第一个李同学是初中同学,白皙干净,笑一起来一口整齐的白牙,当然最最大的前提是,成绩真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从上县城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就开始了一直前一二名的成绩。这是我唯一可以靠近他的理由了,我想。然后我当上了班长,李同学成了学习委员。那个年代的学习生涯,班干部会议是我们唯一可以交流的场合了。
终究这是场单相思,李童鞋喜欢上了班上的语文科代表,一个干瘦短发笑声爽朗的姑娘,看着他们下课一起打午饭,我有了第一次隐隐作痛的感觉。但这依旧不妨碍我时时刻刻在角落里偷看他的欲望跟小鹿乱撞的心惊胆战。
直到今天,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得票最高的答案是,在人群中,他是亮的!
的确,在我三年的初中生涯里,李同学点亮了我的整个青春。
后来,李同学又喜欢上了隔壁的丹丹同学,一个柔弱娇气的女生。丹丹弹得一手好电子琴,我们那个小地方,能从小有条件学上乐器的孩子就已经是非常出众的了。
运动会的时候,丹丹在冲刺4×100米最后一棒接力,白皙的脸庞因为心跳加速而变得通红。旁边就有人大喊,李XX,丹丹要到终点了,你倒是上去扶一把啊!我突然看到李同学脸上出现了跟我一样的表情,偷偷摸摸胆战心惊而又畏畏缩缩。
我终于明白了,李同学跟我一样,只是单恋丹丹而已,丹丹也知道,只是丹丹喜欢的是别人。原来,我的李同学跟我一样,也有心事的时候。那段时间我很难过,因为我的李同学喜欢的人不喜欢他。
初三的时候,我们都忙着升学考,李同学跟HM同学走在一起了。插个旁白,我们那个时候的在一起,牵手拥抱,就算数了。HM是从乡下搬到县城的,高挑但是一身黝黑的皮肤。按照今天白富美的审美来看,HM同学真的不咋地。可是当年就是当年,谁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呢?哈哈,这只是我自己的自我嘲讽罢了。
李同学依旧很努力,但是成绩渐渐不如从前了。有一点我忘了说了。李同学家境有点复杂,爸爸因公殉职了,妈妈改嫁了,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这就是我每个学期开会收取校服费用的时候,班主任叮嘱我不需要收李同学的校服费的原因。
因为这个缘故,加上成绩不算太差,学校就保送李同学到了另外一个市里的高级中学。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人生中有保送这个概念。乡下孩子,没办法。感谢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开了眼界。哈哈,这样是后话了。
至于HM姑娘,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升学考之后,我去了自己所在市里的高级中学,HM去了县城里的高中。
这三年的初中生涯,还伴随着很多细小的事情,但是大部分都是跟学习成绩有关,因为我们能想的也只有这么些了。但是我发现我的记忆里,关于李同学,一点一滴都是清晰的。
高中三年,我在市里的高中浑浑噩噩地过来了。之所以说是浑浑噩噩,是我的成绩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毕竟舞台广了竞争也大了。二是我发现我自己居然没有喜欢过任何别的男生。我了个天啊!现在想起来,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是怎么过来的!
高考那一年,果不其然的糟糕。即使是高一经历了狗血的负能量朋友,高二经历了狗血的文科班生活,直到高三遇见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死党朋友,这些多姿多彩并不能抵挡高考失败带来的失落,甚至是痛苦。我这么一个自尊心要了命而又极其脆弱的人。
我在家冷静了一个暑假,足不出户,看完了林清玄的文集,还有季羡林的文集。最最痛苦的时光,莫过于有精神食粮的陪伴了。即使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那根本算不上多大的挫折与痛苦,可是青春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然后我回到县城的高中,开始了高四的补习生活。
居然,李同学也回来了!至于他在另一个市里的高中那三年怎样,高考如何考砸,我一概不知。我所知道的是,在校园小路上看到他的第一眼,我还是止不住的心跳加快。就像三年前自己来到初三四班遇见他的第一眼。
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三年,我们连听说的资源都没有,更别说有彼此联络这一说法了。
即使是这样,补习那一年,我们就再也没有说上话了。他选理科我选文科。教室走廊经过遇见的时候,会微微点个头。居然连一句“嗨!”都没有。
这个时候,我遇上了第二个李同学。
之所以后面才遇上李二同学,是因为他在第一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才来班上的。李二同学学的是美术专业,画得一手好画。之前去市里找老师补习专业课了。现在需要回来补习文化课了。
李二同学是个小版的梁朝伟。眼镜很深邃很亮。每天在教室最后一个角落学习,安静地不说话。下课了就回家画画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艺术气息”的身边同学。总觉得跟别人不一样。
有一天晚自习我头顶上的顶管坏了,班主任不在。李二同学三两下就去校门外买了灯管爬上桌子换好了灯管。
如果说人的记忆了有某一刻说法的话,那么那一刻我真喜欢上了李二同学。
然后我开始打听了,李二同学想考国美,那是学美术专业的同学都向往的圣地。我想,这么牛的学校,肯定是在首都北京了。北京好,我也有好多可以选择的学校了。人大、中传,不行还有别的学校呢。
那一刻起,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如果说以前对于这一次补习是为了命运而战,现在的我,多了一份使命,我要为我的爱情而战!
我的美好的未来,九月金秋的季节,可以跟李二同学手牵手漫步于他的大学校园或是我的校园里,真是美好到不行。
旁白来了,至今为止,直到高考前,我还没跟李二同学说过一句话。
高考结果出来了,李二专业课得了极高的分数,但是文化分少了两分,没进国美。我很伤心,李二同学去不了北京了,那么我一个人的向往又有什么意义呢?
班主任建议我报了武汉的大学,我想通了,填上了志愿。
后来,高考后聚会,李二过来跟我说话了!
听说你报了武汉的学校。
嗯。
我没考上国美。
我知道。
所以我报了北服,改去北京了。
改去北京了?那国美不也本来就在北京嘛?
国美不在北京啊,国美在杭州。
……
直到今天,我心里还是萦绕着当年心里的那一刻的那一阵嘶喊,青春啊青春,你为什么这么残酷?错过就真的是这么一种必须要体会的痛吗?
直到今天,李二也不知道,那一年,我曾经喜欢过他,甚至堵上了自己的大学命运乃至将来的命运。
后来的后来,我就进大学了,遇上了我真正的初恋,直至今天。
第一个李同学,贯穿了我六年的青春记忆。第二个李同学,一年,竟让我差点堵上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这两个李同学教会了我什么,我唯一能说出来的,就是自己坚持了十四年的日记。从初中遇上第一个李同学开始,买的第一个日记本,记录下所有的思绪。直到今天,日记本数量堪比存书。
另外一点让我学会的,就是不断的怀疑自己反思自己直至说服修正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周而复始这样循环下去。我成了一个二十多岁心里却住着一个六十岁灵魂的人。这是隔壁同事给我的评价。
现在回想起来,从初中开始发育,我就开始变胖、长痘,不会打扮,有些自卑。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甚至到大学第一年。当时的自己,除了学习成绩一无是处。
直到有一天看到网上吐槽《那些年》,说只有好看的人才有青春。看了多年美剧的我第一次点开电影《那些年》,认真耐心地看完每一分每一秒。
然后我哭了。
大学后的自己,认识到了更多的人,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我有了时间收拾自己,也有了可以学习进步的榜样,还有人指导感染着我通往把自己收拾得更好的路上。
大学开学的时候,在校门口看到了水果摊上的青李,我口水就流了下来。生于南方的自己,吃惯了酸爽甜脆的三华李,在武汉看到青李我就很满足了。
我买了一大袋,吃了整整一个星期。完了再去买,直到青李过季。
我在宿舍边洗边吃,说,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男生就叫李子,女生就叫李子果。
下铺的姑娘大笑,彭小玲你真是嗜李如命啊你!!
后来我遇上了自己的初恋,我们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人,也把对方变成了更好的人。
回到开头闺蜜的提问,哪天你遇上了你的前任或者是曾经喜欢过但是就没下文的人,你会怎么做?
我想,如果实在深圳的街头,我会来一句,李生,你(lei)好(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