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一成不变的布景——一床一椅一书架一边柜;三个人,修女琳达、小警察卡尔、作家马克,三种主灯光色,红、绿、蓝,夹杂点紫、黄、灰白;基本依靠言语加少量的形体动作,用长达两小时无休的时间演绎出了一个玄奇、悲凉而又恐怖的故事一一《杀死马克吐温》。不同于孟京辉的《空中花园谋杀案》,这次是在舞台上真的杀人了,而且杀死了不止一个。
更惊惧的是,杀人工具是一把大锤头,被害人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在万般无奈当中,惊恐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厄运。话剧舞台自然不同于影视剧,没法表现这样血腥而又残酷的场景,但恰恰这种意向性的过程与真实性的被害人倒地、四周一片狼藉的舞台呈现,叫观众充分领会了剧情,脑补了过程,理解了结局,陡生了发自肺腑并通过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的寒意、悚然。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松林镇。一个荒凉破败、少有人行的教堂里,住着一名年老且壮实的修女。一个曾经备受追捧如今有些过气的作家被修女用捕兽夹囚禁于此,修女实在是太喜欢看作家写的小说了,她留住他是为了让他写她最爱的那部小说的续作。一个刚入职的小警察奉命调查作家的失踪案,雨太大了,镇里的旅馆全都住满了,他只能来到此处借宿。故事就此展开了……
琳达的人生简直是不幸的N次方,父亲早亡,母亲再嫁一个码头工人,他赌钱喝酒打老婆,母亲当着琳达的面把继父勒死了,被判死刑。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加州大学学习护理专业,在校倍受同学的霸凌,后来在教堂里当修女,又被两名神父凌辱,其境遇让人不由想起俄国作家妥思陀耶夫斯基的作品《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虽然主人公的境遇与琳达不同,但同样充分反映了底层人民所受到的无尽伤害和痛苦悲惨的命运。琳达说起这些事来痛苦万分,但是她觉得这是她应受的,她在马克面前一再表示她并没有想惩罚那些损害她的人,她选择了原谅。
作家被琳达感动了,将她的境遇写到续作里,并愤怒表示必须要复仇。卡尔也被琳达在他面前表现出的善良、善解人意、独立自强所感动,并且似乎也愿意回应琳达对他表现出来的好感。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马克和卡尔无意间从柜子里找到一个放着过去公开报道的系列离奇死亡案件的的小盒子,危险降临了……
演员们的语言表现力实在是太强了,特别是琳达,时而温柔低语、抒情缦回;时而坚定有力、冷酷平静;时而哭泣伤心、痛彻肺腑;时而高声咆哮,气势骇人。她可以笑得如沐春风、甜美亲和;也可以笑得狰狞恐怖,汗毛倒竖;还可以笑得苍凉绝望,悲意陡生;也会笑得漠然旁观,置身事外。演出结束后,才发现女演员竟然是一位长相甜美的女孩,不仅她的台词功力十分了的,舞台表现力也十分高超呢,甚至于她可以抱得动、背得动卡尔和马克。
琳达的人生际遇很离奇坎坷,个性也非常复杂,既有着小女孩的浪漫多情,更有常人所不具备的狠辣、果敢。如果说她对于伤害她的那些人所做的种种,从道义上还可以解释得通,但她对无辜第三者所实施的过激行为,就是一种无可置疑的犯罪了,她也从一个被伤害者蜕变成为一个施暴者、罪不容恕者。
欺凌弱者、胆小怕事、自扫门前雪,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后两个特征普通人大多具有,因而往往会成为纵容恶之存在和蔓延的“温床”,并且伤及自身。作家与小警察的最终遭遇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在人间的不仅是天使,也有恶魔。从故事中看到社会、反观人性,这也是看一部剧带给人的深度思索,而不仅仅是感官享受与那一刻的倍儿爽体验。
黑披风或者是黑袍子扬起来时,投射到墙壁上的那个影子,像乌鸦又像一只黑鹰,总是带给人一种恐惧的压迫感。剧中人琳达就是穿着这样的黑袍,她放下手臂时温柔恬静,扬起手臂时就惊恐紧张。这种让人心收紧的感觉还得益于本剧的灯光与氛围布置。音响也很有特点,特别是在长时间转场黑幕时,音乐不断,悬疑气氛犹在。
最后,特别提醒剧友的是,本剧观演千万不要坐在一楼前排,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在身边发生,如果你的心脏不够好的话,恐怕承受不起。这发生在台下的惊悚远比台上要震撼得多,甚至,我觉得本剧宣发词汇中的“惊悚”就是专指那一刻的。具体是怎么样的就不剧透了,请记住,相信我,没错的!
我是冰珊醉红楼,爱红楼爱文艺的江南女子,欢迎关注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