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百科中,智慧的定义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看起来是不是还是很迷惑?我们知道它肯定不同于智商、智力或者说聪明,而且我们也知道通常我们形容一位聪明智慧的老人为“智者”,而年轻人则更多形容“睿智”。貌似这两个词跟智慧是比较接近的。这是否意味着年老的人更具有智慧,年轻人的智商更高呢?
按照大脑的生理机能,男性在40岁之后,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变少,各神经之间的连接开始减弱,从而大脑新陈代谢和处理新信息的速度变慢。而在25-30岁之间,大脑的运作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大脑里有一些东西并不会衰退,那就是逻辑推理和认知功能,这些是靠知识和经验支撑的。这些功能在40-50岁达到巅峰,然后几乎就能一直保持,到一个人临终前几年才开始下降。
但是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老人比年轻人还有智慧。让老人有智慧,是下面两个机制在起作用。
第一是去中心化,第二是平衡化。
先说“去中心化”。
中国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有时候给别人出主意的时候,显得非常智慧,但是一轮到自己的事,往往会犯糊涂。为啥?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事情,不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比如,《圣经》中传说的所罗门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慧人物。有个故事,说一个婴儿,两个女人都声称是他母亲,都要认领,结果就去找所罗门王评理。
所罗门王说,有两个女人,只有一个婴儿,那这么办吧:把婴儿劈成两半,你俩一人一半呗?其中一个女人就吓得大哭,说那我不要了,我让给另外一个人。所罗门王说,这才是亲妈,孩子给你。所罗门王作为旁观者,有着解决复杂纠纷的智慧。但是他自己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团糟。
怎么避免这个现象?心理学家说,要通过和内心的自己产生距离感,能够从自我的身份中抽离出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着自己,这就能对事物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这就叫“去中心化”。
作家渡边淳一所说的“钝感力”,就是让自己对外界的反应没有那么敏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而老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等到我们年纪大了,大脑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不再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过于执着。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去中心化”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理智的判断。
“去中心化”,这是老人智慧的一个源头。还有一个源头,是“平衡化”。
这就牵涉到对“智慧”这个词的定义了。
仅仅凭借语感,我们都知道,智慧不同于智力,不同于智商,不同于知识,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脑科学家认为,“从脑活动上来看,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其中,平衡这两个字是关键。有人提出,智慧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
1:有生活常识,这是基础。
2:有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容易陷入暴怒或者沮丧。
3:善于社交,也就是能够感知他人的能力,也叫共情力。
4: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劣势的能力。
5:决断力。
6: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在这六点当中,几乎每一点都是平衡的结果。智慧不是只讲原则,智慧是把握刚刚好的那个均衡点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里说,城邦的领导者既不能是出身特别高的人,也不能是出身特别低的人。出身特别高的人容易跋扈,看问题、处理事情容易粗略、蛮横;而出身低的人看问题、处理事情容易琐屑,甚至刻薄。适合做城邦领导者的人一般是中等出身的人,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这种人的特质,就是容易达到某种平衡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观察世界、感受世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更容易有智慧。
而老人的大脑,恰恰就有这个特点。人岁数越大,大脑越衰老,但是也伴随着另外一个良性的进程,就是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的减少。简单说,就是越来越平衡。
老人不太容易冲动了,不去讲单一的原则了,善于把握做事的度了,更倾向于融入社会了,也就是越来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