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泰勒是美国的经济学家,他仔细观察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发现很多表现,如果用传统经济学理论审视都是“错误”的行为。
理查德•泰勒对这些“错误”的行为进行研究之后,认为传统经济学忽视了大部分人都是有限理性人这个事实,导致不少根据传统经济学模型制定的,看上去“正确”的决策最终没有成功。于是,他从这里出发开始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以在这方面的成就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错误的行为》就是理查德•泰勒所著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奠基之作。这本书很奇特,既是一本严谨深入的行为经济学著作,又让一个普通人稍作努力即能享受津津有味的阅读快感。它讲了大量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以及研究者怎样研究这些现实中的故事并取得有效的数据,非常有趣。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的大量似乎非理性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进行各种生活决策时的普遍心理现象。我们普通人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从那些有趣的“非理性行为”故事和作者的精彩分析中得到个人生活的启发。
作者观察到的现象里,我感到有共鸣的是“禀赋效应”、“沉没成本谬误”、“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效用贴现和自我控制问题”。
作者用几个故事展示了“禀赋效应”的广泛存在,又通过著名的马克杯和代币实验进行了证明。禀赋效应揭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所拥有东西的价值,由此产生了不合理的行为。
很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因为这些故事砸中了我,一个例子就是很难丢弃多年来不同情况下积攒的书籍,即使时过境迁,有些书显然即没有阅读价值也没有保存价值,而且,自己很清楚不太可能把有限的时间再花在这些书上面,却下不了决心把它们仍掉。其实稍微想一想即得知存放这些无价值书籍的成本非常可观,如果处理掉它们,可以得到宝贵的松快简洁的环境,或者腾出空间放置真正会读的书;
再比如,和对钱的态度相反,我在放弃曾经拥有的物品时,不管值不值钱,总显得很抠,不论是衣服,围巾,或任何用过的东西,小玩意儿。我之前以为这是自己特有的恋旧个性,现在知道是禀赋效应的一种表现。
而“沉没成本谬误”,简单说指的是人们在做一个当前的决策时,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还会不自觉地考虑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即“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付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哑然失笑,因为他们的储物间可能都有一双颜色价格样式几乎完美,不惜重金买下的鞋,或者另外什么东西。很遗憾鞋子穿上后夹脚,在经受过几次痛苦和尴尬之后,马放南山已经很久。得到大经济学家的指导之后,人们大概会尽快下决心将它处理掉,而不是在收拾储物间时一次次拿出来看看试试,又无奈地放回去。
至于“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了解了这个心理现象之后,对商家打折商品趋之若鹜的人们是否会多少冷静一些呢?
有关自我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凡努力上进的人不可谓不熟悉。这本书给我们讲了很多跨期选择、效用贴现、当前消费、延后消费等与自我控制有关的故事。传统观点默认人们在做跨期选择方面的决定时,理所当然会理智地选择最经济最具效率的“正确”决定。而实际上人们普遍会陷在内心那个注重未来的计划者和只活在当下的行动者之间的冲突之中。
不少广为流传的笑话就传达了这个事实,比如,减肥的人会自嘲,我吃完这一块蛋糕就开始减肥;再比如,有些人会调侃,我是当之无愧的戒烟专家,大概一个月戒一次吧;
类似的情境可以说数不胜数,例如有些人经常将工作报告拖到最后,最后不得不连夜赶工。这一次他决心早早启动,既免去限期将至的焦虑,也能够留出时间提高报告质量,可是,当他发现电视台正在播放他很想看的电视剧,就会立刻陷入一场折磨人的内心挣扎。
大家都知道成功减肥,成功戒烟,有效利用时间对自己益处最大,是自己渴望实现的目标,但是内心那位只活在当下的“行动者”却只顾即刻的满足。
显然,不管在什么情境之下,对未来的消费进行贴现显然都是错误的,是意志力的失败。但是普通人的本能却对眼前的奖励最迫不及待。
为解决这个问题,书里给出了两个办法:移除诱惑,将自己与蛋糕和烟卷隔离,不打开电视,或者干脆将电视机送人;另一个办法则是提高偏离计划的成本,比如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计划,若计划破产,自己可能会招致嘲笑,或者和人打赌,未达目标就罚款请客等等。
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制定各种规则帮助自己的意志力抵抗对时间和金钱的提前消费非常必要,也为各类成功学所竭力倡导。不过话说回来,对已经拥有相当人生经历和经验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人们会注意到这本书在谈到消费贴现和自我控制问题时的另外几句话,大意是如果把有些事推到未来,快乐和满足感是会打折的,和今日相比它们的吸引力将变得极为微小。这个问题相当吊诡。人不仅需要成功,也需要各种世俗的快乐和满足。就像这本书里说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既没有经济学家的聪明头脑,也缺乏苦行僧的意志。我还想加上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既希望有成就,也希望能够享受世俗快乐。
当然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是巨大的,为此做出牺牲也是值得的,这就是延迟消费的意义所在。不过一定有人在回头看时感到遗憾。随着年龄渐长,时过境迁,有些快乐逝去就逝去了,永远找不回来。有些人会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在时装上适当提前消费,因为当实力更强时,年龄体型,甚至状态环境都不一样了;在时间使用上也有同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遗憾为了工作和学习错过了不少美好瞬间,例如个人爱好,与家人相伴。也就是说,有些事推到未来,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所以,我们也许应该在苦行僧式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即刻满足之间找到平衡,并为此做出可行的规则和计划,搞清楚哪些是当前应该进行的“消费”,哪些则属于不应该贴现的“未来消费”。
理查德•泰勒作者作为堂堂的经济学家,写书当然不是为了讲故事,目的还是落在通过洞察并利用人们的行为习惯,指导微观、中观、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通过对人性的巧妙引导,达到有利于经济运转和百姓利益的目的,他们称之为“为明天更美好”。
作者最后说了几个行为经济学在政府经济政策中发挥作用的故事。我作为打酱油级别的阅读者,从中看到了书本之外的有趣,感慨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真的很不一样啊!
有个故事介绍如何利用行为经济学诱导企业员工提高养老金储蓄比例,文中先就说明即使最愚钝的人也知道这个计划对自己有利。这种情况若放在中国,所有人都能立刻琢磨明白,踊跃参与,不可能错过。而在美国,仅仅因为拖延惯性、希望只进不出的所谓风险厌恶再加上自控问题,就会导致人们纷纷错过对自己明显有利的经济计划,最后承受老了以后没钱花的风险。
还有,当为明天多储蓄计划的推动者喜滋滋地展示如何成功引导了民众提高养老金储蓄率时,就有经济学家质疑,这一块的储蓄率提高以后,人们可能会降低其它帐户的储蓄,或者更大胆地去借债,这对于为了明天恨不得把多挣的每一分钱都存起来的中国人实在太难以理解。
另一个角度的批评也很有意思,有经济学家问这样做是不是家长主义,是不是在用官僚决定代替市场和个人意志。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这些情节甚至给我们带来些微的理解困难。经济学家和机构帮助人民获得福利的做法肯定是好的,怎么扯上家长主义了?
作者的反应在我们看来很有趣,他不得不调动研究数据来为自己辩护,还被逼说出类似这样的大白话:这是为了人们的明天更美好,就算是“家长主义”,难道不是一种好的家长主义吗?当人们60岁时,与没有足够的钱养老相比,发现手上的钱太多了是不是更主动呀?这还用说吗?美国人真是太逗了!
了解到这些不经意间展现的巨大思维差异,就比较好理解这些天电视屏幕上美国各地长长的领取救济食物的队伍,这只是因新冠疫情停工居家仅仅半个多月之后,类似的情景,还有前两年美国政府短暂关门时,政府雇员的经济窘境。相比之下,凸现中国人骨子里的危机意识和不安全感,大部分人都似乎本能地居安思危,而存钱就是提高安全感的最后一道屏障。比起富裕得多的美国人,即使三个月没有收入,大部分中国人还能够窝在家里度过这段危机时刻,很少听说极端的事件发生,也没有见到大范围的政府救济。
中美思维差异远不止这些,但这无意之中显示的差异却反映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领域,孰优孰劣,或者是否可以进行好坏优劣这样简单的分野,都远不是这小小的一篇读后感能够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