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凤姐出生在山城的某个小村里。
80年代的村庄,民风格外淳朴,对外面的世界普遍缺少洞察力。
尽管生活清苦,但凤姐的童年还算是快乐的,因为她不知道山城外的蓝天,比村子上空的白云还要耀眼。
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的情怀,到了青年时期总会碎的猝不及防。
勉强混到专科文凭的凤姐,在社会上一路受阻。不屈于命运的她,狠狠的燃起了自己心目中的斗志。
她要去上海,要去这个国际大都市混出个模样,让那些昔日瞧不起她的人,在日后都要追赶着崇拜。
2008年,凤姐第一次与上海亲密接触。
上海的纸醉金迷,璀璨繁华,刷新了凤姐对震撼这一词的认知。而随处可见的清北交学子,更让凤姐有一种庞大无形的压力。她想要出人头地,光是从履历上就已经彻底被粉碎了。
回到狭小的出租屋,镜子里的自己实在是对不起上海这座城市。
尽管上海的海纳百川包容了凤姐的渺小与粗粝,然而,却不曾给凤姐指引出清晰地人生方向。
在上海一路的求职碰壁后,凤姐终于得到了世界500强大企业家乐福的垂青——做一名卖场收银员。
重复繁琐的工作,看不到希望的尽头,让凤姐一度陷入到绝望中。
然而,不甘于平凡的凤姐,绝望之下,在脑海中涌现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名策略。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什么能博人眼球的大事件,那么古有东施效颦,今有凤姐征婚。
苛刻的征婚要求立刻刷爆了人们的眼球,凤姐也被推向舆论的高潮。而凤姐的征婚启事,也迅速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一时间,批评凤姐的三观不正与丑人多作怪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关注凤姐的人数在蹭蹭上涨,凤姐终于以扮丑达到了她的目的。
出名后的凤姐,开始有商演的邀约。她上过综艺,当过车模,做过广告,甚至有企业家蹭着她的热度请她代言,出场费一度高过二线明星。就这样,在无数的争议与口水中,凤姐积累了她人生中的一桶桶金。
外界的任何非议,都是凤姐前进的动力。
在国内成片的指责与怒骂中,凤姐愈战愈勇,并一路高歌猛进的去了美国,拿了绿卡,完成的一连串的常人所不能及。
出国后的凤姐,依然保持着她固有的言论风格。一次,她在微博上发出的要与陈冠希结婚的言论成功引起陈冠希本尊的回应,并引发一连串的口水战,其中更有诸多明星的参与转发。
这一次宣言,无论凤姐什么目的,她又一次登顶大众的视线,挑战大众的神经,并屡试不爽。
凤姐的出名,无异于给社会中一大批压抑很久的人一个释放的窗口。
试想,又有什么比小绵羊向狮子耀武扬威,鸡蛋向石头发起挑战,更能刺激人们的眼球与窥视欲呢?
凤姐之后,也有很多想通过扮丑来博取关注的人,但均因没有得到扮丑鼻祖凤姐的真传,而导致来得快去得更快。
每个人都想大骂凤姐的低俗与丑陋,每个人都想从骂声中寻得一丝快感,以发泄自身的压抑。
凤姐的关注度水涨船高,截至目前,凤姐微博的关注人数已达到950多万,甚至比很多明星的关注度都高。
去了美国后的凤姐,依然能通过微博左右国内人群的神经系统。
凤姐暂时停顿出格言论,开始在微博发长文感想,发自己的所思所想,逐渐引起了小部分人对凤姐的褒扬。认为凤姐还是有思想有三观的。
更多的依然是对凤姐的谩骂与抵制。
然而,无论是褒扬也好,谩骂也罢,面对舆论给她的任何,她都很从容的笑了。正是他们对自己的各种谩骂指责,成就了她转折的人生。
抵制的多了,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仰视。
且不说她在美国是否在从事美甲师工作,也不说她的1000万融资是真是假,单说身在美国的凤姐,过得比国内快乐多了。
有心理学家指出凤姐属于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然而,专家的定论只适合理论探讨,在实际上并无多大用处。
凤姐的人生之路,绝非她是因为她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是她到了上海后,面对人生打开的新天地而自己又无法成为主角的冲击下,做出的一种如“壮士断腕”般的底层式逆袭。
从凤姐的微博上看,凤姐有着清晰的认知,有着对世界起码的判断能力。现在的她,似乎找到人生的归途,逐渐趋于安静,较少发表出格的言论。
安静的生活,或许只是她想平淡的融入生活。但只要她想,她能随时撬动微博上大众的神经,继而引发一场网络口水战。
如果说人气的重要性能带来多少收入,那么凤姐以自己回国做了个直播,轻松收获一万多礼物的打赏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人气变现的例子。
无论扮丑的路上,凤姐的形象是否光彩,但是在出名并靠着出名套现的路上,她是赢了。
因为最初,那个被上海震撼到的小姑娘,走投无路的绝望之下,做出的一系列“反击”社会的行动,只是她开辟人生路的垫脚石。
对于出身底层,无依无援的凤姐来说,这是她能想到的最有效也最快的方法了。
或许,未来会有一篇文章以凤姐为题,阐述“互联网时代,底层人物的突破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