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摔跤吧,爸爸》,心里十分激动,这个故事完整地展现了天赋如何发现、磨炼乃至成功的过程。即便是有天赋,也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刻意练习来强化提高。但前提是,你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份天赋对自己的意义。
一开始爸爸的梦想就是想为国家拿金牌,看到女儿身上的天赋之后十分欣喜,或许他当时并没有想过要通过摔跤,使女儿们“摆脱相夫教子的生活”。因此,女儿们一开始对父亲的这种“私心”很不认可,凭什么我们要为你的梦想牺牲美食、懒觉甚至头发。直到在一次婚礼上,好朋友含泪描述了自己以及绝大多数印度女孩儿,那种“一眼望到底、每天埋头于家务、与没见过的人结婚”的生活,女儿们这才认识到爸爸的这个梦想对自己的意义,内心深处找到了认同之后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磨砺之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直到最后一战的前夕,那个曾经卖给他们鸡肉的小贩带着女儿来看比赛,小女孩将求来的护身符交给爸爸,爸爸这才意识到女儿的成功不仅是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向那个歧视女性的全印度证明她们的能力。
影片的最后,字幕说“受他的启发,印度成千上万的女孩开始从事摔跤运动。”我心里一沉,总觉得这样有点儿“矫枉过正”的意味。
不可否认吉塔的成功,让印度人看到了她们的能力,或许还提高了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吉塔通过摔跤证明了自己,然后成千上万的女孩也开始苦练摔跤,梦想去证明自己,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悲剧。不是所有人都有吉塔那样的天赋,那样的父亲,盲目的崇拜和模仿只会迷失自己。
我倒是希望,吉塔通过摔跤证明了女性的能力,于是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解放天赋,从事各种之前她们没有做过的事情,那样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