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出增长智慧的二十五种支分方便中的后八种方便?
第十八“他由何种过,常为智者责,自应断彼尽,亦应遮止他。”谁有过失,则应常为智者所呵责的,所以自己应当断彼过尽,并且亦应尽自己能力遮止他过。就是说任何一个人有过失,都是有智慧的人所呵责的对象。所以说,不要说自己的,首先把自己的过失把它灭掉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周围的人也有这些过失的时候,很善巧地去令他也断掉这些过失。比如龙树菩萨说:说话有三种,一个是美语,一种实语,一个虚言。其中运用美语和实语先赞叹他的功德,然后给他说一些适当的过失的实语让他善巧地改善。这很重要,因为他能接受得了,要不然你直接批评他接受不了。
第十九“他害莫嗔恚,应念宿业感,为后不受苦,自应离诸过。”说若他人对自己作了损害的事情、伤害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呢?应该念啊,由于我往昔所造的罪业的果报所感,心里要明白这个。因此千万不要对对自己所做损害者产生嗔恨之心,因为嗔恚则成为后世遭受更加猛烈痛苦的原因。所以欲为后世不受苦,自己应该远离一切嗔恨等过失,来去挽救这个,不要做这个事。
第二十“不希望报酬,于他作饶益”。不希望得到什么报酬、得到什么回报,而去做饶益他人的事。也就是说,当你帮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了,不要有回报之念,我需要得到回报的念头。你一开始帮的时候你心里要做好一个心理里准备:“我不收回报”,这样的心态去帮人那才是真正的增长智慧。
第二十一“有苦唯自受,乐与求者共”。若他令自己生苦恼的时候,有苦唯独自受;有安乐的因如饮食等,应与乞求者共同受用。也就是说,如果他人令自己受苦恼的时候,要有个心态:有苦我一个受了算了,有福大家同享。就这种心态。咱们说同甘共苦,这是世间话。佛教当中,做为一个菩萨行者同乐而不共苦。什么意思呢?有苦由我个人独受,有乐与大家分享。这才是最好的。
第二十二“虽具天圆满,亦不应骄傲,穷困如饿鬼,亦不应怯弱”。这句话很重要,记住了。自己由于天生也好,不但不应因为少许事情更生骄傲和怯弱,虽然具有天的富饶圆满,就是自己具有非常良好的天生的条件,千万千万不要产生骄傲之心。遇到穷困潦倒、饿鬼一般的遭受,也千万千万不要怯弱,就是不要屈服。这两件事很重要啊。有的人,穷困潦倒他不怕他受得了,但是一旦有了一些条件之后他开始就堕落了,他开始就懈怠了,他开始就骄慢了。有的人呢,有福他不怕不会骄慢,但是一旦遭受了挫折了、麻烦了、穷困潦倒了,他彻底地丧失了信心。这两个都是极端。虽已穷困潦倒如饿鬼,你也不要失去信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虽有天资圆满也不要骄慢,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要记住这两个边好吗?
第二十三“由说真实语,自死失王位,亦应常说彼,不说其他语”。由于说了有益于他人的谛实语,哪怕是自己死或者失王位,也应当恒常去说彼义,除彼义之外其他不实而对他无益的言语,纵然生存而得王位,也不应该说。就是说,只要你对他有意义的事情要说了,哪怕你要死或者失去王位,你也不要去不说这个对他有用的实语,要学会忠。我记得这个在国内,咱们内地也是非常地强调的就是忠诚,对吧。进忠言、做忠臣对吧,不怕国王杀头,他一定要进个忠言是不是?其实非常好,应该是这样。但是千万不要哪怕是你得王位了,得王位了也好,为了生存也好,不要去说欺诳他人的话,欺骗他人的话,这是不好的,对他的无益之言。
第二十四“如所说而行,誓愿应坚持,由此具吉祥,地上成胜量”。就是说,自己嘴里怎么说的,行为也就这么行。与自己许可相顺的誓愿,应该恒常坚固地去受持。若能如是而作,由此则具吉祥。他这个说的对象是国王。
汝在大地上当成殊胜定量,最可依凭之处。所以应当坚持誓愿而行。就是说话就算数,不要失言,就这个意思。
第二十五“汝恒于一切,应善观察行,由见真实义,故不随他转”。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呢?以恒常的时间当中,常常要观察自己的身的行为、言语、起心动念等一切,并且明了一切可以取的、可以舍掉的这些如法与不如法的事的时候,要立刻做取舍。先善巧观察而是否应作而行,由于现见如实真正的取舍的正确道理,遇事则不须请问于他,故名不随他转。只要你明白了真相之后,即便旁边的人再给你指颠倒的路,你也不会走向的。
这就是增长智慧支分当中有二十五种方便。听懂了吗?这些要记住,这些很精华,是吧!很精华,我们要常常心念的。
2.如何生起“平等舍”?
根据《菩提道次第•安乐道》当中的一部分的内容,来跟大家简单地讲解一下这个平等舍之理。念想对自己曾经有过做过任何一个损害利益的敌人,和没有作过损害也没有做过利益的中庸众生,和对自己极有恩爱、极有恩德的亲人。分别观察念想此人在无数世来,这个中庸之人呢,曾经做过我无数次的父母,由此对我有恩之理,每当做父母的时候对我有恩之理;于敌人呢,念想他每次做父母的时候,为我所做出的付出的那些母爱,对我有恩之理;对自己最亲切和贪爱的人呢,念起他曾经做过无数次自己的敌人,而杀自已的头的头颅聚集在一起的话,如同须弥山一样的道理。由此对敌、对友、对中庸之人,消除嗔心、贪心、令住平等舍。这又从中庸人开始说起,因为平等舍的话对中庸人容易生起,然后对亲人消除贪,对仇人消除嗔。然后观所有的陌生人,然后观所有的六道轮回众生,分别别别意念着他对自己曾经做过无数次的父母其恩德等等缘念,然后生起平等舍。
3.大乘修菩提心的七因果法是什么?请详解?
一切众生视为父母如子生慈心
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就像一个独子的母亲对自己独子的孩子,愿意让他得到快乐的慈心一样发大慈之心。就这个意思。说到这儿的时候,一切众生如何视为父母的道理,就是大乘的七因果法。修菩提心的七因果法来说一下:
首先,第一个就是平等舍。根据《菩提道次第•安乐道》当中的一部分的内容,来跟大家简单地讲解一下这个平等舍之理。念想对自己曾经有过做过任何一个损害利益的敌人,和没有作过损害也没有做过利益的中庸众生,和对自己极有恩爱、极有恩德的亲人。分别观察念想此人在无数世来,这个中庸之人呢,曾经做过我无数次的父母,由此对我有恩之理,每当做父母的时候对我有恩之理;于敌人呢,念想他每次做父母的时候,为我所做出的付出的那些母爱,对我有恩之理;对自己最亲切和贪爱的人呢,念起他曾经做过无数次自己的敌人,而杀自已的头的头颅聚集在一起的话,如同须弥山一样的道理。由此对敌、对友、对中庸之人,消除嗔心、贪心、令住平等舍。这又从中庸人开始说起,因为平等舍的话对中庸人容易生起,然后对亲人消除贪,对仇人消除嗔。然后观所有的陌生人,然后观所有的六道轮回众生,分别别别意念着他对自己曾经做过无数次的父母其恩德等等缘念,然后生起平等舍。此第一平等舍。
第二,是知母。一切众生如何视为父母呢?首先要知道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母亲,这很重要。所以我根据《安乐道》跟大家简单地说一说,一切众生是我亲眷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原因为因为轮回无始,所以我们的生死无始,生死经由一世而又一世,根本没有一个我未曾投生过的处所,投生次数不能计数;根本没有一个未曾投生过的众生之身,投取次数不能计数。也因为如此,根本没有一个众生未曾作过我母亲的,每一位众生作过我母亲的次数也是不计其数。即使每一位众生都为人身,也是没有一个未曾作过我的母亲,做过的次数不但不可计数,而且必将持续做我的母亲。应想,一切众生其实都是施恩将护我的母亲。这就是知母的道理,所以我们把一切众生视为母亲。详细的话我就不说了。
第三,光是思母不够的,要念起母亲,每一位众生做我母亲时候的恩德,叫修念恩。把今世的母亲就念想为年岁老迈外相在眼前清楚地缘念,然后想:我今世的母亲不仅今世,无数世来做过母亲不计其数;尤其今生母亲呀,最初在胎中慈护我,出生后即置于软垫,手指顶上摇抱,然后就是以其身之暖拥抱怀中,慈颜笑迎,喜颜顾视,擦拭鼻涕,手除不净;较之由母亲自己遭受如舍命般的痛苦,我得到少少一点痛苦,母亲的痛楚更为深剧,而且毫不顾惜自己的罪苦、恶名及性命,把疲乏劳苦成办的所有的饮食、财物慈爱地施予我。可以说,观待相顺于母亲自己的能力,她为我成办了无量的利益与安乐,救护了无量的伤损与痛苦。如此想来,着实深恩浩大。
如此修行,自心蒙生觉受,然后父亲等,念想他今生做父亲,过去无数世中与今生的母亲一样做过无数次的母亲,于我恩慈救护等等,深恩浩大。然后亲属等,然后中庸人等,然后陌生人等,然后怨敌等,然后所有人类,然后一切众生,念想这个深恩浩大,由此念恩。
第四,则是修习报恩之理。念想无始来施恩于我的母亲,因烦恼魔使,致心扰动,心识不得自在而趋疯狂,远离了增上生及决定胜的慧见之眼,失却善知识的引导迷盲。每一刹那都为恶作乖乱而颠仆颠倒,总之堕在轮回,特别行在三途堪畏的崖边,在这种情况下,若予弃舍,委实太可羞耻;由此我需报恩,将一切如母有情从轮回痛苦中救拔出来,安置于解脱之乐,如此有力行持。这就是念恩之理,报恩之念。
第五,修慈心。何为修慈心呢?刚才就是说念慈心,一切众生视为父母,如子念慈心。就念想,原来一切像自已母亲一样的刻骨铭心的人,他哪里有无漏之乐呢?即使是有漏的安乐也付之阙如。所以,现在他自以为安乐的,终究趋变为苦;他虽所希求安乐,也勤苦寻求,但后来却都是只是作为恶趣的苦因,今世不过徒为烦劳困苦,根本没有真实安乐可言。因此,若他具足安乐及安乐因多好啊,愿他具足一切安乐及安乐的因,我当使令他具足安乐及安乐因,以如此有力行持,乃为修慈心。
然后就是,在慈之前,平等舍、知母、观母恩、报母恩,是慈的基础。
下面就是悲。虽然这个里面没有直接说悲,但是这个里面所说的慈,其中隐含着悲,所以接着说悲。首当以一个像正遭受屠夫宰杀的羔羊一样的一种悲苦众生而作修习。先就想着,比如说正在遭受杀的一只鸡,或者一只羊一样,就把它做为一个比喻了。眼前清楚地念想这样的羊羔:肢体被缚,胸皮割剥,屠夫的手伸入羊羔腹内。唉呦我小时看到过这个,杀羊啊就是把这儿割掉一块皮,然后把手伸入内,然后抓住心脏,直接断心的这种情景,我现在想起来我都发抖。你们现前想着,把自己的母亲就在现前,剥了皮,然后屠夫的这个手伸啊伸到心脏抓住的样子,心里念想。羔羊已现知即将丧命,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屠夫的脸,缘想其痛苦可悲的情况。因此,愿它远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多好,愿它远离一切痛苦,当我当令它远离一切痛苦,有如此行持。然后,这样的羊羔想好了之后,再把它搬到每一个受苦的其他的众生,也如是缘念。比如说鸡等等正在杀的样子。然后缘念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属、陌生人,然后缘及一切众生等等,别别替换而缘念,生起大悲心。有的现在虽然现在没有受这么悲烈的苦,然而由于他现在所造的一切恶业故,即将他会遭受这样的苦等等,心里如是念想。
第六、此后要修行增上心。这怎么样想呢?受苦折磨安乐乏损的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当由我承办,得乐及得乐因当由我承办,特别一切如母有情都能证得堪能断除一切二障习气的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的事业,由我承办,如此有力行持,那就是增上心。
第七、然后就发菩提心。那么你真的具有把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佛果位的能力吗?事实上现在并没有把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佛位的能力,不但如此,连证得两种阿罗汉的果位,也只能承办众生的少数利义。把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佛位的能力谁具有呢?唯有佛陀才具有。他的身功德,相好庄严圆满具足;他的语功德,有六十种妙音,不待劬劳,于每一刹那也有能力以一切众生各自的言语教说法义;他的意功德,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于一切所知品类悉皆现见无碍。此外,对一切众生,他具有如慈母对独子般的慈爱。刚才这个里边所说的,这个里边不是如子生慈心吗?看到了没有?就这个慈爱,就是指的是佛的慈爱、就是慈母对独子的慈爱一样,有大悲心者离诸亲疏而趋行,已到众生该予调伏教化的时节因缘,刹那顷也不会逾时,佛行事业任运成办。尤其,即使仅仅是身语意每一道光芒的照射,也有能力把无量众生安置于一切种相智的果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