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文源于与一次对话,
我:“现在看书,不做笔记都记不住了。”
朋友说:“是啊老了,不再像以前,一本书看完还记得第一章说的啥,现在看第二章,上一章说的啥都回忆得吃力。”
你又是否如我们一样?想读而求知不得,阅读硬生生地变成了打发时间的事情,因为过目就忘。如何解决这岁月留下的问题?如下图是王老师总结关于可视化思考的应用使用范围,可参考。本文就其中的思维导图的工具谈谈过来人的经验体会。
现在读书人都知道一句话“不动笔墨不沾书”,意思是看书要拿笔,在书内画线备注、摘录下需要学习的句子,即笔记。现在流行着各样的视觉笔记,我习惯于思维导图,先将全书的大框画出,然后再逐章阅读时再画出子标题,总结每个子标题下主要内容、新知识、需要行动……的点分别是什么。
这样的做法有几个优点:
1,系统式阅读:会将书内容形成一个系统,会明显地看到系列各个分支的内容及层次关系,可以再思考与其他章节分支之间有何联系。即可以系统地阅读全书。
2,提高专注力:当我们阅读一章节后并没有记下什么内容,就好像这个支节没有所获,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没看认真,遂重新阅读,直到提炼出有价值内容。
3,碎片式阅读:因为一直记录着内容,所以即使遇要事停下的阅读,会因为导图而迅速回归内容,再次回到书里面的世界。
以上是好处,缺点如下:
1,消耗时间:其实和摘抄多花的时间差不多。动笔阅读就会比单纯地阅读多花一些时间,就像画画总比脑海想象需要更多时间。我们用长远视角来权衡,如果以后看导图就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再需要大海捞针地重读书本。是否这前期花的时间转换成后期的效率呢?简单说,这是动笔阅读的过程是在构架书本的知识管理体系,体系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碎片知识不行。
2,传阅不便:一般导图的笔记是手写的,就好比将几大页的全书要点内容挤到一页纸面上,布局也需要考究。所以当一个手绘导图摘抄画出后,除此以外的人都会出现阅读困难症,所以如果是要分享传阅,可以用软件做笔记或者阅读后重构再分享。
事物两面性,利用好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