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若同学
01 克服不自信
刚开始码字的人,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不是创作技巧很烂、语言用不精准的问题,最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你经常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写、适不适合写不自信的问题。也许别人觉得你写的也就那样吧,一句话可能就轻而易举地浇灭了你所有的热忱和希望。对于初写者来说,刚开始看到文字有人读了,居然还有人点赞了,内心的开心和满足溢于言表。有的运气好,甚至还写过两篇爆文。
我还记得第一次写的文章被推到首页,一觉睡醒,打开手机居然多了几十个粉丝,还有两个人给我打赏了3块钱,简直比挣了三百都兴奋。整个上午开心得像个孩子,不停地点开简书的页面,比刷朋友圈都疯狂,看看有没有新的关注和评论。但是这种偶然性的爆发并不是一种常态,并不意味着你的写作水平一下子就上去了。有高潮就会有低谷,接下来你还是得面对阅读量寥寥无几的现状。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你会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够流畅,把故事写得千篇一律,开始觉得自己不具备写好文章的资质。你有一百个理由来怀疑自己,而独独找不到一个理由可以坚持。
《成为作家》中,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有表达的欲望,有基本的语言知识,会写短句子,那么你就有资格开始写出一篇文章,不是只有出了几本书的所谓的作家才能写。你我皆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即便成不了大家熟知的作家,做自己的作家又何妨,只要输出的过程你快乐就足够了。
02 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
写了一段时间,你可能会觉得自己黔驴技穷,没什么好写的了。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写的。你接触到的一草一木,你看到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素材、你的故事。比如你人生的迷茫和困惑,对未来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关于教育和生活,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的感悟等等。
上面提到的这些作为素材,就像是一块木头,可以供你创作。但是怎么能写出一篇饱满的文章,就需要你利用自己的眼睛捕捉生活的细节,然后再为它逐渐雕刻,最终成为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可以刻意地去观察你经常做的一件小事,比如梳头发、或者刷牙,想象自己如何开始做这件小事,又如何从中脱身,就好像自己在亲眼观察一个陌生人一样。留意自己开心、愤怒的时候的感觉,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注意身边比较洒脱的姑娘嗓门是不是比较大;理发店里走出来的洗剪吹是不是确实穿着紧身裤、大皮鞋,头发染得五颜六色;村口奶奶送孙子上学的时候,奶奶脸上是不是带着慈祥的笑容看着公交慢慢走远。注意到自己对四季变幻的感触:春天百花盛开的同时,人们的心蠢蠢欲动想出去走走;夏天的燥热和困倦;秋天的清爽和收获的味道;冬天对一顿火锅的渴望。
偶尔,像一个敏感的孩子一样,去观察这个我们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我们已经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事太久,很难为外界打动,能吸引我们注意的只是几件真正惊心动魄的事情——对异常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大灾难惊慌失措。我们一直都在忙碌,甚至没有注意到天气的变化,外面的紫荆花又开了。
什么时候我们变得这么漠然了呢,不妨,再以孩子的视角观察这个其实还算美好的世界。
03 持续输入,不断练习
有了自信和敏锐的眼睛,想要写出有深度、不停留于表面的文章,还需要不断输入。这个过程就是为你的工艺品注入灵魂和精神,加上自己独一无二的烙印,使它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可以重复的工艺品 。做到这一步,持续的输入是不可缺少的。
输入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二是你读过的书转化成的智慧。前者在传输你的经验,而后者则能无形中分享你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和营养。这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才是最大的满足和欣慰。否则,同样的事情,别人看到的是其背后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而到了你这里,把原本精彩的故事描述得平淡如水,成为一笔带过的流水账。
村上春树在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提到,别的职业大概总是对跨入同行的人是存有敌意的,比如某某歌手突然转演员了,那专业演员肯定多少有些鄙视或者不开心,非科班出身的还来跟我们抢饭碗。但是作家的职业生涯中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写作本身不需要什么门槛,每个人都可以进来,就像一个大擂台,谁都可以上去比划两下。但是,这是一个艰苦的、孤独的事业,很多人上去没多久就下来了,而真正能留下来的,他们更多的是敬佩,这个人好厉害呀!
这里引用村上的话只是想表明一点,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需要精耕细琢。因此,想要写出好文章,还是要不断的练习,把逻辑练得更清晰一些,语言更生动一些,描写更具体一些。不能太急于求成,你必须很努力,但不能太着急,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就像无戒老师说的,看得远一点,先写它50万字,再决定自己适不适合写。
以上这些文字,是《成为作家》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上自己的感悟和别人给的指导综合加工而成的。分享出来与跟我一样的初写者共勉!
---无戒日更挑战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