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地讲,为了这篇文章的更新,我准备了一年!
就在前几天微博上有条热搜说,一月份不适合做计划,除了天气寒冷,大量心理研究表明假日乐趣的一半来自对假期的期盼,而节后就缺少了这样的动力。更扎心的是《每日邮报》指出只有8%的人能完成自己的新年目标。
还有几个小时这一年就真的要过完了,确切地说等这篇文章发送时2020年就已经到来了。此刻这种感觉很有趣,像是在和时间赛跑一般,是要做点什么吗?显然不是。想了想,应该是用这过往一年的经历来告别。
直到这最后一天才突然发现,新千年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过去了,自己没有成为曾经幻想中了不起的人,但是我成为了一个让自己越来越喜欢的人。这一年,岁月予我欢喜,也随赠我成长与爱。
这一年记录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信奉你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就像我这日复一日地记录。不深刻,也没有什么价值,但全部来自于我的生活。就是这些关于生活的流水账,让我的生活变得不再寻常。让那些原本容易被我蹉跎掉的时光变得更有意义。2019这一年,记录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关坚持,无关自律,只是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习惯,仅此而已。
这一年成长是心之所向。7月和八月近两个月的暑假,被我安排的满满的。7月份放假,但是外教口语就排了近两周。两周的口语课下来,让我在接下来的旅行中与人沟通时,尽管英语说的依然很蹩脚,但是我很自信。
口语课结束之后,在宝鸡待了一周,在这个“大饼夹一切”的城市里,有地道的擀面皮和肉夹馍,也有我常去的星巴克以及可爱的人。女友轻车熟路,用我喜欢的方式款待了我。星巴克里外带一杯馥芮白,走到马路对面的海底捞。点了我们常吃的锅底和食物,聊到夜的后半场,记不清都吃了什么,只记得被温柔对待的感觉。
而后便是北京,关于生涯的课自己也听了不少,书也读了不少,在北大,经历了五天的头脑风暴,更加地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见到了博学又谦逊的朱红老师,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生涯知识,还被朱红老师的情怀所感动。
因为这次结缘,才有了这一年第二次的北大之行。第一次我是学员,第二次我是助教。尽管一切费用都需自理,尽管没有形式的结业证,我几乎是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就回复了蔡老师,“我愿意”。费了很多周折,冲破了重重阻碍,当我以助教身份出现在北大教育学院的报告厅,在朱红老师开讲的那一刻,我竟由衷地感谢自己的坚定,感谢自己听从自己的心意,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这一年自己的阅读状态达到了最优,开新书、写读书笔记成了繁琐生活中最解压的一件事。阅读感觉最好的时候,一周能达到三本。这一年感觉尤其强烈,读书带给了我无限的安全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满袍的虱子时,得以情绪稳定,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以及让自己足够快乐的能力。何谓悦纳自己,不过是无论悲喜,不过如此!
这一年看了点书,写了点字,出了趟远门儿。看了美如画的丘吉尔庄园,瞻仰了莎士比亚的故居,参加了国王学院的晚宴,看了爱丁堡的军乐团表演,震撼至极,嗨翻全场。八月份的爱丁堡,冷嗖嗖的冻得人直打哆嗦。钻进当地一家火锅店,吃了一顿至今难忘的火锅,八月的爱丁堡,值得一来再来。
这一年从二月的成都开始,赶过早上七点多的飞机,坐过夜间最后一班的绿皮火车,到底还是赶上了。这一年生过病,遇到过麻烦,到底还是挺过来了。这一年,我爱着的男孩儿和女孩儿依然相爱。这一年,到底是被温柔对待的一年!
梭罗说,从一个圆心向外,能够画出多少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之道。
这一年,能过出多少种形态,我想也取决于你的内心。
前几日读到一首小诗:
这一生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吗?
即使这样?
我得到了。
那你想要什么?
叫我自己亲爱的,
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被爱。
2020,在无常中我热切地期待与你的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