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为落实“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这一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第二个是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但其实仔细算来,有四个小的实验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重复奥斯特当年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的过程,懂得“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在正式开始前,引导学生回顾两个知识点,一是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原因;二是电路的连接方式。大部分同学还记得电路的连接方法,但是对于指南针偏转的原因往往只能想到磁一类的物质,容易忽略铁类物质,所以,复习对于后面的实验活动开展很有必要。
实验活动一: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1820年的时候,一位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偶然发现,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学生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后,开始实验。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什么让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电流)电流怎么能让磁针发生偏转呢?能让磁针发生偏转有两种可能。导线里面是什么材料?(铜)铜会让它发生偏转吗?铜会变成铁吗?(指黑板)那可能是什么原因?电流把铜导线变成了磁性物质,铜导线通电的一瞬间产生了磁。电流可以产生磁。
实验活动二:短路电路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刚才的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想不想看到更明显的现象?你有什么办法来改进实验?教师引出短路电路,关于短路电路,只有少数学生能回答上来,所以还需要对其进行讲解。这个实验又要注意哪些方面?讨论注意点。短路和正常电路哪个偏转角度大?怎么一短路指南针偏转角度就变大了呢?短路时电流变大,磁针偏转角度变大,说明什么也增大了?磁性增大。
实验活动三: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还想继续研究吗?如果还想让实验现象更明显一点呢?既然一根导线能让指南针发生偏转,多根导线呢?老师这里有一根长导线,刚才靠近指南针的是一根导线,现在?(两根)很多根,做成了一个线圈。把线圈代替刚才的长导线。”
教师演示。线圈摆放的方法很多,你是采用那种方法靠近小磁针的?不同放置的方法,小磁针的变化是否相同呢,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实验活动四:检测旧电池是否有电
“老师这里有一节电池,不能让小灯泡发亮了,但是电池真的一点电都没有了吗?怎么来检验一下?”
学生演示。看到了什么?说明还有电吗?说明还有电只是电量不足以让灯泡发光。这个装置可以用来检测电。
“我们把线圈和指南针合在一起称为电流检测器,我们发现还是比较灵敏的,可以用来检测废旧电池,有些还有电的可以拿来回收利用。”
本课涉及到的实验活动较多,但跟学生讲解、讨论清楚实验步骤和要求后,实验难度不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实验器材准备。一是实验涉及的材料较多,二是部分器材已损坏、不能正常工作,如小灯泡、电池过于废旧、导线长短质量参差不齐等,学生在实验时的参与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