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多少年了,只是听说,有时候正月十五也飘几个雪花,但是今年的雪特别大,真正应了谚语的说法了。
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一年来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最初雪打灯只是一种期盼,没想到今年真的实现了。
小时候正月十五一大早就起来方鞭炮,到街上去看大秧歌,踩高翘,舞龙,跑旱船,跑旱船的小媳妇那个浪,跟那个摇橹的配合的天衣无缝,扮演摇橹的老头在那里摇了半天,摇的满头大汗了,只见那个小船,慢慢的开始抖了起来,随着摇橹老头继续的摇,小船这才慢慢的滑了开来,越来越快,并且耍出很多花样,真正的艺术。
大秧歌靠的是扭,扭秧歌扭秧歌,要想显示出秧歌的浪,就的扭起来,踩着高翘的演员那个浪劲,用语言还真的不好形容,时儿扑蝴蝶,时儿后空翻,时儿来几个造型,扭的那个带劲,把看秧歌的人都感染了,有的秧歌迷干脆跟着扭起来了。
俺村的秧歌十里八乡最好的,大闺女都是小伙子扮演的,个高,矫情,有扮相,都打听哪几个长得好看的大闺女是俺村谁家的姑娘,邻村痴情的青年,跟着俺村打秧歌的看一正月,就为了看看俺村打秧歌的美女,最后卸了妆弄的哭笑不得,原来扭的那么浪的大闺女是男儿身,还想追人家当媳妇来,卸了妆心里凉了,弄的邻村的青年失落了好几个月。
在街上跟着秧歌队舞龙队风风一天,到了天擦黑在家吃了晚饭,家家户户开始做灯,用萝卜切块,插上高粱秸秆劈下来的席篾,包上棉花,沾点豆油,灯做好了。就开始往井台,碾棚,大门口,去送灯,尤其井台跟碾棚还的捎着点烧纸,点灯的时候顺便把烧纸烧了。
家里的母亲就拿着香纸到十字路口去给路神烧纸,保佑一年来家家平安,无灾无难。
送完了灯,就到大街上去看人家放烟花的了,那个时候的烟花是用砖头钻出个半透的窟窿,另一边弄个小眼,装上谂子,装上花药,用粘土填住,用锤子砸结实,拿到户外去放,危险性比较大,这个叫泥垛子,后来有的人发明了,用钢管放烟花,砸的太紧出事的很多,还有伤着人的,把美好的节日气氛搅合了。
作为小孩,最经典的就是父亲给卖几毛钱的滴滴金,用秫秸粘着放,用舌头舔湿了,贴在炕沿上放,贴在大门上放,拿在手里摇着放,到大街上放给他人点个火,还的收一根滴滴金,嘴里还吆喝着,滴滴金滴滴金,点一根要一根,放完了还收藏一扎不舍得放,等到十六晚上再放,弄的两手胡黑,满脸是灰,虽然不卫生但是放滴滴金的热情不减。
再后来有了手花子,点上以后用手拿着放,比滴滴金又高级了好几个档次,尤其放到最后,使劲一扔,转着圈飞出去,那个动作太帅了。
再后来各种各样的花炮就有了,就渐渐的对放花没有感觉了,滴滴金也成了我们童年的记忆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滴滴金彻底成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了。
吃元宵也是这几年才有的,更不用说猜灯谜了,前些年在农村,只听说过正月十五吃元宵,记忆里十五六岁之前没见过元宵长什么样,只是从长辈的口中听说过。
过完了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收回过节的心,铺下身子好好干活,又是劳动的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