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更新《心流》,之前我们讲过心流的8项构成要素。心流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儿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我们所做的事儿大多既不是纯粹的内求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而是两者的综合。
刚开始我们做事情都是被迫体验,比如说小孩被迫学习古典音乐,无奈、烦躁,慢慢的可能他就能理解里面的内涵,然后从中得到正向的回馈,开始互动,这样就会产生心流的感觉。
当然,也有很多小孩从未察知他们被迫从事活动中有什么乐趣,结果只落得终身厌恶这种活动。
心流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
心流是一种精神能量。而能量充其量也只是工具,目标才决定了它的好与坏,正确的目标,则会产生美好的结果,错误的目标则产生糟糕的结果。
只要在社会主流中找不到有意义的挑战,也没有培养有用技巧的机会,有人就会通过暴力,以犯罪去追求心流体验,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所以明辨心流的利与害,是非常重要的。
讲了这么多,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这种心理体验呢?首先我们寻找到四种容易达到心流体验的游戏。竞争、投机、眩晕、模仿。竞争包括以比赛争雄为主的一切游戏;体育活动大多属于这个范畴,投机,赌博、掷色子属于此类;眩晕类,会搅乱正常的知觉,使意识发生改变,例如旋转木马,高空跳水;模仿,则创造另一个现实,舞蹈戏剧,即一般艺术皆属于此类。
这4类游戏有一个共同的点,它带来一种新的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是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的说他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得到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我们来看一下心流的历程,拿一个小孩打网球为例,小孩初次打网球,面对初级挑战,他需要苦练技巧,但他练到了一定程度,完全能应对初级挑战时,它就会进入一种有成就感的状态,这就是心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觉得无聊厌烦,于是他就会追求更高级的挑战,同时更加苦练,针对这种挑而当他的技巧完全能应对高级挑战的时候,他于是又进入一种非常得心应手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他就又会进入一种焦虑的状态。这时候他又必须加强技巧,来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大家看到在螺旋式的增长之中,他有两次心流体验,还有一次厌烦,一次焦虑,人们倾向于回避厌烦和焦虑,追求心流的状态,于是它就会呈现出技能螺旋式的上升状态。
正是因为这种充满动力的特征,使心流成为成长与发现的源泉,我们不可能长期做同种层次的事依然觉得乐趣无穷,我们不是因此感到厌烦,就是饱受挫折,然而寻求乐趣的意愿就会促使我们拓展自己的技巧,发掘运用技巧的新方向。
很多心流起源于宗教,把宗教仪式视为最深远的乐趣来源,但是现代社会多种意识形态取代了宗教,例如,看不见的手,社会生物学基因竞争,行为主义效果定律,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可以称为现代宗教。现代的意识形态代替了原有的宗教,心流体验也随着现代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文化发展影响着心流的选择,心流的体验同时也改变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