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内容】
1. 在今天的课程中,李老师分享了自己讲公开课(教学比赛)的故事,请任选一节谈一谈李老师在教学中是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
2.李老师在分享自己参加国家级比赛时提到:“宁肯上一节没有获奖的改革课,也不要上一节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获奖课。”请您结合李老师讲述的故事尤其是这次比赛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业要求】
1.关于逻辑性、真实性、深刻性、完整性。注意:请下载作业模板使用,注意作业的内容要求及格式要求。
2.文档一律在word中完成,符合新网师作业格式要求。作业文档以附件形式发至钉钉群“作业”中。
3.本次作业截止时间:2024年4月20日23:59。
听完李镇西老师这一讲关于执教公开课的一些曲折故事,从“问题造假”到全国比赛的课临时放弃备了很久的设计,到现在的风格形成,我才深深理解:语文课堂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以说,李镇西老师给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很好的范本,值得所有中小学语文老师借鉴和推广。那么,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呢?
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说:“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的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建构的机会,即教的路子要遵从学的路子。”贲老师的这段话深刻阐释了“以生中中心”课堂的核心价值——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为新教学的起点。引申开来,其实就是要“基于学生真问题”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一)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下面以李镇西老师执教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这节公开课为例,简要谈谈。
1.前置学习:了解学生想法和困惑。
且看李老师提出的预习要求:
(1)读几遍文章;
(2)你希望李老师怎么上这节课?
(3)这篇课文你最欣赏最喜欢的段落?
(4)有哪些你没有明白的地方?
第一条,提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语文课贵在阅读,且是反复的阅读,这是基本功所在,也是语文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
第二条,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好比一个厨师,关于土豆可以有:海带拌土豆丝、咖喱土豆、田园土豆饼、鲜香土豆片、彩椒土豆丝等27种做法,但哪种做法是客人最喜欢吃的呢,不能用厨师的爱好代替了客人的喜好,这就需要事先进行调查。李老师的这一招,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是让他们有自我思考的空间——我要如何学习这一课,一是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上好课作铺垫。
第三条,语文教学需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密码,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喜好,在某个地方和作者产生深度共鸣,表达出来,挖掘出来,让学生的特性得到释放。
第四条,学生的疑问处,正是教学行进的起点。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素养中最重要的一条。
2.深入备课:基于学情,确定教法
李老师的做法是:课前两三天收集情况反馈,整理学生的反馈,设计课堂的走向。且在每个学生的思考后面,写出学生的姓名。学生的思考得到了尊重,教师也做到了教法是遵循了学法而来,达到高度统一,形成一个真实学习的场域。
这也是李老师没有见到学生,就熟悉每个学生的名字的由来。
3.上课实施:互动分享,学为中心
上课时,李老师展示反馈,比如教学方式,有如下一些方式:朗诵+表演;朗读;自由开放、畅所欲言;师生对话,互动分享;有讨论辩论等,李老师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取了“自由开放畅所欲言”教学方式。
比如学习的主体内容,而是以学生的问题为课堂核心问题。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互相启发思考,共享知识的盛宴。而不是老师包办一切,切断了学生思考的源头。
个人认为,李老师的课堂,非常值得推崇。因为,在当下的环境里,还有很多的语文课不会去思考学生的起点,不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而是一张PPT走天下,是老师设计好了问题,预设好了答案,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都是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就成了“失语”的语文课,这是一种悲哀。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其实就是教学生不会的,和教不会的学生。李老师的课堂,这两种兼而有之,并且都获得了良好的体验,这也是他深得学生喜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