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草
近几年春节,各地堵车堵到农村,让很多人感同身受。老家省道、县道,小县城各镇有无红绿灯的路口,几个方向车辆暴堵几公里的现象并不鲜见。粗略统计车牌号,来自全国各地外省市的牌照占了半数以上。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习惯爱好,对这里面的构成作了一番思考。
这里面将近占到半壁江山的,肯定是本地的存量车辆。这其中的构成又主要在于本地小有成就的生意人,又或无成就但必须要有车作门面的刚需。外加一些实力单位的普通员工或普通单位的有别的进账的实力员工。也许平常代的步只是步行的距离,也许平时停那趴着的占多数,一个月也不见动几下,但这两者日常都可以养的起车,春节这样的时候基本都出动了。甚至不少车出来的同时,副驾驶车头那里撑一张光盘,冒充出租车顺带着挣一笔快钱。
其余赶在过年回来堵路的,基本为返乡潮。抛却其中的小比例租车族与日常在大都市以车为业的黑车族,大部分的还属老乡们在外谋生成绩不俗的证明。前述主体一并观察,其中宝马、法拉利、卡宴都有,但多见的、占据绝对主流的还是十几万左右的车辆。
堵在路上的车辆主人中,自然有不少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购车,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家族熟人圈,在一个需要以四轮轿车来证明自己的时刻,在自己开上之前,任何对于车的哂笑都难免心虚。何况春运火车票之难买,挤不靠谱的长途车车回家过年之滋味,在外谋生之人最清楚,而买个车就解决了回家过年的交通问题,小地方农村又基本都有亲戚要走走,获赠面子的同时,还能拉拉私客,堵车堵到农村也就不再奇怪。
只是,上述主体之中,真正靠种地买车的,全县全乡全村基本为零。近十年,房价涨了十余倍,但粮价的走势与背后的原因,想必无需本文来费心阐述,遇上车价几乎跌半,能买得起的人也就水落石出。农民不再深爱着这片土地,“农”字其实已经不能准确阐释他们的身份。不少仍在种粮的农民,目的仅仅是“够自家吃”。实际上都清楚靠这个发不了财、买不了车,也从未指望靠这个发财买车。
老家物价不便宜,而压岁、人情来往份子钱则直逼一线城市。真正靠农业收入来抵挡这一切的能有几人?城镇化所议正酣,集约化生产,高性价比产出,农业致富也许并不是没有可能,但尚有不少配套工作需完成,难言乐观。也许只有到那时,农村过年路上堵的也许会出现“纯正”农民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