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家庭妇女在一起讨论孩子,一位25岁妈妈说,她的宝宝一岁多了,从来不和她睡,也从来不和她亲近,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居然是一脸的满足,有那么一瞬间我居然也有一丝丝羡慕。
想想从怀孕到孩子上幼儿园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疲惫都在日益渐丰的眼袋里,我的操心变成细纹爬上不再Q弹的脸。
再看看那位25岁妈妈就像是18岁的高中生,女人都爱美,怎能不心生羡慕呢?她仰着脸,自信地说:要不是婆婆和老公催促,她才不会那么早生孩子,所以生孩子也就换来了不带孩子的自由,她只负责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养孩子那是长辈的事。
突然,我的羡慕被替代了,想起我家宝贝那双软乎乎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凑过来,轻轻地亲我;奶声奶气地叫妈妈,要是祈求,还会变着声调叫妈妈,或者不开心直接叫我名字…
亲子的幸福和愉悦在18岁似的妈妈脸上是找不到的,这样的幸福和愉悦,只有和孩子相处,付出了疲惫,操碎了心才能获得。
现在育儿文章中的高频词之一就是“静待花开”。但是很多父母却误解了这个“静”,用放手不管、不闻不问来诠释“静”字。
这里的“静”相对的应该是"揠苗助长",针对各种育儿焦虑和育儿期待而提出的“静待花开”,但是花儿要开,我们还是得松土,浇水不是么?
这几天看亲宝宝的《别把撒手不管当做静待花开》,感受颇深。
这本书里没有说教,一个故事一个道理,把生和养、养和育的关系揉碎在故事细节里,读起来轻松,却让人如沐春风,更是体会到良好亲子关系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具有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你和孩子的生活里没有鸡飞狗跳,有的是诗和远方。
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哪开始呢?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那就是爱。
我一直认为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使然,可是有很多的父母却不知道如何爱,也有很多父母分不清爱和宠,怕宠坏了孩子,从而对孩子疾言厉色。
爱,就让内心的柔软,言语的甜蜜,行动的亲密表现出来,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
一个经典的育儿伪命题流传了许多年,说的是,孩子哭了别去抱,不哭了才去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后来有资料证明那些受到这样对待的孩子们长大了都有各种问题,有的成为了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有的严重心里畸形。
孩子从脱离母体,本就经历了长期发育的过程,那么孩子成长也是一样,不要妄想在襁褓中的孩子能具有多独立的思想,他的思想还是一片混沌,他需要的是抚摸和带有体温的怀抱,需要妈妈细细的呢喃,让他觉得安全。
除了爱,父母对孩子还应有一种责任感,让孩子幸福和快乐的责任感,这种责任随陪伴而生。
因为只有你和孩子在一起,你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孩子的幸福和快乐是什么。
现实生活里,真正具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父母与孩子其实不多,孩子越长大,父母越觉得养了个冤家。
养育孩子为了什么?
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用思考和迟疑,很多父母都会回答,让孩子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可现实里,很多父母们养育的行为催生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幸福和快乐,而是让自己幸福快乐。
去年过年,老家邻居两口子在外面奔波一年回到家,本该和孩子好好叙叙思念之情,让孩子享受几天父母之爱,可回来没几天,就战火四起,硝烟弥漫。
父母看不惯孩子的各种行为,拖拉,不爱整洁,对电子产品上瘾…
而满心欢喜的孩子,被父母的各种挑剔和白眼惹怒了。本该是团圆欢乐的戏生生被演成了战争剧。
听说后来,父母出门时,孩子还喊着叫着:你们永远都不要回来了。
我真想劝劝:再难,也留一个在家陪孩子啊。平时不陪伴,好不容易在一起,只看到孩子的各种不是,急于批评纠正,怎么可能会有好的亲子关系呢?
无疑,这对父母觉得完美的孩子才是幸福和快乐的孩子,我想有一个完美的孩子只是他们自己的幸福,而并非孩子的快乐。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去掉控制的筹码,用尊重去平衡。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有自主需要,希望能够按照自身意愿行事。如果外部控制太多,人就会反抗外部控制,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如果人有做出某种行为的自主需要,他们也就会有更强的内部动机。
孩子的成长,就如小草的成长,只有历经风雨才能长得粗壮,甚至开出美丽的花朵。
如果等不急去拔出来一截,看起来是高了一些,可是伤的是根本啊。
我们要做的是松松土,浇浇水,拔拔杂草,让它成长的环境能好一些,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