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作者在书尾表明此书并非传记,只是一本完全以时间规划为主题的书,但《奇特的一生》仍然是一部传记,而非一本时间管理书,传记作家对传主的性格特点,人生理想、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描述,更多地探索了时间规划的深层原因。对柳比歇夫本人的影响等,作者采用了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撰写柳比歇夫的传记,主要章节内容:
柳比歇夫是否过着机械单调的生活?(否,因为他的娱乐活动较多,他详细记载了听过的音乐会、看过的电影、文艺书、展览等。)
柳比歇夫的性格特点?(参见因子总量章节,诸如乐观、)
柳比歇夫的知识十分丰富,这是否会损害他目标的完成?(尽管柳比歇夫的确常常走到岔路上去,但这并不是矛盾,作者用其他学者的例子说明,多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完善科学家的目标)
柳比歇夫热衷于写信回信,而这是否是浪费时间?(柳比歇夫具有崇高的理想,乐于助人)
柳比歇夫过着欲望极简的生活,不追求高职位,情绪也较简单。他不屈从于主流思想,所以在学术界较为潦倒,但他仍有功名的追求,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完全为自己而服务,他监督自己,同自己比较,教育自己,向自己汇报。
尽管作者在书尾表明此书并非传记,只是一本完全以时间规划为主题的书,但《奇特的一生》仍然是一部传记,而非一本时间管理书,传记作家对传主的性格特点,人生理想、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描述,更多地探索了时间规划的深层原因。对柳比歇夫本人的影响等,但大部分人是冲着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地计划时间而去的,想要找到他规划时间的秘诀,想要看到他究竟用何种方式能完成如此多的成就。作者并未系统地对此阐释,关于他的时间规划主要为第7章,其余章节中有零散内容。
1.分类方法:
柳比歇夫将活动分为两大类:
标准活动12小时: 睡觉、吃饭(现代人还要加上做饭、洗漱、梳妆打扮等吧)
非标准活动12小时: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
柳比歇夫将非标准活动进一步分为:
第一类工作:直接科研工作,包括写书,搞研究,看专业书,做笔记,写信(但看后文,写信又是第二类工作中的)
第二类工作:非直接科研工作(作报告、讲课、开讨论会)+看文艺作品
从柳比歇夫的日记来看,他记录时,仅记录第一类与第二类工作,运动、娱乐活动其他琐事并未计算在此。但后文中又说年度总结中记录了多少时间用于人际交往、家务等,如同朋友学生交往花费151个小时,
柳比歇夫将时间分为两大类:
A. 毛时间:即工作的起止时间,通常为纯时间的125-130%。也就是1个小时毛时间,大概能有48分钟纯工作,12分钟休息。
B 纯时间:用毛时间减去一切休息的时间,完全工作的时间。
2. 记录方法:
记录频率:每日、每月、每年分别总结。这并非需要很长时间,每日记录大概只需几分钟,而每月记录需要1.5-3小时,制定下月计划,用时1小时。每年记录需要17-8小时。(柳比歇夫还将自己的年终总结节选寄给朋友们)
记录内容:事件+时间(书中没有解释记录时间旁的0.5和1.0为何意)
很多人纠结于柳比歇夫具有敏锐的时间内察力,认为自己没有练成这种无需看表而能感知时间量的技巧,但其实现代有大量记录时间APP可以采用,只需要按下开始和结束键即可,我们比柳比歇夫其实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很多时候,我们神化了《奇特的一生》,以为只要掌握了这种神奇的记录和规划时间的方法,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但仔细阅读此书,会发现他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很难达到。
柳比歇夫的工作时间惊人地长,他的纯时间为10个小时,而非5个半小时。柳比歇夫认为每天有7-8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就是很好的了,他最高纪录为每天7小时。(注意这是平均到每天,如果刨除周末,那么柳比歇夫的纯工作时间大概为10小时)。柳比歇夫将1天的纯时间规定为10个小时,此应为非标准时间12个小时,刨除掉2小时休息后的10小时纯时间。他日记中记载的总时间为第一类工作,分时间中第二类工作也计算进入。如1966年,第一类工作1906小时,平均每天5小时13分,这是纯学术时间。那么如果要算上第二类工作时间,如他的讲课,他看过的文艺书,时间要增加1倍(书中提到第二类工作时间比第一类工作要多10%)。也就是说,10小时的纯时间,他全部利用上了!这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极其难以实行的,需要10小时完全没有休息地工作(当然柳比歇夫认为做另一种工作就是休息)。
柳比歇夫的娱乐其实并不多,且娱乐项目应较单一,比如某一年娱乐为65次,一张清单中有戏剧、电影、音乐会和展览。即使不算看过的展览和音乐会等,现代人看的电影(包括在电脑上看的电影)也可以很轻松就达到几十部,美剧英剧动辄10集,所以我们的娱乐次数要远远高于柳比歇夫。但他的阅读量较大,参考他的文艺书籍数目:某一年看了9000多页,如果一本书为200多页,那么应为40多本。又有记载某年共读57本。平均换算下来,大概为1个星期一本。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这样的数目不算少。
柳比歇夫的朋友交际时间并不多,一年151个小时,还包括自己的学生,换算到每天连半个小时都不到。想想现代人每天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的时间,或者某个周末陪朋友出去玩的时间,柳比歇夫10分之一的预算就没了。据柳比歇夫女儿回忆,每当她去书房请教父亲,父亲都要先记录下时间,然后再回答。可见,柳比歇夫把跟亲人的交往时间也记录下来了,但奇怪的是没写在日记中?柳比歇夫将自己跟伴侣子女的互动时间都仔细记录下来,他应该将其算在时间规划中,规定出每天有多少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但如果他每天工作的毛时间为12小时,吃饭睡觉为12小时,我很难想象他能分配多少时间到家人身上。
柳比歇夫的时间规划的确很大益处,但我们不能将它神化,因为他处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家庭环境中,他拥有满足他进行时间规划的基本条件。除上述苛刻的要求外,我们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固定自己的标准活动时间。柳比歇夫为非标准活动大概分配了12-13个小时,即标准活动吃饭睡觉等杂事有11-12个小时。而柳比歇夫的睡眠时间很长,有10个小时左右,可见其用来吃饭等杂事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在现代生活中,需要你不做饭,不做其他家务才能满足,或者减少睡眠时间。
不把半小时不当时间。柳比歇夫每年都做时间规划,而他也大部分都完成了既定工作量,如此看来,他几乎不受意外事件的影响,但柳比歇夫的生活中的确不停地在发生变故,他经历了战争的袭击,丧子之痛,还包括再婚组建新的家庭。他的秘诀在于,使用“时间下脚料”,这大概是高中生都会用的方法,即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排队时,交通时都可以用上。他出门都带两三种书,电车很挤时看轻松的小册子,电车有位子时,就看严肃的书籍,甚至可以写字。出门旅行,就带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柳比歇夫用读文学著作的方法来学外语)在他的日记中,剃胡子,听音乐等,都是没有记录具体时间的,而旁边会写下他看的报纸所花的时间,可猜测他应是利用剃胡子听音乐的时间来看报。
不让自己处在压力之下。柳比歇夫有三条金律:必须完成的事情不做;紧急的事情不做;感到累了马上去休息。而且柳比歇夫每天睡足10小时,他坚持散步和游泳,可见柳比歇夫并非拼命三郎,他无需靠鸡血来激励自己。相反,他相当重视自己的精力分配,他不愿在压力下工作,因为压力可能会破坏他规律的作息与平和的情绪。这倒是很像《稀缺》一书中提及的,压力会减少带宽。
采用轮作交替的方式来休息,柳比歇夫认为休息便是做另一种工作,与小学时我们习以为常的父母教训:看完数学,学语文,学完语文看英语呀,休息啥!看书的顺序:严肃书籍(专业书)=》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文艺作品。
除柳比歇夫其人介绍与时间规划技巧之外,《奇特的一生》给予我最大的启发在于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与时间的关系:
柳比歇夫尊重时间,敬畏时间。他知道时间的珍贵,所以更要善待它。好好工作,好好享受生活,好好娱乐。“他不把时间当成工具,而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虔诚,又体贴入微。时间是最珍贵的财富,时间不能用在怄气上,不能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现代人常说:kill time,为何要杀死时间?这是何等不敬的态度,消磨时间,打发时间,这都是将时间看成敌人来生活。我们与时间并不是朋友,我们嫌弃它,而时间最终也会离我们远去。正念的兴起,正是要我们感受当下的时间,珍惜当下的时间。将时间看成值得尊敬的朋友,和它好好相处,才能收获好的生活。
记录时间的作用:
记录时间,并不是为了不要浪费,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将时间浪费在什么地方,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究竟干了什么,了解自己的潜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将时间比作金钱,明白金钱的去向,将时间用在最值得投资的地方。
记录时间,并不是要反复跟那个没有完成的内疚心和羞耻感做斗争,不是为了谴责自己又没有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自己集中在当下的某个任务中,让自己知道时间的流逝。
作者在文末提及了他出版《奇特的一生》后读者的反应,很多人斥责柳比歇夫的生活方式,认为这是一种机械的,失去自由的,将自己当成机器的计划方式。但其实,记录时间,可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的资源。大部分人,都在以低于自己潜能的效率在生活。记录时间,也许可以让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即使不以事业来论成败,我们也可以看更多的书,走过更多的地方,更好地享受生活等。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柳比歇夫从26岁起便树立了自己在科学上要完成的目标,此后的一生他都在为这个目标而计划,如72岁时,他知道自己应该马上开始最重要的任务,某本著作的撰写。他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能力,依据能力而计划着。我们并非科学家,也许我们的成就无法在书面上得到呈现,如出了多少著作,写了多少文字等。柳比歇夫是幸运的,他的事业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可很多人的工作并非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许我们是在重复单调的工作中,或是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我们是收银员,服务员,洗碗工,卖菜的,或是文员,秘书,销售等。但我们依然可以确定事业上的目标,依然可以用规划时间的方式来清醒地度过这一生。
契科夫《大学生》
赫罗洛斯特拉特,烧掉神庙,要出名
柳比歇夫说他比起那些将自己成就建立在他人牺牲上的人来说要好,因为他只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德谟克利特: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
1963年,工作2060小时,平均每天5.5小时